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时间:2024-12-26 12:15:33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语文教学中,教师做到取舍得法、取舍有道,方能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彰显教师智慧;取舍得法,具体做法:教学设计取舍有道,消除面面俱到心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实施取舍有道,尊重学情,着力打造生本课堂,关注课堂生成;教学方法取舍有道,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不为方法而方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取舍有道;有效教学

孟子有云:“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有关取舍的高超教学艺术。取舍得法,彰显教师智慧 ☹;取舍得法,方见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取舍有道,消除面面俱到心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有效课堂,必须重视教学设计,做到精细精妙。这恰如行军打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课前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情实际,综合考量考点要求,准确把♛握住教学的目标、重点、难点,同时在目标定位准确的基础上,确立具体的教法、学法,详细构思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做到条理清楚,脉络清晰。如人教版八年级语文《阿长与》,我观摩了很多教师的课堂,总觉得繁杂冗长:逐段品析,每一个事件剖析,围绕每一个事件提炼阿长的性格特点,看看“我”是怎样的一种情感态度,分析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写法……课文在教师的带领下掰碎了、嚼烂了,一点点“喂”给学生,教师确实很用心,也确实很费心。然而,静下心来想一想,这样的课堂一味求全,一心想着全部知识点讲到、讲清,生怕有所遗漏,其效果怎么样呢?学生觉得索然无味,兴趣消失,效果哪里好得起来呢?其实,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可以根据课文标题先思考以下四个问题:(1)阿长是谁?(2)“我”为什么要写她?(3)阿长与《山海经》有什么关系?(4)“我”想通过阿长与《山海经》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情感?有了对这样四个问题的思考,我们就可以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确教学的目标,确立教学重点和难点了。实际教学中,摒除了太多枝节内容,化繁为简,节省了时间与精力,着力去解读“阿长与《山海经》部分”的内容,品析作者笔下的人物是怎样的一种性格特点,认识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心情去书写这样一个人物和叙述这样一件往事的。品读、研讨、交流、展示,每一个环节都落在重点部分,读与思议与写结合,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紧凑有致,每个环节张弛有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惬意,这样的教学设计当然成功。

教学实施取舍有道,尊重学情,着力打造生本课堂,关注课堂生成。

课堂预设是教学有效❦的前提,但绝不是全部。我们不能过于放大课堂预设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生搬硬套,死守预设,而应充分认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关注课堂的生成,变“死教”为“活学”。 还是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阿长与》为例。在教学设计中,关于买《山海经》一节,我们通常预设的是三个问题:(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2)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应?(3)你怎样理解文中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我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针对“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一句产生了较大的意见分歧。一部分学生认为,“我”之所以认为是“宝书”,是因为书的内容精彩丰富,对于“我”童年的知识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部分学生认为,“我”之所以认为是“宝书”,是因为“我”当年非常渴望得到却一直无法获得,长妈妈历经艰辛为“我”买来,我心怀感激,把它当成了心中的宝贝。面对这样的状况,我顺势调整教学预设,组织学生展开当堂辩论,要求两种意见各自从文章中找出相关依据,努力说服对方。结果,学生展开热烈的研讨,深入解读教材,发掘依据,对于文本的写作,尤其是作者写作本文的情感,有了较为深刻和全面的认ฬ识,学得更深、更透了。对于类似这样的一种课堂教学状况,教师要有充分的准备,激活教学应激机制,善于发现并捕捉学生灵动的思想智慧,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化“要学生跟着教师学”为“师生共同研讨学习,共享成长的快乐”。有人说:“教学工作是一项周而复始的工作。”我认为这并不完全正确,从师生共同成长的角度来说,历久弥新或许更为准确。坚持师生共同成长的诉求,落实好这样的教学取舍,彰显了生本课堂的无穷魅力。

教学方法取舍有道,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不为方法而方法。

有些著名专家进行课堂教学培训之时,总爱依据个人的经验,提炼出一些 “模式”,要求教师学习借鉴。而不少教师崇拜专家,刻意模仿,为求相似而丢弃了自我,往往画虎不成反类犬,邯郸学步,迷失了自我。我曾经观摩不少学校的课堂,教师在所谓课改的旗帜下,提炼所谓的课堂教学模式。一种是所谓的量化课堂,即将导入新课、学习新知、质疑研讨、展示反馈、巩固提升等课堂环节以时间量化计算,要求每一名教师、每一堂课都必须严格按照时间,并以此来判断其是否符合某种课堂教学模式。另一种是在“杜郎口模式”或“洋思模式”基础上,不进行思考,不进行实践,依样画葫芦来一个“六步五查”“2231”等莫名其妙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些所谓的课堂教学模式毫无科学依据,未经实践检验,实在不可取。其实,课堂教学贵在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追求的是理念正确,而非方法唯一。面对不同教材内容,面对不同年段学生,面对不同个性教师,我们采取的教学方法应该是因人而异的。如同为古代诗歌教学,学习李白的诗和学习杜甫的诗,我们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就应该有所区别。而同样是李白的诗歌,《蜀道难》和《渡荆门送别》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教师对课堂教学方法的取舍不应只是取长补短,而更应关注扬长避短,彰显教学特色,实现教师教学的强势智慧成长。当然,我们在提倡教师个性化特色课堂打造的同时,必须坚决杜绝所谓“杀猪各有各的杀法”的错误思潮,在尊重个性,打造特色的前提下,必须坚决摒弃落后的、低效的方法,一切个性与特色的基础必须是课堂教学的高效,这是课堂教学方法是否得法的唯一衡量标尺。

教学取舍,贵在用心,用心考量,方为得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每一位教师都要好好用心去“悟道”。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