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和谐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浅谈高校和谐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一、和谐校园网络文化之忧
正确认识与把握高校和谐网络文化建设中的忧患,不仅能够为培育和建设有序、健康的、和谐校园网络文化探索积极的、有针对性的对策,也是消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不和谐因素的有效途径。当前,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存在着以下的几种不和谐因素。
1、网络不和谐的政治因素
在当代的中国,大学生政治教育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等内容。然而,网络全球性、开放性的特点模糊了国家与时空的界限,网络强势文化的“新霸权主义”的渗透、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以及网ღ络信息接受的自主性等现状都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导致其理想信念出现偏差。如果这种形势继续发展下去,必将淡化大学生的国家意识,动摇其爱国主义信念,甚至怀疑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添了极大的不和谐因素,这是一项非常严峻的政治新课题。
2、网络不和谐的道德因素
网络的互动性和直接性在调动和刺激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同时,也弱化了高校德育的功能,导致大学生道德责任感的缺失、自我约束力的下降以及自由意识的泛滥。同时,网络的虚拟性和多边性也明显削弱了传统非强制性思想道德规范的约束力,从而使建立在社会现实基础上的传统道德规范形同虚设。网络文化的共享性特征使更多的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和知识,然而,伴随多元文化的不断传播,反主流道德观念的信息传播和影响不断加深,这势必造成道德评价失范,导致大学生道德选择迷茫和价值取向紊乱。这种心理意识和精神状态必然为构建和谐校园网络文化增加不和谐的道德因素。
3、网络不和谐的人际因素
网络文化多姿多彩、独具魅力的特点极大地吸引着好奇心极强的大学生。由于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交友等,从而导致其自控力下降,影响了其正常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活动。也有人利用网络的隐蔽性肆意散布垃圾信息,冲击并误导大学生传统的道德行为,网上丰富的资料也容易引发学生的抄袭行为。网络的虚拟性更容易使大学生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当现实中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他们更倾向于在网络中寻找慰藉。久而久之,他们就会逃避充满缺陷的现实世界,从而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锐减和人际关系的冷漠,为构建和谐网络文化增添不和谐的人际因素。
二、和谐校园网络文化之优
网络文化,是运用计算机技术手段,通过互联网虚拟空间,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等方面的活动、发展、进步进行了解或沟通,以获取更多丰富精神食粮的过程。和谐网络文化,是指科学地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手段,依托网络资源,在网络活动中获取丰富的知识文化,以实现开拓视野、增加知识、活跃思维、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创建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对于❥提升大学生科学网络观念,运用网络获取更多的 知识,对于促进大学生学习、成长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创建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网络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网络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如何正确利用网络,看待网络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弊端?面对即将来临的信息时代,人们如何恰当地利用网络,使用网络资源?这些都是正确的网络观所要拷问人们的。大学生是我国现在和未来网络的主要使用者和开发者,高校又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因此学校必须承担起正确网络观的教育任务。创建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当前,不良的信息网络潜伏在高校的危害不可低估,而大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阅历浅,自控力较差,难以有效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容易误入歧途,导致思想上产生各种消极情绪,最终影响学习和进步。创建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告诉大学生如何科学合理的运用网络资源,如何自觉地去抵制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2、创建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有利于大学生的学习进步
信息网络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创建和
谐的校园网络文化进一步把大♡学生的视野由课堂延伸到课堂之外、由校内延伸到校外、由国内延伸到国外,学生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随时选择和汇集各方面的知识和信息,增强了大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的能力。于此同时,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提供的丰富多彩的知识和场景,更适合大学生接受知识的心理特征,学生通过网络,随时可以了解世界各地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大事。特别是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人们提供了色彩艳丽的图片、悦耳的音响、活泼的三维动画等,使人们在身临其境中取得多感官同时感知的学习效果,在活跃、轻松、愉悦的环境氛围中接受新的信息和知识,激发和促进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创建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有利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的民主、宽松氛围,为大学生参与学习管理、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供了场所和机会。在网上,人人平等,谁也不能压制谁,谁也不能强迫谁,和谐网络文化的包容性与无疆域性,使得学生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思想,这种平等的人际关系,能淡化讨论者的身份意识,一切交流都是交心讨论式的,大家以平和、轻松的心情进行“对话”,畅所欲言,也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性情,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心态也变得平和。人际关系心理距离的缩短,使各种观点和情感的交流更具有真实性和直接性,特别是在缓解学生心理压力,治疗心理疾病、调节人际关系方面,和谐校园网络文化更能显示其优越性。
