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专题数据库建设探讨
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使高校的地方性大大增强,立足“本地,服务地方”成为高校的立校之本。涉及地方性的各种研究课题和地方政府下达的❦配合地方工作的各种教学科研项目,逐渐成为高校教学科研的重点。这就要求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的高校图书馆能提供这方面的资料。高校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变得日益重要。
随着图书馆逐渐进入网络化时代,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建设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一些人所共有的文献信息资源在图书馆的馆藏中所处的地位不断下降。高校图书馆迫切需要一种具有本馆特色的藏书体系,来适应网络环境下“以特色参与共享”的现代化图书馆收藏原则。地方文献由于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具有在整个藏书体系中的惟一性,很自然地进入了高校图书馆的收藏范围。
高校教学科研的需要以及高校本身的文献资源建设的需要,使高校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成为各高校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重点。那么,高校图书馆如何更好地开展地方文献工作呢7 笔者认为收集具有明确主题的地方文献,建设专题数据库,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发展服务,应成为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重点。
1 专题集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高校图书馆收藏地方文献资料的目的是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服务。高校的教学科研具有明确的主题,这就要求图书馆收藏的地方文献也必须具有明确的主题,以便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高校收藏地方文献的历史普遍很短,许多才刚刚起步。积累的地方文献资料不多,甚至基本是从零开始。如果开展大而全的地方文献工作,一般会很困难,不易取得成果。从集藏专题文献入手较易,也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同。
地方文献的集藏工作是高校图书馆的弱项。在传统图书馆时期,这个弱项几乎是致命的和无法克服的。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和网络的出现,高校图书馆在集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弱势有望改变,甚至可能变为强项。我们知道,传统图书馆时期是以占有文献信息资源的多少来衡量一个图书馆的大小和图书馆工作的优劣,地方文献工作也不例外。但在网络化时代,衡量一个图书馆文献工作优劣的标准已经改为可以为读者提供文献信息资源的多少。反映在地方文献的收集上,就是从过去的追求“拥有”,到现在的只求“找到”。从“拥有”的角度出发,地方文献的集藏工作是高校图书馆的弱项从“找到”的角度出发,高校图书馆所拥有的技术和专业优势就可以体现出来。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确定的专题,有目的地收集这方面的地方文献资源,告诉研究人员在什么地方可以得到其所需要的资料。数字化技术的出现,使原来很难复制的一些地方文献变得容易获得,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技术上的优势来获得一些文献资源。由于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的集藏工作不改变地方文献的收藏地点,不改变地方文献的所有权,只需要地方文献的线索,在集藏地方文献的同时也为地方文献的拥有者做了宣传,这样容易得到合作,高校的地方文献集藏工作就可能取得成功。网络环境下地方文献集藏形式的多样化,使高校图书馆的地方文献集藏工作变得富有活力。
2 专题集藏的内容及形式
地方文献本身具有历史资料性,反映一地各时期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在地方文化的发展史上,一般有一条主线,具有本地的特色。在考虑专题集藏的内容时应该考虑最具有本地特色的专题。如浙江宁波,它是浙东文化的发源地,反映浙东文化的地方文献众多,浙东文化以王阳明、黄宗羲等为代表。在考虑集藏内容时可以代表人物为主线,集藏反映有关他们的地方文献,进而建设有关浙东文化的地方文献数据库。
地方文献一般分散保存在各处,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集藏工作,主要是根据学校的教学科研需要,确立一个专题,把散落在各处的地方文献联系起来,虚拟集中起来,建设一个专题数据库,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良好的文献保障。
专题数据库建设应该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学术研究和技术管理上的优势,采用现实地方文献与虚拟地方文献线索相结合的方式,扩大专题数据库的文献覆盖面,提高文献保障率。
