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浅探
[摘 要]语文教材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教师应有效地开发利用教材资源,做到“钻进教材”,又能“跳出教材”,对空白处进行个性填补,对简约之处展开合理想象,对具体之处进行简要提炼,对差异之处进行横向对比,这样对教材实现融会贯通的个性化理解,并进行独具匠♡心的处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唯有如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看见真正的活水。
[关键词]教材资源 个性填补 合理想象 简要提炼 横向对比
在阅读教学中,对教材实现融会贯通的个性化理解,并进行独具匠心的艺术处理,精心设计学生阅读过程,指导阅读方法,形成阅读习惯,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升,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面临的严峻挑战。那怎样对教材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呢?
一、虚则实之:对空白处进行个性填补,让学生丰富文本
教材不可能“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细致入微地娓娓道来,它存在着许多“看不见”的留白。这些藏匿在文本中的许许多多的“空白”,等待着读者去发现、填补和阐释。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空白”进行个性填补,激活他们的思维,建立起文本和读者沟通的桥梁,使学生对文本产生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与文本、作者产生心灵的碰撞,唤醒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带领着他们用一次次的独特体验来充实语言。苏教版课标本教材四年级上册《珍珠鸟》一文的第四段,珍珠鸟的活动是一条明线,同时作者的情感线则是一条暗线;正是因为作者爱鸟,不去打扰它,因此珍珠鸟才会一步步靠近作者,继而逐步信任作者。在本段的描写中,作者着力表现的是珍珠鸟的活动。对作者自己的活动,除了最后一句,就没有直接的描写。这给读者留下了大片的空白,而这正是学生理解文章的难点所在。因此,教师抓住“见我不去伤害它”和“后来,它完全放心了”这两处细节,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补白:“‘见我不去伤害它’,此时,作者是怎样的动作?”“‘后来,它完全放心了’,珍珠鸟为什么放心了,是作者怎样的动作让珍珠鸟放心了?”这两处补白,让学生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对文本所反映的“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的中心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二、约则博之:对简约之处展开合理想象,让学生丰富文本
语言的巨大魅力在于可以使人插上想象的翅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挖掘教材因素,让学生关注文本中看似简单的、在不经意间忽略的、对重难点的突破有画龙点睛之处的地方,充分利用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突破教学难点,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抓住文本中的某些关键点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对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是非常有益的。苏教版课标本四年级上册《李时珍夜宿山寺》一文,教者紧紧抓住李时珍的一句话:“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展开教学。在指导学生学习1-7自然段时,教师让学生从书中的文字中找一找李时珍和庞宪究竟吃了哪些苦。在理解了文中的重点词语之后,教师又引导学生想象:“这样的苦不是一天两天,而是
”继而出示:“天刚蒙蒙亮,冷月还在天上,李时珍
;夏天,骄阳似火,酷暑难耐,李时珍
;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李时珍
;一天,李时珍在悬崖绝壁上发现了一种神奇的草药,他 。”
教者在“吃苦”上做足了文章,让学生通过展开合理的想象,充分体会李时珍不怕吃苦、严谨认真的精神。这样的训练对学生深入感悟文章的内涵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繁则简之:对具体之处进行简要概括,让学生读薄文本
周振甫先生在《文章例话》中提出读书的方法――分别看,即“从小处看”和“从大处看”。“从小处看”是要把文章读长、读厚、读深,读出滋味,看出文字的点睛之妙,作者行文的精练和准确,也就是“约则博之”。然而,要想学会读书,还必ผ须学会“从大处看”,即将千头万绪的文章,抓住纲领,将文¿章读短、读精,用文中的语言,ฟ高度概括文章意义。语文新课标对第二学段学生的概括能力培养作如下规定: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第三学段,课标又作出这样规定: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故事性作品,了解故事梗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但在如今的课堂上,我们时常发现,有些教师重视了重点词句的挖掘、感悟,却忽略了对于文本脉络的梳理,导致整节课的教学较为零散,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缺乏整体的感知。教学苏教版课标本六年级上册《学与问》一文,有教师这样处理教材:“知识是问来的,文中举了哪些例子?”“谁来介绍哥白尼?”“他成为天文学家的原因是?”“通过哥白尼的事,想告诉我们什么?”很明显,这样一种处理教材的方式,就是将文本肢解,逐段逐句,甚至是逐词讲解。一节课下来,学生对哥白尼的好问、沈括的善于思考有点印象,但是对这样一篇论点鲜明的议论文来说,仅仅了解这些是不够的。作为小学阶段为数不多的议论文,在六年级这样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教师应该将议论文的相关文体知识进行有机的渗透,让学生了解:这篇课文围绕一个怎样的话题展开讨论?作者怎样把这个观点说清楚的?围绕着两个小的观点,作者又是用了什么样的方法?以上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对本篇议论文的文脉有了准确的了解,为下一步的精读课文、深入理解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学生进行议论文的写作做好铺垫。
四、左右较之:对差异之处进行横向对比,让学生比较文本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因而,教者对教材的处理不应仅仅局限于内容上的以一带一,不应仅仅局限于一种版本的教材,甚至不应仅仅局限于语文学科本身,而是以一种更为宽泛的综合性、研究性的方式展开学习。人教版教材选用刘禹锡的《望洞庭》中的第三句是“遥望洞庭山水翠”,苏教版教材选用此诗的第三句是“遥望洞庭山水色”,教者对此进行了这样的处理:首先,将“球”踢给学生,让学生出点子。学生提出质疑,教师深有同感:“这个问题真叫人为难,都是专家,有什么好办法呢?”学生提出若干建议:看教材出版的时间;看哪个出版社的名气大;选用本地的教材;根据自己的理解,觉得哪个说法更合理就用哪个;多查资料,哪种说法拥护者多就用哪种。其次,把“路”引给学生,让学生找“门子”。教师问:“哪个是金点子?”经过讨论,学生一致认为最后两个有些价值。于是,让学生课后自己试着去解决问题。这是第一课时教师提出的问题。最后,把“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练嘴皮子”。第二课时,学生经过充分准备,有了自己的主张。教师把他们分为两派,进行辩论赛。最终,双方谁也没有说服谁,但大家都感受到了求真的乐趣。
课程改革使教材呈现出“一标多本”的格局。由于不同的编写者对课程标准理解的差异和选文思考点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版本的教材对同一课文的选择产生差异和选文思考点的不同。这种局面为我们教师开发利用教材打开了广阔的空间。案例中的教材分歧,被教者巧妙利用,使学生对我国古诗文的特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语文学习中,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基本的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教师要有效地开发利用教材资源,就要做到“钻进教材”,又能“跳出教材”,既能够深刻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正确发挥教材的导向功能,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变通教材、整合教材、拓展教材。唯有如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看见真正的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