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阈: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意蕴、困境与路径
学生心理问题持续升温,受到学术界普遍关注,马加爵杀人案、大学生虐猫案、复旦投毒案、付成励弑师案以及自杀案屡见不鲜,种种惨剧背后,引发我们反思心理健康教育究竟该走向何方?在现实案件的催化下,积极心理学以关注积极因素,激发潜在蕴含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而获得美好生活的独特理念重新解读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蕴,突破传统消极预防带来的困境进而探寻新型的心理健康教育路径,已成为当前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发展的新思潮与趋势。
一、积极心理学解读: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蕴
1.心理健康
☏何谓心理健康?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于1946年明确界定心理健康,即身体、智力和情绪十分协调,能够适应环境并在人际交往中彼此谦让;拥有幸福感;在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1]纵观学术界,关于心理健康有过诸多认知,大致分为以下三种:其一,从心理潜能角度解读,即个体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妥善适应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其二,从心理状态角度解读,侧重强调持久稳定、积极乐观且富有创造性的心理状态。比如,《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记载:心理健康即是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状态,而并非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2]其三,从积极心理学角度解读,主张个体既有潜在的内心冲突,也有潜在的自我完善和修复的内在能力,存在于开放的、自我决定的生命系统的发展状态之中。[3]由此,我们认为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内涵的深化认识和理论延伸,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开辟了更深刻、更广阔的思路。
2.心理健康教育
何谓心理健康教育?《辞海》将其释义为:以培养心理素质和解决心理问题为基本目标,涵盖心理培养、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教育。[4]《心理学大辞典》界定心理健康教育为围绕心理健康而开展的教育活动。[5]心理学界对这一概念内涵的界定歧义纷呈,但大都离不开一条主线,即心理健康教育(亦称心理素质教育、心理教育或心育)是依据心理活动规律,运用心理科学方法,促进个体心理发展与适应,提升心理素质,培养和完善人格的教育实践活动。基于此,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以人固有的、潜在的、实际的及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用积极心态对个体的心理现象进行解读,激发潜能创造幸福、分享快乐,保持生命最佳状态。[6]简单来说,即指激发个体潜在激情,孕育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促进人格全面和谐健康发展,进而提升个体的心理素质、学习质量和生活效能。
二、积极心理学解析: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回顾十几年来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立足现实审视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发现效果并不十分显著,依旧存在大量隐患。主要表现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认识存在误解、课程教学目标存在误区、心理健康内容存在误识三个方面:
1.心理健康认识存在误解
基于党和国家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高等职业教育借助契机迅速发展,高职院校学生在高等教育领域占据了半壁江山。其特殊性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的误解呈现于两个主要方面,其一,普遍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有可无,教育或辅导对象也是针对有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的学生,而非面向大众学生。大多学生以冷淡的态度面对该课程,未能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自我调适能力以及培养积极的心理素质,也未能运用相关知识体系帮助自己和他人更好的适应和解决困惑。其二,对心理咨询方式的认知存在偏见,对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敬而远之,对心理咨询中心畏而远之,潜在认为心理不健康的学生才会选择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
2.课程教学目标存在误区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存在重消极预防轻积极培养误区。首先,高职学生心理究竟需要达成何种目标,完ป成何种任务均没有量化标准。部分教师在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时,忽视高职学生独具的心理特征,缺乏从学生切身情感出发引导学生明晰角色定位,客观处理人际关系,从容面对挫折困惑等内容,究其根本都是由于没有具体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其次,心理健康教育以预防心理问题、诊断和矫正心理弱点和缺陷作为立足点和落脚点,以消极心理学为基础,局限于课堂教育与危机干预,并选取消极案例进行分析引导。这与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通过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截然相反,此种消极预防的目标只关注于少数存在心理异常问题学生的心理动态,而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
3.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存在误识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存在重理论感知轻实践体验的误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缺乏高职特色,过于理论化而缺乏了趣味性和实用性。现有教材大多未考虑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尤其是未能有机结合高职院校就业岗位技能所需要的进行心理素质方面的训练。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学生需求以及社会发展不相适应,教学内容的刻板化和统一化压迫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成长潜能。面对全体学生中的绝大多数,他们需要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熏陶中不断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健全人格,完善自身发展而非被动接受预防心理问题的方法策略。
三、积极心理学解构: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
高职院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是塑造洋溢着积极精神、充满着乐观希望和散发着青春活力的心灵。[7]应从更新认识、提升目标、转换内容三个方面着手,引导学生用积极情绪应对矛盾和挫折,培养阳光自信的心理品质,用美好心灵感知幸福、分享幸福、创造幸福,进而保持生活的最佳状态。
1.更新认识:轻视转向重视
高职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知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这与环境渗透不足息息相关。在高职院校中,加强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离不开两类环境的渗入:
第一是校园文化环境。学校不仅担负着教育的使命和任务,还应成为提升学生幸福感受的乐园。立足积极心理学幸福观,学校要将健康积极的因素渗透到校园文化、校园景观之中,以优美的自然环境承载校园,以和谐的人文环境熏陶校园,以多彩的校园文化浸润校园。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心理环境,形成和谐静谧、健康乐观的群体心理氛围,使学生在大环境下体悟心理健康的意义和功能作用,从而使心理素质得以提升。
第二是课堂教学环境。重在引导学生感知心理健康课堂魅力,以强化心理健康认知教育为基础。认知教育的首要内容是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健康课程开展,把培养有幸福能力的学生作为培养目标,列入学生的培养方案。在课堂教学环境下改善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使其具有科学幸福的生活态度。
2.提升目标:消极预防转向积极培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幸福感,促进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指基于个体主观满足感与安全感而产生的一系列欣喜与愉悦的持续稳定情绪。与此相对应的消极心理学,其目标定位于消除个人心理和社会问题,进而预防各种恶性事件的产生。这与当代教育的本意,即关注学生情感,培养创造幸福、体验幸福、享受幸福的全面发展的个体相违背。
积极心理学倡导以人为本,注重发现和探索优势与积极因素,推动心理学界站在积极的角度做出积极的、正面的解读。[8]依据此视角,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目标必然会从消极预防转向积极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不再웃聚焦于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而是以真善美的视角帮助学生发现并拓展自身优势和潜质,进而在整个心理健康教育的动态发展过程中生成积极目标。
3.转换内容:理论输入转向体验输出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紧紧围绕目标而展开的,在目标明确的基础上,积极心理学给予了一个新颖的、一改传统消极内容的新视角,为转换并丰富教育内容提供了契机。具体น表现在:
第一,强化积极心理体验。积极心理学所说的积极体验是指个体满意地回忆过去、幸福和从容不迫地感受现在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9]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亦是一种体验过程,通过外在的积极体验作用于内部的心理品质而逐渐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积极主动的关注身心发展。
第二,深化积极情感体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其积极情感动力的来源是多维的。其中,从学生实际情感出发深化积极情感的体验是心理健康教育满足其合理情感需要的前提。积极心理学强调积极情绪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一致性和迁移性,培养学生具有乐观、满意等积极情绪有助于拥有较强的情绪调控能力,并能较好地协调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第三,创化积极人格体验。塑造人格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幸福创造和享受能力的基本途径。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培养既能感知和体验积极心理,又能创造和获取幸福的人。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既是心理体验过程,又是行为习得过程。因此,要以发展的眼光和积极的态度发现学生内在潜藏的积极力量,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体验幸福的美好感受,体会创造幸福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