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女生体育课兴趣的培养
摘 要:在高中女生大多数人对体育课持消极态度,对体育没有兴趣,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根据体育课程、学生、教ฆ师等因素,探讨对高中学校女生体育课教学,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高中女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培养女学生体育课兴趣的关键。
关键词:高中女生;体育兴趣;培养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高中女生的体育课学习兴趣一直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关键。为此,培养高中女生体育课兴趣已是提高当前体育教学质量中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一直担任高中教学的体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调查访谈,对个案进行分析等方法,对于高中女生体育课兴趣的培养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注重思想教育
高中女生正处于十五、十六岁,大多数同学比较害羞、害怕、☮怕脏卐、怕运动。在理论课上我们进行体育课的常规教育和高中体育教学目的的任务教育,注重学生体育能力、体育参与意识等的培养,即使在今后步入高学府或者工作岗位也要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倡导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学校体育已将培养人才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神会适应能力等内化到体育教育的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中,使学生逐步的认识和体验,并要求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做深入的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女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培养学习兴趣。
强迫学生学习不喜欢的不如让学生学习她们自觉感兴趣的项目。据调查,大多数学生对现在的体育课程设置不满意,对田径、篮球等一些传统体育项目没有太大的兴趣,她们希望能够学习一些具有延续性价值的体育活动,能都适应职业所需的运动项目。如健美操、羽毛球、乒乓球、新兴运动、体育游戏等来提高自己的生活情趣。其实羽毛球和健美操很受学生的亲睐。健美操场地器材要求不高,不受年龄限制,还可以锻炼体魄,塑造美的身形,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女生学习舞蹈形体可以改变女子形体,达到健美体形标准,增强女之体质,磨练意志,提高女子特有的气质,并能培养勤奋好学,坚持不懈、果敢顽强的优秀品质,还能通过跆拳道礼始礼终,培养以礼待人,谦虚谨慎的习惯。
三、教学内容和在组织形式多样化
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是课的主导,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具有深远的影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需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让学生建立起对老师的信任和爱戴,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1、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进取,自信的精神
现在的学生依赖心比较强,在家靠父母,在校靠老师,这种传统的教育现象限制了学生思考、进取的意识。我们在上课时,从准备活动到课的基本部分到结束部分再到放松练习,每一个部分都合理组织与安排,激发学生怎样去模仿练习、去思考问题;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团结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学习的兴趣。
2、重视游戏项目,激发课堂兴趣
体育比赛是促成学生锻炼的催化剂,游戏是带给她们锻炼的源泉,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如果为了体育比赛,她们会更加细心地研究技术和战术,会强制自己去锻炼;在这个过程中她们真正体验到体育运动的优越感、愉悦感,也将培养她们的团队精神,充实了体育文化。因此,生动活泼的课堂游戏,激发了学生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也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
3、增添兴趣器材,吸引学生锻炼
据调查,运动场上体育器材太少,场地受限制是学生不愿意上体育课的重要原因。应该根据女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校实际把一些活泼可爱的游戏性的器材放到运动场上来,比如像公园里的什么飞机转轮、投标、射击打靶、射箭等娱乐性的器材。这样不仅仅是上课吸引学生,在课外也会把更多的学生从网吧、游戏厅等地方吸引到我们的运动场上来。这里还有老师的指导,我们的运动场就真成了学生的乐园。
4、改变教学模式,坚持集体锻炼
要打破原有军事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把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作为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突破口,逐渐充实和丰富体育文化,培养学生更广泛的体育兴趣;同时把体育的自主权教给学生自己掌握,让学生有丰富的体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锻炼集体”,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集体的作用,它是学生锻炼的后备力量。集体锻炼能形成很好的体育氛围,大家相互学习,互相指导,在集体活动中养成良好的集体观念,团结协作精神,也就真正体验到了体育课的价值。
5、运动情景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机会,培养学生创造力£、竞争力,指导学生会看图并进行模仿练习,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四、融洽的师生关系
上体育课时教师应该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不断总结经验,更好地掌握好师生关系的分寸,并对高中女生体育教学在心里动向的诸多的因素有所了解,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相处,在与学生交往中要做严师,更要做益友,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真挚的关心和爱护,以唤起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使师生感情达到和谐、统一。
总之,在高中女生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学生体育课兴趣的培养,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只有学生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才能上好每一节课,也才能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2] 龚正伟.体育教学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3] 王家宏 王维群.江苏省中学体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2 ,23(6)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