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思考

时间:2024-12-26 12:46:12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本文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为例,在对教师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应用平台建设、信息化资源建设与共享、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信息化制度建设、信息技术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信息化建设促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人才培养;教学质量

在全球信息化的浪潮中,我国高等学校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到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的应用,都为提高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高校信息化更有效地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我们予以关注并在工作中予以解决。

一、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1.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进展情况

教育信息化建设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从国外开始的。从建设教育信息化所需要的硬、软件基础设施开始,逐步开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的应用。进入本世纪后,注重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更强调在教学相关领域的应用,其目的为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现在。

我国高等教育的信息化起步♡于90年代中后期。通过教育信息化工程的实施,我国高校在信息化设施与信息技术在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高等学校的校园网、数字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学支撑平台、信息发布与信息管理平台、教学资源管理平台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基本普及,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从2003年开始,教育部启动“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其中通过教育信息化与精品课程建设大力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质量工程”是这一计划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教育部负责人多次强调要求将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的重点放在促进高校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上面,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已经进入了关注“教学应用”的阶段,强调要通过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

2.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为了满足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学院建立了面向全院各专业的44个计算机类实验(实训)室,共有计算机2109台,全部接入学院计算机网络并与校外网络相联,承担全院计算机、网络类课程的教学任务,并承担着网络教学平台的所有教学(含模拟)软件的教学任务。

为了适应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水平,我院在全院共建立了98个多媒体教室、11个语音教室,可以为1.4万名学生同时提供多媒体教学服务。另外,我院还建有1座卫星地面站、1套电视信号接收与转发系统、1个校园电视台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负责全院教学领域音视频资料采集与后期编辑制作工作,是学院开展精品课程建设、教学竞赛等活动的重要支撑部门。

由此,覆盖全院的校园网、数量充足的计算机教学设施、设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构成了我院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基础支撑,是我院教育信息化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可靠保证。

二、信息化建设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随着全国信息化发展的步伐,高等学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促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高等教育对信息技术的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校信息化服务提高教学质量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改进。

1.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保证高校信息技术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当前信息技术创新仍处于活跃期,创新成果的应用不断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卫星通讯、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取得重大突破并向深层次发展。信息技术的这些新成果对高等教育信息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特别是基础设施需要跟上信息化发展的步伐,因此要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更新信息化基础设施。

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为例,通过我们在全校教师中开展的调查,发现教师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优先选项如表1所示。

注:每一位教师在4个选项中可以选2个。

从上表中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2)其次,公用计算机以201票位列第二,表明大家对公用计算机的性能比较关注,事实上这也是影响信息化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毕竟网络是通过计算机作为媒介来被人来使用的。影响网络使用效果的一是带宽,二是终端。 (3)其它选项如校园网核心设备、投影机及音响也有130余人予以关注,可见其也有较为重要的影响,也需要予以关注。

因此,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保证校园网络有足够的出口带宽,以保证校内外的连接畅通;其次要加强公用计算机及终端设备建设,提高使用网络的便利度;第三,要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包括校园网核心机房的核心设备,均需要在合理规划的前提下进行更新、升级;与教学工作密切相关的多媒体教室的音响设备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更新、升级与维护。

2.加强信息化应用平台建设,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

目前,我院校园网运行着众多的管理系统与专题网站。这些应用系统存在着如下的问题:一是管理系统质量、水平较低,难以满足更高层次的管理与应用的需要;二是管理系统的应用面不广,有些领域没有系统化,如没有全校统一的教学、辅助教学平台;三是现存的管理系统由于主要由部门各自开发,没有形成统一的基础数据平台,造成资源浪费、基础信息混乱。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也组织了相关的调查,以期发现一线教师对应用平台建设的意见。表อ2是调查结果: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2)事实上,位列选项第二的师生学习空间也是与教学相关的一个重要应用平台,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提供其中的大部分功能。

(3)校内搜索工具、基础数据平台也受到教师们的重视,也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而对网络存储则需求不大,说明存储不是教师们关注的焦点。

因此,高校信息应用平台建设应当以能为师生提供网络教学、互动交流的网络教学平台为重点,以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加强校内为教师服务的校内搜索工具、基础数据平台的建设。另外,从学院层面来讲,信息化应用平台建设的关键是对现有的平台进行整合,建立全校统一的信息化基础平台,建立全校的基础信息数据库,将目前的应用系统统一整合到这个平台之上,实现全校信息资源的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在全校统一的基础应用平台建设方面,各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建设。如山西大学商务学院而言,应当在校级电子邮件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个人网络存贮空间、校内信息资源搜索工具等方面进行建设,以提高信息应用的水平。另外,在教学科研方面,建立或优化全校的教学科研平台、网络教学或辅助教学平台、科研项目协作交流平台、现代远程教育及网络课程共享平台等,均是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规划并组织实施的重点方面。

3.加强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促进信息资源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

在信息资源建设方面,高等学校应当不断加大信息资源建设的力度,扩大信息资源的数量,提高信息资源的质量,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关于高校信息资源建设的主体方面,我们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查,如表3所示。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从得票顺序来看,教师们认为教学用信息资源建设的方式为:D学校组织建设、C系部组织建设、A校外购买、B教师自己建设,表明了教师们对教学用教学资源建设的态度。

