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时间:2024-12-26 11:57:00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给一些传统的事物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尤其在文化方面,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相当迅速,缩短了人们空间距离的同时,也令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发生了改变。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摇篮,其文化建设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高等教育事业的核心,也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网络文化建设逐渐成为了高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最容易受到网络影响的群体,如何提高高校网络文化管理水平,建设健康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是目前高校教育工作者首先要面对的难题。

一、校园网络文化概述

自古以来中国文化都具有极强的包容性,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世界的空间距离被缩小,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中国网络用户规模急速扩大,网络服务范围和质量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而这种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便是文化的大融合。受到这种环境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行为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开放这一词汇开始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还处在尚未成熟的阶段。而互联网丰富而又精彩的网络世界对大学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因而高校教育不但要加强学生的学术教育,还应当注重校园网络文化的构建,通过有效的建设、管理,规范文明、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令网络成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工具。

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大学校园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其校园文化的塑造是推进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储备人才,只有健康的校园文化才能令大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经逐步的融入到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因此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势在必行。青年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为此,要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观念转变得完全适应目前全新的历史条件,充分认识网络所具有的积极作用,利用其优势促進大学生的发展。基于这一点,高校可以借鉴世界各大高校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经验,并结合本校的发展,审时度势,对自身校园文化进行网络化创新。

二、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趋势及所面临的问题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码产品不断得到更新换代,个人电子终端也更加的普及、便捷。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网民中超半数群体为大学生,而作为社会信息交流平台,网络上各种思想、文化以及价值理念不断交融碰撞。而这些海量的信息就使得网络成为了一个复杂虚拟的社会。现代大学生主要通过网络获取教育信息,虽然这种方式提高了信息获取的效率,拓展了信息获取的空间,大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并且快速更新的网络信息也拓展了大学生的眼界,提高了大学生信息获取、选择和接受的能力,这种信息获取方式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并且在这种虚拟的社会环境下,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思维意识趋实际。也正是由于网络对于信息的包容,在传播信息上的迅速,极大的冲击了传统精英教育理念,应试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也无法塑造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高校教育必然需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一有效工具,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逐渐开始受到重视。

对于新鲜事物,大学生的自控能力以及抵抗力都相对较差,随着网络的普及发展,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主要阻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网络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危害,其次则是上网过度对大学生身心的影响。虽然大学生上网并非全都具有特定目的,但是在网络上大学生可以得到精神上的刺激,并想要在网络中体现自我价值。网络资源包罗万象,其开放的环境使得大学生可以接触到近乎无限的信息资源。依照资源的来源不同,可以将大学生接触的网络资源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两种。校内资源直接来自于高校自身,因而可控性较强。但是校外资源的可控性微乎其微,很多商业性网站以谋利为目的,提供低俗的信息以迎合大学生猎奇心理,增加自己的点击量。网络垃圾信息屡禁不止,这些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信息严重影响了 ☺高校人才培养。除此之外,一些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或者上网成瘾,不但荒废了学业,还损害了个人健康。

三、如何建设高校校园网络文化

(一)精神文化建设

大学生对于外界影响极其敏感,并且其自我意识较强,因此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高校应当注重双向互动而非单方面的强制灌输。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学生内部的人际交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高校学生与社会组织社会交往实践;跨专业的交往实践;国际交流实践,通过开展各类国际交流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出国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认识各国文明,开拓眼界。

学术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也是高校存在和发展的意义所在。在全球化背景下,高校也因其在社会思潮和文化中的先锋作用而一直走在现代社会的前沿。随着高校与社会联系地日益密切,非理性、功利主义、拜金主义逐渐弥漫高校校园。大学的这种过分强调适应社会而忽略学术本质的倾向,不仅阻滞了学术的发展,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高校需要适应社会需求来培养人才和开展学术研究,如何在这种矛盾种坚守大学学术精神,维护大学的学术性,建立起崇尚学术ค与适应社会相统一的校园学术文化,使大学不仅以知识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还能作为全社会进步的思想潮❣流和先进知识文化引领者,也就成为了大学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

(二)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促进校园网络文化理性发展

1. 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共同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

互联网使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很多信息通过网络分分钟就可以传达到人们大脑,人们一定要充分看到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高大学生理性掌握和使用互联网能力的重要性, 学校与政府、媒体、社会、家庭联动,切实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一是发挥政府部门的基础作用推动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落实,让网络行为在健康的轨道上运行。二是打造责任媒体加强对网络信息的把关,完善自律机制,依法、诚信、文明办网,进一步提高网络文化服务整体水平,坚决杜绝虚假信息及庸俗、低俗、媚俗的信息传播。三是注重家庭教育潜移默化的示范效应,通过各种培训提高家长的网络媒介素养,倡导家长把网络作为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着力点,鼓励孩子运用网络来进行创造,提供各种便利,提升学生的网络创造能力。

在网络时代,人们对大学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旨在培养他们五方面的能力:对网络媒介的基本知识有较系统的了解,对网络的使用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和网上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对网络媒介信息较敏锐的分析能力和客观的评价能力;正确而熟练的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对不良的网络媒介信息具有较强的免疫力,能够及时判断出不良信息,并加以妥善处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使自己不受侵害;有效利用网络媒介信息或功能来促进自身成才发展的能力。鉴于我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应该尽快推动高校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给大学生们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2. 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网络素养教育

网络素养本质上也属于一种思想认知,因而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可以结合大学生的发展规律进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网络媒介素养的引领、指导,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高校通过思政教育平台可以有效整合大学生对于网络媒介的诉求,并通过全方位的普及作用,引导大学生正确利用网络,推进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首先,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学习中,可以适当融入网络媒介素养内容;其次通过学生组织,在学生群体内部开展相关教育工作。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的容易、便捷,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教育。除此之外,通过开展各类学生群体活动,利用令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引导学生健康上网。最后,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例如微博平台,即大学生思想教育官方微博,在平台上同大学生进行交流,解答学生思想上的疑惑,并定期发布正面积极的信息引导大学生健康思想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另外,高校还可以通过网络邀请社会各界成功人士以及知名人士☮进行演讲,介绍自己的经历以及人生经验,通過这种方式引导大学生的发展。此外,还要提高校园文化质量比如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指导性、思想性、艺术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将他们拉回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避免过度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

总之,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也是一个综合性、长期性的过程,这就需要社会的教育、家庭的氛围和校园的环境多种关系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希望通过多方努力给大学生们创造一个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这样文明的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才有可能得到好的发展。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