专题数据库收藏范围应该包括地方文献专家的情况。有的时候,许多问题在现有的地方文献中是无法得到现成答案的。而地方文献专家能根据自己的学识和经验,顺利地解决问题。在传统图书馆时期,一般是重物轻人,重视显性的地方文献工作,对地方文献研究者和使用者不重视。在图书馆从传统向现代转化的过程中,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人的作用往往要超过物的作用。重视地方文献研究者的作用,把他们的基本情况、学术特长、研究方向收集起来,对地方文献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很方便地求教于专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专题数据库还应该是开放式的、共建共享型的。读者在利用专题数据库的同时,还应该为数据库提供自己所拥有的地方文献。就是说,既要“下载”,也要“上传”。这对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尤为重要。我们知道地方文献的特点是非公开发行的文献居多,数量多且分散,收集极为不易。如果与读者合作,在文献收集方面得到读者的大力协作,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工作就能做得更好。
3 地方文献的内容揭示
地方文献与一般的文献不同,具有明确的地方特征,对一般文献的揭示方式不一定适宜于地方文献内容的揭示。如采用《中图法》分类是揭示普通图书内容的一种有效手段,对地方文献内容的揭示ช则不一定很有效。 中图法》揭示地方文《献只是细分到省一级,省以下只是用统一代码进行揭示,而地方文献工作的范围一般比较小,以地市、县为主,分类法的内容揭示功能大打折扣。如有关浙江杭州和浙江宁波的地方志,其中图分类号都是K295.5无法从中看出地方性。
在对地方文献进行分类时,应加注地方文献标识,或在《中图法》的基础上编制适用于本地地方文献分类的专用地域复分表,以更有效地揭示地方文献。
揭示地方文献内容的最佳手段是主题标引,把地方文献的内容特征完整地揭示出来。地方文献的地方特色,决定了许多地方性的词可能不是标准的主题词,但在地方文献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很有地方特色。应该注意增加有地方特色的主题词,确立本地区的主题词表,做好地方文献的主题标引工作。
文献的揭示深度要加强,要对地方文献逐篇标引,包括其中重要的段落,都应该加以标引。目前的文献主题标引一般较粗,普遍以一本书作为标引对象,对文献内容的揭示不深,特别是对地方文献。如《黄宗羲全集》,如果只标引为: “黄宗羲 "全集”,这样的主题标引就没有什么意义。应该把全集的内容逐篇标引出来,加大标引的深度,这样才有意义。
专题数据库应该预留读者发表对地方文献内容评价的空间,这样对其他读者了解该文献的内容有极大的好处。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只要把读者的评价与该地方文献链接起来就可以。读者检索到该文献后,可以同时看到前人对该文献的评价,也可以加注自己的看法。这样对读者利用地方文献会有很大的帮助。
4 与地方文献拥有者的合作
公共图书馆收藏地方文献的历史很长,有的甚至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所积累的地方文献很丰富。而高校图书馆积累的地方文献资源不多,因此,与公共图书馆等一些地方文献资源的拥有者进行合作,是高校建设地方文献专题数据库的前提和基础。让我们先来看看地方文献的收藏现状:
除了公共图书馆外,还有许多部门都在开展地方文献工作,或者保存着很大一部分的地方文献资源,如地方志办公室、档案馆、博物馆等。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浙江宁波的余姚市,作为浙东文化的发源地,所拥有的地方文献资源极其丰富,该地对地方¢文献资源的保护也极为重视。余姚市图书馆就收藏了大量的地✈方文献并有专人负责这项工作。与此同时,余姚市还有几家单位拥有大量的地方文献,作为档案保存。余姚水利局下还建有水利志馆,收集全国各地的水利志。应该说,像余姚这样的市,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保存工作是做得不错的。但由于一地的地方文献分散在各个不同的部门,保存的目的各不相同,文献揭示的手段和保存方式各不相同,给读者利用地方文献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在这样的现状下,高校图书馆如何与公共图书馆等一些地方文献资源拥有者进行合作呢?笔者认为,双方合作的基础是存在的。公共图书馆和其他一些部门拥有地方文献资源,高校图书馆拥有一批研究人员,研究人员需要利用这些地方文献资源。反过来,他们的研究成果也是地方文献,也是拥有这些地方文献资源部门的收集对象。这是双方合作的物质基础。计算机和网络化、数字化的出现,使双方的合作成为可能。传统图书馆时期,由于地方文献工作的重点是“拥有”文献载体也基本以印刷型为主,受物理空间的限制,地方文献的共享和交流变得极其困难。在计算机网络化、文献资源数字化的前提下,图书馆的物理空间已经虚拟化,地方文献的共享和交流就变得异常容易。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自己确定的收集专题,与公共图书馆和其它文献的拥有者进行合作,共同建设专题数据库,共同使用,做到优势互补。高校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工作的目的是为本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并不存在取代公共图书馆或其他部门的地方文献工作的问题。双方的工作重点和收集目的不一,收集的范围不同,各有优势,如能很好地开展合作,就能实现“双赢”。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对高校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做一个清晰的描述,那就是:高校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是根据高校的教学科研需要,收藏和收集一切有用的地方文献资源,建立一个具有明确主题的、开放性的数据库,为地方文献的拥有者和使用者提供一个交流和交换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平台,为高校的地方文献研究者和其他研究人员提供服务。
〔出处〕 图书馆学刊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