4、创建和谐校园网络文化,有利于大学生的道德完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的价值观念不断增强,计算机网络已市场化,网吧与日俱增,在网吧经验中,一些不法商人利用不良网络手段,大搞网络违法营业,昼夜经营,使一些识别能力差的大学生成迷网吧,不仅造成经济损失,精神也受到严重侵害。有些大学生放弃学习,不求进步,思想空虚。创建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有利于约束大学生的不健康行为,重树道德评价,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选择和价值取向,抵制不良网络世界对大学生的侵害。
三、弃“优”而扬优
人类已经进入一个“文化”的时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和谐文化,逐步成为现代人的不懈追求。文化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标志,作为一种软实力,文化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而先进文化是一种更高层次、更高境界的和谐文化。在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要使构成社会主义文化的诸要素和各成分有机整合、协调发展,就是建设更高层次、更高境界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大学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是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之地,在社会系统中总是代表着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拥有着不同凡响的文化气质和独特的大学精神。大学校园网络文化是由大学师生借助于网络共同创造的反映其价值取向、理想信念、团体意识、群体心态、行为规范等方面特征的系统。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和谐发展必须依靠先进传播技术,以先进文化为导向,注重发挥文化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首先,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价值体系为指导。
和谐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和谐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现代西方文化思潮和西方各种价值观念迅速涌入,市场经济逐利观念和功利化取向在社会尤其是思想尚未成熟的青少年群体中的蔓延,正在导致社会文化中马克思主义价值系统导向作用的弱化。而大学德育的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合格公民,社会主义社会的合格公民当然要具有无产阶级的价值观,同时遵守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社会规范和职业生活领域的职业规范,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则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价值系统为指导方向,实现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德育功能。
其次,以高校校园文化为主导,坚持和谐校园网络文化的开放性,选择性和创新性。
高校和谐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要以高校校园文化为主导,坚持开放性与选择性的统一。高校和谐校园网络文化作为校园特有的文化现象,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有所长,实现教育目标的创新有着独特的功能。开放,交流是保持主流文化生命力的源泉。高校和谐校园网络文化一方面应以开放的姿态接受社会各种大众文化,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大学作为一个育人的场所,在接纳、倡导社会大众文化时,应进行批判性地、有选择性地吸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抵制腐朽思想和腐败思潮的侵蚀,并从中不断调整、充实和丰富自己,从而生成自己特有的文化体系,以适应时代要求和校园自身的内在需要。
作为社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园文化在对培养创新人才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永不衰竭的动力,高
校作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精神文明的基地,其固有的、特殊的文化功能,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校园和谐网络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用先进的思想、理论和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通过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形式与载体,培养创造性人才,使学生具有崇高的理想、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品质修养。
最后,要坚持利用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促进校园网络文化的健康和谐发展。
尽管以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属于当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各类文化信息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传播途径和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但先进技术必须以先进文化为指导,游离先进文化指导的误用,不仅不能发挥其先进技术的作用,而且会窒息先进技术的功能。如许多学生网民只把网络当做游戏的工具,上网就是玩游戏,类似于鲁迅所批评的“火药只能爆竹,指南针只看坟山”,以致一些青少年学生染上“网瘾”而不能自拔,不仅不能在开拓视野、增加知识、提高修养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还使网络异化为一种毒害青少年的顽疾,这种误用正是由于先进文化的缺失。因此,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只有灌输先进文化作为引导并正确加以运用,才能真正发挥其传播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宣扬科学真理、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等作用,形成先进网络文化,造福社会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