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职“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生物化学是生物学中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利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物的化学组成及其유生命过程的化学变化的一门学科。该课程教学体系严谨,理论知识较深且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快。目前,很多高职学院的生命科学类专业及相关专业均开设了生物化学课程,该课程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学生的学习效果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因此,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发现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建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课程教学现状
课程定位与教学内容
鉴于生物化学在专业课程学习中的重要性,为了提高学习效果,课程安排在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等化学类基础课程之后,并在教学计划中明确了该课程的核心定位。课程重点讲授生物大分子、物质代谢与能量转换、遗传信息等内容,主要涉及蛋白质、核酸、酶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糖、脂类、氨基酸和核苷酸代谢,DNA、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生物氧化、细胞信息转导以及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的教学内容。
课程特点
1.理论知识多且教学内容抽象。课程涉及生物大分子结构、性质和功能以及其代谢调控,从分子水平研究和探讨生命现象本质,因此,理论知识体系复杂且学习内容相对抽象。由于高职学生基础相对较为薄弱,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的困难。
2.理论系统性和逻辑性强且互为交叉。各生物大分子在机体内的合成与代谢并非相对独立,而是一个非常严谨的生物大系统,代谢交叉非常普遍,因此,代谢调控分支点多,物质转变体系复杂,物质代谢有严格的逻辑关系。
3.实验新方法和研究热点层出不穷。该课程理论和实验技术更新快,因此,教学内容的更新也相对较快,给课程教学带来了挑战。
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宽泛,教学重点不突出。由于课程教学内容多,理论课时相对偏少,在照顾学生知识系统性的同时,必然会造成教学内容宽泛而教学重点不突出的现实问题。
2.实践教学时数偏少。教学实践中,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对生物化学现象的感性认识,除开设正常课程实验外,还单独开设了一周综合实训。然而,由于很多抽象理 ﭢ论无法借由实验现象得到观察,加之实践教学时数有限,因此,通过实验ฅ途径进行学习的教学效果有限。
3.教学方法有待改善。该课程涉及的教学内容广而深,而教学周时数通常为4课时,在教学过程中出现赶进度的现象,使教学侧重点不太突出,同时,教学时数的限制,造成针对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等内容讲解较少,降低了学生学习兴趣。
4.学生课后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学生在理论学习或实践学习后,不能主动进行课后巩固和加强,更没有利用互联网进行相关理论与实践知识的拓展学习,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5.终极考核方式单一。目前,课程考核以传统考核方式为主,主要从考勤、课堂回答、平时作业及期末考试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这种考试方式对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利,且易养成学生为考试而考试的学习态度。
二、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优化教学内容
目前,大部分高职学院采用的教材是本科教材的缩简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感觉较为吃力,教学效果与学习效果都不理想。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当前使用的教材为李晓华主编的高职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生物化学》教材,其教学内容编排体现了高职学生学习特点。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基于学生学习特点,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部分优化。如将糖酵解内容与糖、蛋白质、脂肪结合起来,拓展三大营养物质与糖酵解过程中的相关联系和相互转化,并引伸出糖酵解与三大代谢间的关联;将近些年研究较热的反义核酸技术、基因♀芯片技术、DNA指纹图谱、基因芯片技术、端粒酶在法医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等内容适度加入到教学内容中,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能使学生学到最新的实验技术,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改革理论教学模式
由于本课程理论性强,建议根据理论教学内容的变化灵活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如在介绍生物大分子结构、代谢途径及相互转化等图文信息比较多的内容时,可以采取现代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部分教学内容可采取基于问题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如讲述蛋白质结构时,可引入镰刀型细胞贫血病这一临床病例,基于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蛋白质结构与功能构效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基于教学任务特点和学习客观规律,采取启发式教学法。笔者在蛋白质分离纯化内容讲解时,通过设置一些问题,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如分离纯化方法的划分根据是什么?根据分子量、分子形状不同命名的分离方法是什么?等等。使学习模式由被动变为主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改革实践教学模式
生物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笔者基于教学实际和学院已有实验条件,对实践教学进行了优化。教学中不仅注重培养学生操作技能以及进行技能的延伸,而且与教育部主办的发酵生物制药工全国竞赛有机融合。在实践中€还增设了综合实训,主要以探索性和综合性的实验为主,培养学生全面自主的学习能力。同时,对实践环节进行了优化并调整了教学计划,使课程实验课时由原来的6个增加到现在的12个。此外,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外实践活动和申请开放式生物化学实验,对感兴趣的课题可以开展研究,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其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教学效果有密切关联,对提高教学效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大部分教师在企业工作时间短、缺乏一线工作经验、对于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认识相对薄弱的现状,申请了院级精品课程团队建设并获批,同时,在建设过程中邀请了企业的一线专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实际和生产需要。此外,还推出了企业教师工作站和教师下厂锻炼等项目建设,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较好的平台。
加大技能考核权重
考核方式在教学改革中至关重要,考核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笔者在课程考核上加大了平时考核和实验考核的权重,平时考核由考勤、课堂问答和课内外作业组成;实验考核则包括课程实验和专题实验;此外,再加上期末考试成绩,并对成绩各部分基于教学实际赋予适当权重。这种考核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平时学习,也更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操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