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就业与高等教育体制创新
摘要:本文通过对当今大学生就业这一社会热点问题的研究,针对于大学生自身存在的思想问题,得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现状和存在的诸多问题。对于一般情况,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给出了我国教育体制需要改革创新,并且针对于问题提出了一定的解决途径,使我国高等教育要从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教育转化。
关键词:就业 教育 体制 创新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的凸现,就业难问题备受关注,大学生就业难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一些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进行了探讨。有些学者认为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高校扩招造成的;有些学者则认为是高校课程设置的不合理造成的诸如此类的原因阐释还有很多。本文从实际出发,分析由此问题引发的高等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1 大学生就业难的热点问题
从1999年开始,高校开始大面积扩招,招生人数以每年60~70万的速度增加,这给我웃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我国高等教育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但是扩招犹如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端,其中就业难问题尤为突出。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国家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探寻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以寻找解决的对策,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
目前,前多少年较为容易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也遇到了就业难问题,随之就出现了声势浩大的考研族以及校漂族。那么到底中国的大学生教育和就业发生了什么问题:第一,大学生就业难很大原因是因为对收入要求过高。第二,在本科生出现就业报酬低的状况后很大一部分人选择了继续考研。❤第三,随着考研大军的不断扩大,出现了一大批校漂族,即那些大学己经毕业,却仍留连在校园内或者学校周围的人群。
现在有些大学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在选择就业城市时,他们喜欢去大城市,喜欢去沿海地区;在选择单位时,他们喜欢去机关高校等单位,在选择岗位时喜欢待遇好的。而事实上存在着更多就业机遇的往往是西北地区、民办企业等等,但这些往往不是大学生选择的对象,在这些更能够发挥大学生作用的地方往往招不到大学生,因为大学生认为这样的地方会埋没了自己,会让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在择业时更喜欢留在大城市中,而大城市竞争是非常激烈的,这样对人才也是非常挑剔的,所以常常有人很难就业。与此同时,一些大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很多私营、民营企业不愿意去,而一直在减员增效的大型国有企业却成为大学生争夺的目标,导致需要人才的地方没有人才,择业观念仍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在今天的毕业生们看来,专家袁隆平当年的择业肯定是失败的,整天种水稻,简直就是一个农民,但他的成就却斐然。要让学生接受从精英变成大众的角色认知和身份定位,确实需要经历一个非常艰难和痛苦的转变过程,这是一个客观社会现实。谁更早接受,谁就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人大校长纪宝成认为。对于大学生来说,应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应该务实和正确定位,放下架子,认识到自己不再是天之骄子,而只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试想,下基层回西部未尝不可,金子在哪儿都发光。既磨练意志,还能积累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学生要改变自己的就业观念,实事求是地估计自己,准确给自己定位,要认识到越偏远的地方越能够发挥自己的专长,不要有地域上的歧视。同时增加知识的积累,认真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再适当地补充相关专业的知识,增加自己的求职砝码。在大学期间要多参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资格考试并获得资格证,以提高自身的就业筹码。学生还要提高实践能力,要学会把书本知识应用在实际中,从而多方面锻炼自己,提高就业成功率。
2 高等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
✄ 今年,国家发布的权威报告显示,职业类学生的就业率首次超过了本科生甚至研究生,出现学历越高就业越难的怪现象。由此,不得不深思我国的高等教育面临着体制上的问题,需要改革创新。高等教育是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长远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体制则是决定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三十年前,恢复高考、中国高等教育体制重新启动成为改革开放的先声;三十年后,继续改革、完善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既是一项突出而紧迫的时代任务,也是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大业的需要。基于这一战略性考虑,仔细反思、规划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是一个十分关键和重要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在大力推进高等教育的制度创新。之所以要对高等教育制度进行创新,是因为这种制度导致了高等教育效益低下。这种低效率的制度,产生了大量的低效率的结果,以至高等教育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为此,以提高高等教育效益为切入点的制度创新,一时成为高教体制改革的热门话题。但高等教育要顺利进行制度创新,提高高等教ช育效益,我们首先需要对导致我国高等教育效益低下、自身创新不足的制度背景以及在这种制度背景下运作的高等教育制度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来对可供选择的高等教育制度创新方案的有用性作出评价,从而提高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实效性。
现阶段,高校或多或少的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专业设置不合理。目前,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存在着不合理因素,很多高校在上一些新兴专业时往往考虑得不够周全,缺乏长远的眼光,往往只盯住那些就业形势好的热门专业,而忽视了冷门专业,这样就会造成一些冷门专业缺人却招聘不到人,而热门专业毕业生又过剩,供给远远大于需求,影响学生就业。第二,学校教学质量下滑。学校的大幅度扩招造成了师资队伍严重不足,有时一个教师担任多门课程,无心搞科研,教学质量的下滑影响到了学生所学知识的提高。而且学校有些课程的设置不注重应用性,脱离了实际,在学校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会很困难,与实际脱节,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生的就业。第三,人才培养方向有误。一直以来,高校本着培养高水平,有特色,高精尖的人才为己任,但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状况已逐渐消退,高考的升学率逐年上升,随之而来的是就业情况逐年下降。那么,我们应该反思,在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今天,人才培养方向是否应该走向大众化。让学生们不再自以为是,不再高傲自大,放低身价,逐步融入社会。
3 高等教育体制问题解决的途径
在今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第二部分发展任务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积极参与决策咨询,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鼓励师生开展志愿服务。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在教育体制方面要进行改革创新,才能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不断完善体制制度。但改革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应在目标明确的情况下,分阶段、分步骤进行,尽可能地降低转制成本,降低改革风险。对于改革的成果不能急于求成。教育本来就是一项功在千秋、利在长远的事业,不可能在短期内就看到其效益。要特别避免那种在几年之内就要见成效的心态,也很难有指标性的东西来对改革成果加以衡量。对改革进行评估当然是必要的,这种评估主要应该考虑到高校的主要服务对象社会、学生以及教职人员的判断与感受。第一,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大中小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第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第三,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政府、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完善学生成长记录,做好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改进社会人才评价及选用制度,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树立科学人才观,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强化人才选拔使用中对实践能力的考查,克服社会用人单纯追求学历的倾向。
4 结论
大学生就业难是表面现象,现在社会上仍然有大量的空缺岗位需要大学生的加入,正如以上分析,大学生要从思想上进行转变,从基层做起,从基本的技术学起。要达到以上原则,根本在于大学教育体制改革,真正做到从高精尖过渡到大众化,给学生一个接触社会,认识社会的平台,打破死读书,读死书的局面,给予他们更多的课堂以外的知识,让高等教育真正做到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姜小清,就业与创业指导[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8.
[3]闫卫锋,当前就业形势下的大学生社会化教育[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