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影批评的视觉化发展方向
摘要:电影作为一门艺术,从西方传入我国发展的百年时间里,电影批评一直伴其左右。从最开始把电影作为新奇娱乐消遣的小报消息到学术性杂志的出版和发行,电影批评一直影响着我国电影的创作与发展方向。20世纪后期,中国在进入多媒体发展时期,电影进入大众文化领域,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电影批评依赖的纸质媒体逐渐退出市场舞台的中心地位,电影批评的主战地也随之向视觉化媒体发展。
关键词:电影批评;视觉化;《第十放映室》;《老梁看电影》;大众文化
☤ 一、电影批评的发展脉络
电影作为商品和艺术,它的商品属性和艺术属性已经是大家一致认同的,两者不可缺少,同等重要。在电影进入我国的最初阶段,因社会因素影响,电影作为上流社会的娱乐消遣形象出现,电影的商品属性占据主导地位,电影批评也随之更倾向于是一种电影评介。
八十年代,电影批评的现实主义风格
在八十年代,随着各大电影学术性杂志的复刊,外国电影理论的被引进我国,在各大学术性杂志上连载,中国的电影创作者们逐渐对电影理论界产生不满。这其中的缘由主要是我国的电影批评偏离了与电影实际创作,忽视了两者之间应该具有的紧密关系。这其中有很多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对电影批评的定义没有认识清楚。
根据电影理论、批评几十年的发展中,我们可以发现电影批评就是将电影作为本文,可以分为三种批评模式:实用批评、理论批评和普通批评。对电影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是实用批评。从八十年代早期的电影批评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1、电影批评更多的是关注影片的意识形态批评。对于一部片子,先从各个方面确定其政治思想性,对于影片的技术与美学问题很少谈及,如在1981年的《电影艺术》上对于谢晋导演的《天云山传奇》,除了影片导演与摄影的阐述之外,只有两篇文章对影片进行了评论,却只关注与影片的整体政治意识,并没有从理论、电影美学角度进行影片分析;
2、电影批评面过窄,单一化。电影批评完全局限在影片的现实主义的探讨以及实用价值上,对于理论的批评都是以刊登西方理论为主,没有起到任何借鉴作用,这对于我国电影批评的发展十分的制约。
电影市场化背景下,电影批评的视觉化发展
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电影随之进入市场化运作。但在市场化运作之初,对于电影批评上也没有突破之处。在电影批评上主要都是针对电影的市场化发展,以及新兴导演美学和文本问题的批评上,显现出批评与创作分离的状态,电影杂志的销量พ日渐萎靡。
而相较于纸质媒体电影批评传播广度和深度的不足和缺憾,新媒体在声音和画面的结合上做到了更好的传播作用,更好的解决纸质影评自说自话,对电影无细致分析和解读的缺点。
二、电影批评的视觉化发展案例分析
视频化电影批评结合视频与画外音评论的方式,使得电影批评更加易于观众接受,这其中最好的范例就是《第十放映室》和《老梁看电影》。
《第十放映室》寓教于乐式的电影批评
《第十放映室》于2004年在科教频道推出以来,成为大众品读电影、解读电影最好的伙伴。很多观众都在看节目的同时,接收到了不同的电影视觉影像和多ก重的评论声音,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们对电影本身、电影人物、电影明星、电影导演等的认识和理解。
《第十放映室》最大的特点在于,其介绍电影和评论电影两方面兼顾。在高雅、品位的基础上,突出节目的观赏性和娱乐性。尤其是画外音点评的语言运用上,用到了最新的潮流词汇,吸引了大量的青年观众和中年观众。
《老梁看电影》主观性的电影批评
与《第十放映室》的相对客观而言,《老梁看电影》则更为主观一些。节目以电影为题材,通过著名媒体评论人梁宏达独到的视点,发掘电影里的故事和生活细节,并加之其独特的说故事主持风格,说说电影里的那些事儿。
❦在节目里,每一期老梁都会以一个电影或一个电影现象作分析和评论,解析其中不为人知的故事和细节。观众就像在听老梁细数某一个人物或故事,具有可听性,再加之电影影像和视频的剪辑,接收更全面。
三、视觉化电影批 ﭢ评的优点
与视频电影评论相比,纸质电影评论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很多纸质电影评论并不是以电影观众作为目标读者,他们批评的动机在改变。虽然新媒体的出现,必然可能导致批评方式的改变,但视频化的电影评论出现并不是偶然。
首先,视频化评论将画面与画外音评论相结合。从受众角度出发,视点新颖,剪辑的画面更有说服力,多感官的批评更吸引人。
电影批评是要充分发挥其对于电影创作的作用才有存在价值的。对于电影批评的视觉化发展,也许并没有探索出一条系统的,严格的道路,但可以很明显的发现,纸质批评的评论方式已没办法吸引观众,更重要的是丧失了评论对于电影发展所起到的重要性。现今,无论是电影的商业化发展之路,还是电影艺术化回归之旅,似乎都少不了电影批评的声音。作为大众文化的电影产业发展,更是离不了多元化的批评发展方向,这也许就是视频化电影批评产生和存在的最好契机。
参考文献:
[1]李旭.《电影研究的观念》[J].《电影艺术》,1988:8.
[2]李新道.《中国电影批评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