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规模养猪场猪瘟的防控措施
中小型规模养猪场猪瘟的防控措施
猪瘟俗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传染病,该病世界性分布,是一种严重危害养猪业生产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其传染性强、死亡率高,常给养殖户们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近年来,猪瘟的流行和发病特点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频繁发生的大流行转为周期性波浪式的地区性散发型流行,疫点增多,典型猪瘟与非典型猪瘟共存、持续感染与隐性感染共存,免疫耐受与带毒综合征共存,给疾病的防控带来巨大挑战。根据传染病流行的基本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群,只有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并相互联系时就会造成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切断任何一个环节,即可有效防 控猪瘟。笔者从切断猪瘟流行环节方面谈谈中小规模养猪场猪瘟的综 ☹合防控措施。
1 消灭传染源
消灭猪体内和环境中的猪瘟病毒是防制猪瘟发生的首要条件。由于猪瘟病毒对环境理化因素抵抗力强、对环境污染大(通过粪尿等排泄物污染),消灭猪瘟病毒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任务。但中小型规模养猪场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尽可能减少猪瘟病毒的存在,降低猪瘟病毒的感染和猪瘟的发生。
1.1 消灭猪场环境中的猪瘟病毒
(1)保持环境卫生。猪感染猪瘟后会不断地随粪尿等排泄物向外界环境排出猪瘟病毒,只有及时的将粪尿等排泄物送入发酵池发酵,利用发酵的温度和长时间的作用将病毒杀死,减少猪瘟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污染。国家在养殖场建设中要求修建发酵池进行粪尿等排泄物的发酵处理,除了减少环境污染外,另外就是可以防止病原的扩散。
(2)严格无害化处理制度。在感染猪瘟病毒患病和病死的动物体内,含有大量的猪瘟病毒,一旦流入市场,会引起病原的扩散。国家在猪场建设中规定要修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池,就是要求养猪场做到避免病原的扩散。
1.2 消灭猪体内的猪瘟病毒
患猪瘟或隐形感染猪瘟病毒的猪,在其体内含有猪瘟病毒,目前没有有效的药物能将猪体内的病毒完全消灭,所以要消灭猪体内的猪瘟病毒,目前在我国的做法就是“检测-淘汰”,在猪场将感染有猪瘟病毒的猪淘汰。首先是通过病原检测或野毒抗体的检测,检测出感染有猪瘟病毒的猪,并及时的淘汰(最好是高温无害化处理)。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首先检น测费用较高;第二因淘汰造成的损失较大;第三需要猪场具有生物防控措施的各种条件。很多猪场因为资金的不足不能做到。这也是国内目前净化猪瘟存在的最大障碍。
2 切断传播途经
与感染猪瘟病毒的猪直接接触是该病传播的主要方式,病毒也可通过精液、胚胎、猪肉和泔水等传播,人、其他动物如鼠类和昆虫、器具等均可成为传播媒介。感染和带毒母猪在怀孕期可通过胎盘将病毒传播给胎儿,导致新生仔猪发病或产生免疫耐受[2]。
由此可知,传播猪瘟病毒的途径多样,可®直接接触感染、间接接触感染、通过传播媒介感染及垂直感染等,切断传播途径的最好措施还是消灭猪场内的传染源,灭鼠灭蚊蝇等有害动物,做好生物防控措施,切忌将猪场外的病毒带入猪场内。
在猪场门口,设立第一道屏障,修建车辆消毒通道和人员进出消毒通道,就是避免将猪场外的病原带入猪场内,是切断传播途径的关键措施。对一些中小养猪场在此屏障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2)门口的人员进出消毒通道应设置更衣室。因猪瘟病毒对紫外线的抵抗力较强,对一般的消毒药也不敏感,所以对进出猪场的人员进行更衣消毒,是最好的防控措施。
3 增强猪体抵抗ษ力
动物自身的免疫力强,抗病力就强,尤其是对于病毒性疾病,保护动物自ย身的免疫力(抗病力)是非常重要的防控措施。动物的免疫力分特异性免疫力和非特异性免疫力,两者相互配合相互协调而战胜疾病。针对猪瘟而言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来增强猪的抗猪瘟的抵抗力。
(1)做好猪瘟疫苗的免疫注射。免疫注射是增强猪只特异性免疫力的主要措施,也是目前预防猪瘟的主要方法。猪瘟疫苗有组织苗和细胞苗,不管使用哪种疫苗,一是要制定好本场的免疫程序,二是免疫后要定期监测抗体水平,确保抗体的保护作用。有些养殖户认为只要进行免疫注射后就能保护猪瘟感染了,这种观点也要改变,因为有很多原因可引起免疫失败。进行免疫监测,可帮助找到免疫失败的原因,及时的进行更正,以小的投入,避免疫病的风险,获取更大的效益。
(2)禁止使用霉败变质的饲料。使用优质的全价饲料,是保护猪只非特异性免疫力的重要措施。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最大的危害就是损害肝脏功能和破坏机体的免疫机能,从而降低机体的抵抗力,易感染疾病。所以选择优质的饲料是决定养猪成败的关键一步,另外饲料的存储条件是另一个重要环节,因为选择了好的饲料,但存储条件不好如潮湿、通风不好、鼠害不断、时间过久等也会引起霉败变质。
总之,中小型规模养猪场要想控制猪瘟的发生,只有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做到消灭猪场内的猪瘟病毒,切断感染途径,切忌将养殖场外的猪瘟病毒带入猪场内,保护好猪体的免疫力,这样可以有效控制猪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