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中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探讨
摘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作为环境监测中的重点工作,衡量质量管理水平高低主要是通过监测信息是否准确、是否具有代表性以及可比性。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为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工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环境检测作为环境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为环境管理的各项决策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环境监测技术方面发展还比较滞后,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问题的探讨显得十分重要。文章重点对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了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的对策等方面的内容。
一、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制度和组织建设
完善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的建设是保☣证环境监测质量工作的基础条件。但是,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的环境监测部门的组织建设并不十分完善,投入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上的人员力量不够、且能力水平低,不能满足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实际人员需求。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也无法应对复杂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使得环境监测系统对环境问题的整体监测力度比较薄弱。整体来看,除了试验分析的质量管理体系比较完善外,其他的监测质量工作仍然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基础组织建设的力度不够,还表现在缺少相应的技术理论支持,相关的环境监测产品和技术研发投入少,这些都限制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持续和完善。
2、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局限性
因为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特别是对于一些地处偏远的县乡两级地区来说,因为经济水平不高,导致县级监测站的基础设施不健全,工作环境不高,缺乏一些从事环境监测的基础仪器和设备,导致对环境监测的质量普遍不高,从而要提高环境监测信息的准确就变得很难。监测站直接是由当地的环保局管理,但是跟监理工作相比较,环保局对环境检测重视度不高,这主要是因为监理站是有客观的收入,而监测站是只是一味支出,如此就造成了环境监测的各项工作很难得到正常开展。
3、环境监测管理者的管理意识不强
环境监测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对于管理者的综合技能水平要求较高,但是从当前情况来看,环境监测管理者缺乏管理意识,常会出现思想松懈、管理放松的情况,认为当前环境监测站已经具有一定的承检能力,就忽视了环境监测的管理工作,造成实际管理流于形式,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加之管理者缺乏一定的技能水平,导致整个管理体系的运行效率低下,这是当前需要解决的最为关键的问题。
4、监测人员的影响
在采样、测试等工作中,由于监测人员操作导致样品出现误差的情况较为常见。由于各类样品采集的技术要求、操作规范等均存在着一定差异,因此当监测人员没有严格遵循操作规范时,难免给样品带来一定的结果误差。此外,监测人员操作的熟练程度、工作态度及责任心等也会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二、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措施
1、明确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内容和目标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采样、运输、贮存等过程,测量方法的统一以及数据的记录和整理,各类人员的要求和技术培训以及实验室的清洁度、编写有关的文件、等也属于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范畴。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主要目标是使监测获得的数据具有准确性、精密性、代表性、可比性和完整性。这五点是环境监测数据的基本要求,也是根本目标。准确性指测量结果与客观环境要很接近。精密性指测量结果具有良好的平行性、重复性和再现性。在有代表性的时间、地点获得典型环境数据就是代表性。可比性指环境监测数据的采样、监测全过程可比。按预期的计划取得系统的、周期性的或连续的环境数据就是完整性。
2、加强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认识
众所周知,环境监测作为环境ย保护的重要基础和技术支撑,是实现对环境管理的一种有效途径。对于监测到的环境信息是否准确可靠、分析结果是否客观这都会对环境决策产生直接的影响,并且环境监测到的各种数据和信息是体现监测工作是否取得成效的衡量指标,是判断各类环境是否出现问题的基本前提和保障,因此得到真实有效的监测数据和信息是开展环境监测工作的最终目的。监测数据和信息的有效性主要指的是监测样品具有时空代表性,分析得到的数据具有科学的准确性和监测行为的合法性等等。因此要提高环境监测质量,首先应该加强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开展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从而保证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所需的各项费用支出。除此之外,环保局各个部门还应该营造出一种重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重视对环境监测的整个过程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从而确保环境监测工作各个环节得到重视。
3、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监测质量控制,其实说到底就是建立监测质量体系,严格施行并能持续加以改进。各级监测站都必须根据相关规范的要求,结合实际,建立起符合自身要求的质量控制体系。为保障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代表性、精准性和完整性,必须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科学,完整地对监测对当中的各环节加以规范。制定监测方案、采集样品以及做原始记录并对其开展分析检测时,都应按照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工作,科学、规范。还要积极开展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改进。
4、保障各个环节的科学、有效
环境监测是由采样、样品运送和贮存实验室分析及汇集、整理和解释数据等环节共同完成的。为了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加强质量控制,需要保障各个环节的科学进行。
采样过程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审查采样点的设置和采样时段选择的合理性和代表性;看采样器、流速和定时器是否经过校准,运转是否正常;还有吸收剂是否有效,采样器放置的位置☭和高度是否合乎采样要求以及采样管或滤膜的安装是否正确。在样品的运送和贮存中,要注意采样管不可倾倒,以防止吸收剂溢流;对于不稳定的样品,应采取加入稳定剂或冷藏保存等必要的措施妥善保存。
实验室的分析质量控制与多方面因素有关,要采用“标准分析方法”或经过协同研究统一的分析方法。对实验室内的化学分析或仪器分析各过程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精确度、准确度都要达到。实验室外的质量控制限一般大于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限。在报告数据的整理分析阶段要注意,报告的数据必须有效而且是根据所有实验分析方法的灵敏度报告数据的。测定中出现的极值(即高于一般测定结果的高浓度),在没有充分理由说明是错误的情况下不能随意弃去,但报告时要加以说明。在报告直接测定数据的同时,还应结合采样点和采样时段内的环境影响因素和污染物排放情况,对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浓度平均值、超标频数、频率等,然后作出综合分析评价。整理好的数据,经反复核准无误后,按照要求填写各类表格,上报有关环境管理机构。必要时需要有对表中数据的文字说明。
5、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必须加强对采样人员的培训,每个工作人员必须经过考核,并持证上岗。此外,应增强人员质量意识,只有让工作人员真正认识到采样、分析过程的质量控制对整个环境监测过程的重要性,才能够在实际工作中从根本上对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结束语
监测质量是监测站的质量保证,质量管理工作几乎涉及了环境监测的全过程,抓好质量管理工作,也✍就等于抓好了整个监测站的核心工作。因此,必须从加强自身管理做起,加强人员培训,加大质量监督检查力度,确保规范开展工作,全面保证采样分析全过程质量,从而保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