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产业发展与特色发展模式

时间:2024-12-26 11:46:06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地处大别山主峰天堂寨南麓,东北与安徽省的金寨、霍山、岳西、太湖四县毗邻,西南与湖北省的罗田、浠水、蕲春县接壤,面积1449平方公里。全县境内由北向南依次为高山、丘陵、河谷平原地形,以中低山为主。属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地理条件、土壤类型适宜于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药材资源品种多、质量优、蕴藏量大,素有大别山天然药用植物资源宝库之称。

1 基本概况

英山县是湖北乃至全国的中药材主要产区和商品基地之一, 分布于境内的药材有1181种,其中植物类1061种208科,动物类8O种3O科,矿物类4O种,资源丰富,蕴藏量大,品质好。

全县适宜种植中药材的区域占全县面积的69% ,其中森林面积116.0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2.4% ,省定年采伐量13万方 。

中药材产业已经成为全县主要支柱产业之一,药材种植面积达到l0万多亩,主要品种有苍术、桔梗、茯苓、当归、柴胡等lO余种。产量超过l0万吨,产值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从事药材生产、加工、贸易的人数在2万多人。形成石镇、陶河、草盘、雷店4个药材专业乡,出现黄沙河、牛岭,英太寨等80多个药材专业村。药材产业已成为英山农民增加收入的新来源,成为县委县政府调整经济结构的新亮点。形成了以英山县中药材种植技术协会为领头羊的科技特派员+基地+农户的推广模式,创办了湖北省规模最大的金新龙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引进GMP标准中药饮片加工生产线,由湖北省科技厅组织,九州通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北中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施的英山县苍术GAP基地技术升级和产业链构建十二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也于2011年正式启动建设,并在全县一些乡镇建立了柴胡基地、茯苓基地桔梗基地等规范化种植基地,这将对英山药材产业起巨大的推动作用。

2 发展优势

2.1 药材地道品质优良历史悠久的英山县地属湿热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4℃ ,年降雨量13821650 m/la,无霜期186230 d。全县在大别山主峰天堂寨以下广布低山、丘陵、森林资源丰富,构成了许多有利于不同种类动、植生长繁衍的生态环境,为中药材的产业生产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其中,英山县陶河乡为驰名中外的英字牌茯苓传统产区,该乡为全国茯苓地道药材产区之一,据《英山县志》考证,茯苓在当地有500多年人工栽培历史。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远销日本及东南亚诸国。其中桔梗于1938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故有英桔之称,英字牌茯苓精片被国家批准为出口免检商品 。2011年英山桔梗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已获成功。地道药材的历史品牌效应,加之悠久的种植历史,无疑是加快英山药材产业发展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2.2 政府重视科技先导英山县委政府大力支持中药材产业发展,成立了全县中药材领导小组,投入了大量资金支持,并且已经将中药材产业建设项目纳入《英山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英山县科技局组织科技之窗栏目、远程视频提高药农种植技术,积极指导药材生产;英山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积极规范市场,探索指导发展之路 ]。英山县先后与湖北中医药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充分发挥专家知识优势,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工作,有效提高了药农的技术素质,增强了对GAP建设ช重要性的认识。专家及药农的辛勤劳动,为争取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提供了重要保证,对英山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3 合作社特色产业模式

3.1 合作社简介2008年8月18日,英山县宏业中药材种植技术专业合作社在英山宏业中药材种植协会的基础上,由湖北湖村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大力倡导支持,全县广大药农自发成立的社团组织,以将全县广大药农牢牢地团结在协会周围,绑在一起闯市场,根据市场需求实行定向种植、科技种植、规范化、集约化种植

为宗旨,最终达到中药材种植质量可控、数量可控、成本可控和药农效益稳步增长。经过3年多的发展壮大,截止2011年8月,合作社有社员1100名,成为湖北省药材生产领域最大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英山县陶河乡、草盘镇、雷店镇、杨柳镇、石镇和黄冈市蕲春县共成立了6个分社,网络198个种植小组、82个收购网点。目前,合作社共有7处房地产,占地面积7800平方米,建筑面积5900平方米,现有收烘设备8台套,加工设备11台套,汽车拖拉机9台套,农业机械20台套,固定资产总额500万元。合作社设立了财务部,农机农资部,加工仓储部、市场部、技术服务部、维权服务部六职能部门以满足日常业务的正常运转。

