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课堂中的德育
摘 要:新课标背景下,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应当发生改变,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德育融入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德育;小学体育;策略
德育教学课堂的生成,要求体育教师将枯燥的体育训练项目变得更加有趣味,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的同时,又能陶冶情操。
一、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要想在课堂上开展德育教学,必须要求小学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德育理念,将德育巧妙地渗透在体育教学中。因此,体育教师应将德育教学的内容在教学设计中做好提前的预设,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日常课堂中,体育教师要采用科学先进的德育教学理念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律人先律己”,想要学生做到的,体育教师应当自己先做到。因此,教师应巧妙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想动态,及时地纠正他们的错误,规范学生的行为。
二、生成德育课堂的相关策略
体育教师绝对不可以忽视体育课的教育功能。上一堂教学质量优良和德育效果明显的体育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作为一名新时代背景下的体育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智慧,巧妙地设计教学过程,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教案设计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体育课的接受性、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以及体育技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教学目标。
1.教学过程的趣味化
例如,学生在做队列练习时,学生普遍感到枯燥乏味,针对这一现象,体育教师可以加入军事化的元素来严格要求学生,告诉学生把自己看成一名军人,让学生以军人的姿态做出“稍息”“立正”“向右看齐”等规范动作,这个时候,课堂上气氛凝重,学生已把自己当成了一名身负保家卫国责任的人民解放军,无尽的自豪感涌上心头,并用自己的实际动作向解放军叔叔学习,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毅力和耐力。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
例如,在课堂上教学投掷垒球相关技巧的时候,倘若体育教师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进行单一的投掷,学生兴趣不浓,课堂注意力也不集中。假如体育教师把垒球投掷设计成“投弹炸垃圾”游戏,在投掷区前画一条及格线,并在区域内无规律地放一个或者多个标志物,上面贴上“垃圾”两字,让学生比赛看谁能砸到害虫,投掷不过及格线的就算炸到自己,惩罚其做俯卧撑。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兴致高昂,兴致勃勃地向目送吨馈R唤诟咝У奶逵课应运而生。整堂课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其中,提高了其环卫意识。
3.优化教学内容
在综合训练课上,体育教师创编了一套组合游戏《长征路上》,在操场运动区域内中巧设了“夹金山”“大渡河”“草地”“泸定桥”等障碍情境,让学生通过跑、跳、攀爬等运动技巧来进行情境教学,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锻炼,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不仅掌握了运动技术,也加强了意志品质。这也是一节军事革命教育课。
这样的体育课堂不仅将ฅ德育加入♡了体育常规教学,还使学生在乐趣中学到了体育技巧,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境界。
三、走进学生的内心,有利于开展德育教学
体育教师应当明白体育教师跟学生之间不存在根本的阶级对立,所以思想感情上也不能对立,应当努力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和教育服务。体育教师应当尊重每一位学生,发自内心地爱学生,学生跟教师的情感交流中,只有感到来自体育教师的关爱才能更好地学习,快乐成长。体育教师要相信学生,用相同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学生的智力因为家庭背景、生活经验等各方面的不同,决定了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学习能力大不相同。在某些体育教师的眼中,因为一些学生的某些因素而表现不佳的时候,就全面地否定学生,看不到学生身上的其他优点,体育教师应当运用一双智慧的眼睛,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例如,在课堂篮球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对抗。在球赛进行当中,留有10分钟的中途休息,体育教师要指导学生投篮姿势、运球节奏、站位跑位等方面,充分跟学生进行交流,同时不断为他们的每一次进球、每一次漂亮突破和精彩的配合鼓掌呐喊,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观察学生身上运动特长,有的学生可能投篮不准,但是跳得高,体育教师可以重点培养其跳高项目ถ;有的学生跳得不高,但是突破速度快,运球节奏好,可以着重培养学生体操或者短跑等项目。良好的交流为更好地开展德育教学做好了铺垫,注重特长训练,不仅提升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也能锻炼他们不畏艰辛、顽强拼搏的精神,为今后的个性成长打下了基础。
总之,德育体育课堂的ท生成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达到优良的教学效果,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有重要意义,因此,应积极倡导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德育教学巧妙渗透,为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型人才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杨洪霞.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的作用与组织原则探讨[J].新课程导学,2013(6).
[2]刘玲.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反思[J].考试周刊,2010(20):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