(2)学校组织建设成为名列第一的选项,表明大家认为学校是教学用信息资源建设的主体,应当由学院组织建设。从大的方面来说,这当然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学院在组织建设方面确实应当负责。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对教学用信息资源建设,作为教学一线的组织者与☭实施者,教学系部与教师本人无疑应当负更大的责任。

(3)教师自己建设这一选项得票最少,表明教师们没有将教学用信息资源建设作为自己应当努力做的事情,没有认识到教师在信息资源建设方面的主导作用,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

因此,高校应当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教师及员工甚至学生参与信息资源的建设,特别是与教学相关的信息资源的建设。各有关单位应及时更新资源、购买资源、应用资源,避免重复建设资源。同一高校不同部门之间应避免各自为政的现象,树立资源共享的理念,建立资源共享的机制,建立资源共享的平台,提高资源共享的能力,减少重复建设,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高校信息管理部门应及时把握信息化建设的前沿动态与信息,时刻关注信息化发展进程,提高对全院教学资源建设与管理的水平,以更好地为全校的信息化建设特别是信息资源建设服务。一方面要对全校数据资源实行高效管理,统一标准,要依据国家教育技术标准体系来定义和描述各种数据库信息和元数据,统一信息系统采集标准和信息编码标准,实现校内、校际间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互换。另一方面要对现有的信息资源进行整理和分类,建立针对教学、科研、管理等不同内容的、具备强大搜索功能的校园网,使广大师生通过简单操作即能获得相关信息与服务,通过互联网对一些高质量的图书馆、专业数据库建立镜像,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专业的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信息资源。

4.提高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目前,我国高校应用信息化基础设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别是课堂教学质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为例,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比例达到了70%以上,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然而,在这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水平不高,“多媒体辅助教学”变成了“多媒体教学”,部分教师由以前的“照本宣科”变成了“照件(课件)宣科”,“一按到底”成了新的教学模式,反而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违背了多媒体教学的初衷。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影响现代教学技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体现在如表4所示方面:

从数据可以发现:

  (1)信息化建设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应当将重点放在:B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D善于将网络信息与课本上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A教师的信息化能力,收集、存贮、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C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使用信息技术的规模与水平。

ธ (2)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成为信息化建设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第一选项,表明教师们对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的认识,表明一方面教师们认识到信息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强调这些手段在组织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并且是创造性地应用,表明教师们在这一方面的认识是到位的。

(3)从D、A选项成为教师们选择较多的选项,表明教师们对自己信息化能力的关注,也表明了将网络信息与课本上的知识结合起来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提高教师们的信息化能力,另一方面教师们也要将网络知识也课本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C选项得票最少,表明教师们认为规模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创造性地应用、是有机的结合,是自己信息化的能力。

针对存在的问题,高等学校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信息化意识,具有较强的收集、存贮、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善于将网络信息与课本上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新的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其次,教师应当具有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具有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整合的能力;第三,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使用信息技术的规模与水平。如教师与学生的课前沟通、课中互动、课后交流等方面,均可以通过建立全校统一的辅助教学平台加以实施,以起到提高课内教学质量的作用。另外,师生在课内使用信息技术的规模与水平也需要提高。

5.加强信息化制度建设,建立高校信息化建设保障机制

由于大部分学校采取边起步、边建设的逐步建设机制,因此高校信息化建设存在着没有规划、需要什么建设什么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高校应当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高校信息化建设保障机制。独立学院要建立中长期信息化发展与建设规划,保证信息化建设有方向,保证教育信息化的统一性、连续性与稳定性。应当成立信息化领导机构与管理部门,建立有针对部门的考核体系与激励机制。提高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提高对全院信息资源进行管理与控制的水平与能力,对全院信息化资源进行统筹管理。增加学院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的快速应变能力。

6.加强信息技术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信息化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广泛应用

在2014年6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高高等学校所培养的人才的实践动手能力,教育信息化服务于应用型特别是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不容置疑的,信息技术应当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首先,将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独立学院的实验实训系统的建设,模拟学生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或技术所涉及的场景或业务流程,在计算机上为学生提供提高其实践动手能力的实训场所。如我院目前已经建立的电子商务实验室、银行业务模拟实训室、国贸技能实验室、会计全真实验室、金融实验室、ERP实验室等均属于此种类型的实训室。这些实训室通过网络连接的2000多台计算机为我院学生相关技术提供了实习、实训的场所,在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将虚拟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作为教育信息化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虚拟实验(实训)室为开设各种虚拟实验课程提供了全新的教学环境,可供学生自己动手配置、连接、调节和使用实验(实训)仪器设备,进而提高学生的实验(实训)水平。因此,要加强对虚拟实验(实训)室建设与应用作为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一个方面加以探索,以多途径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

高等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长期发展的过程,特别是信息化建设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更是我们需要着力关注、花大力气解决的问题。从国内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来看,如何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与信息化有效地融合,特别是在课堂教学及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方面加大与信息化融合的力度,更需要信息管理人员及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广大学生的主动参与,而教师在其中应当起着主导、主角的作用。我们希望,经过高等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的努力,信息及信息技术必将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3]罗文.信息化发展形势、问题与对策[J].经济日报,2014-8-14.

[6]何克抗.我国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新进展[J].中国电化教育,2011(1).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