3.2 运作模式合作社按照合作社+科技特派员+农户+基地订单农业模式,服务于药材发展,科技特派员与广大药农组成利益共同体,实行农工贸一体化管理,产加销一条龙服务。组建科技特派员药材产业工作站,聘请种植、加工、销售各环节的药材专家和乡土专家,如药材技术服务专业户安自启,苍术大王卫学初,天麻王邹远胜,大别山茯苓菌种厂的刘志先等共18人作为药材科技特派员和8O名药材种植技术员常年为近万户药农提供服务,创办基地12400多亩。以英山县宏业中药材种植技术专业合作社为载体,通过包种子种苗,包技术服务,包产品回收;定投入,定种ฅ植品种,定种植面积;统一农资配送,统一产品质量,统一产品价格的三包三定三统,从技术、市场各层面为药农提供服务,实现科学合理种植。同时,依托湖北中医药大学为技术支撑,和英山县科技局药材工作领导小组,为药农提供技术服务。于2009年与日本津村制药株式会社签订了新一轮l0年的供求协议,湖北金新龙药业以法人身份加入了中药材种植合作社与药农共建规范化种植基地,还与其他单位签订了供求合同。

3.3 规模与效益合作社作为全县中药材产业领头羊、拥有全县30%以上药农和种植面积。目前的种植品种18个,既有木本的杜仲、黄柏、厚朴、山栀子等,也有草本的苍术、柴胡、当归、桔梗、香附子、独活等,同时还有菌类的茯苓、天麻等。合作社业务辐射带动十一个乡镇,两大国营林场,带动5000余户发展药材2万多亩,年创效益1200多万元。2008年主打药材茅苍术出口突破120吨大关,系列产品出口共获突破1916万元人民币。2009年合作社通过实施苍术标准化种植加工技术的示范推广应用,苍术产品出口达250吨,系列出口额达到3500万元。2010年全县种植苍术面积8000多亩,力争三年内全县苍术种植面积发展到25000亩,实现苍术出口干货过1000吨。苍术标准化种植加工已发展成为英山县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支柱产业,为英山县及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农民增收,为农业增效,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4 合作社规划

3.4.1 扩大种植规模:根据市场需求继续扩大中药材产业市场规模,做好收购场地加工设施的扩建改选,争取立项取得国家政策的扶持,建设一个设备先进、规模较大的药材综合加工厂,督促陶河、草盘、石镇和雷店分社进行较大规模的改造升级以适应药材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创造良好的收购加工环境。扩大药材种植面积5000亩,实现产值3500万元。特别是针对主打药材苍术,继续按照GAP标准,进行中药材苍术规范化,规模化种植加工,在大别山地区,建设优质苍术出口基地,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的需求。

3.4.2 探寻药食两用市场:逐步实现中药材由半成品向成品的深度开发,实现精加工,建设大型精加工集散基地,并对药食两用市场探웃寻,继续大力开发中药食疗保健品,向农产品与大超市对接方向发展。搞好药食两用产品的开发,力争在两至三年内实现新产品的市场销售,取得一定的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

3.4.3 加大内销市场联系:注重市场开发,拓宽出口市场份额,同时继续与国内医药企业开展内贸合作,如九州通医药集团、李时珍医药集团、深圳海王药业、河南皖西制药集团等国内大型医药集团,为我县药材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3.4.4 加强科技开发升药材质效:加强与湖北中医药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的紧密联系和科研合作,尽快地实施科技成果的转化,在提升药材的质效上下真功夫,从而促进我县药材产业快速稳步健康地发展,以适应国内外对中药材的新要求。

4 讨论

4.1 制约因素县政府缺乏相应的专业机构进行科学规划和指导。产业开发资金投入不足,而且仅仅针对龙头企业,对于基层药农没有特别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信贷投入制约。政府虽然把药材产业发展纳入支柱产业,但地处山区,受资金制约。

深加工设备落后,不能满足当前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人员种植技术较强但规范化、深加工、市场营销管理等人员素质不高,现代化专业人才不够,没有进行有效的人才培养。仅仅停留药材的粗加工,深加工开发不够,产品附加值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全县药材种植模式多以家庭分散种植,不利于规范化种植、科学管理、有效地销售和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受到生产资金和劳动力的限制。由于农村人口大量外出打工,从业人员多为中老年人。很多经验丰富的种植能手面临没有后续种植接班人,年青一代对药材产业对积极性不高。

4.2 建议成立相应的专业政府机构,指导中药材发展;创建专门宣传网站,加强大别山天然药用植物资源宝库的宣传;成立专业的营销模式和队伍;县政府应加大更多的财政投入,出台更多的扶持、信贷政策,用优惠的条件吸引年轻人在家从事药材产业;积极招商引资,开拓深加工市场;合理整合农村闲散土地,加强农村农田设施建设,扩大药材基地建设,形成药材种植的产业园,解决发展面临的制约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总结:中药材产业发展与特色发展模式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