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语言学看名词临时作量词的语义演变规律

时间:2024-11-10 08:55:39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关键词:古代汉语;名词;临时活用;量词;语义;认知

一、引言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法是观念的反映,量词作为一种语法现象是量观念的反映。量观念也同其他观念一样,经历了产生、发展、完善的过程,这一过程在语法中部分地体现在量词的发展史上。因此从史的角度对量词进行研究,不但能丰富我们对量词的认识,而且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窥探人类量观ฏ念发展史的窗口。

量词在王力先生的《汉语史稿》中又叫做单位词,王力先生认为“一般说来,单位词是由普通名词演变而成,并且它们的语法意义就是由它们的本来意义引申的”。〖1〗由此可见,名词与量词天生就是关系亲密。因此选择名词临时作量词来研究更具有典型性。有的名词逐渐地演变成量词,并且成为专用量词,如“颗”等。有的名词开始只是借用来表示一类事物或动作的量,后来这种借用就变成专用了,但其作为名词的意义仍然存在,如“一门亲事”中的“门”。这两种情况都不在本文探讨之列。本文要探讨的是名词临时借用来量度事物或动作的量,它与所量度的事物或动作是一种临时搭配而非约定俗成的关系,如“一瓶酒”中的“瓶”,“砍一刀”中的“刀”。从历时看,名词临时作量词现象在语义、句法两方面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本文限于篇幅,也为了能更集中、深入地研究问题,只选择从语义方面探讨名词临时作量词的规律。

二、名词临时作量词的语义演变过程

2.1 名词临时作量词分为两种类型:临时物量词和临时动量词。前者因与其组合的中心语为表人或表事物的名词得名,表示人或事物的数量;后者因与其组合的中心语为表动作的动词得名,表示动作行为的次数。为了增强研究结果的说服力,本文对秦汉至明清时期的代表性文献进行了考察,共收集到551条语料。下面分临时物量词和临时动量词两条线索分别进行探讨。

2.2 临时物量词语义演变过程

2.2.1 秦汉至唐代

秦汉时期收集到语料16条,能够作临时物量词的有“箪、瓢、豆、杯、车、舆、坛、勺、钩”等,例如:

(1)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四书集注·孟子集注·告子章句上》,481页)

(2)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四书集注·孟子集注·告子章句下》,483页)

(3)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史记·卷六十七·仲民第子列表第七》,520页)

(4)有司与太史公、祠官宽舒等议:“……陛下亲祀后土,后土宜于泽中圜丘为五坛……”(《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第十二》,134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收集到语料22条,能够作临时物量词的有“斛、杯、囊、碗、呈、盘、船”等,例如:

(5)步兵校尉缺,厨中有贮酒数百斛,阮籍乃求为步兵校尉。(《世说新语·任诞第二十三》,402页)

(6)……送一车枝与和公,问曰:“何如君李?”(《世说新语·俭啬第二十九》,493页)

(7)终祚载数船钱,窃买牛皮还车。(《幽明录·卷三·终祚》,82页)

(8)……晋时有人误堕穴中,见二人围棋,下有一杯白饮。(《幽明录·卷一·仙馆夫》,25页)

唐代收集到语料26条,能够作临时物量词的有“囊、杯、斛、罐、讴”等,例如:

(9)昌因日食粥一杯,浆水一升,卧草席,絮衣。(《唐人小说·东城老父传》,114页)

(11)百纳遍身是……,一瓶添了镇长。(《敦煌变文集·卷五·佛说阿弥陀经讲经义》,451页)

从语义上看,秦汉至唐代出现的是[+可容性][-人体器官]临时物量词。所谓[+可容性],即具有此特征的事物是作为一个容器来量度充塞其内的人或事物;[-人体器官]即其所指的事物是非人体器官。如例句

(9)中的“杯”是作为容器来量度充塞其内的粥,“杯”不是人体器官名词。

2.2.2 宋朝

这时期收集到40条语料,能够作临时物量词的有“杯、碗、瓶、肚子”等,例如:

(14)……他是粗汉,只得多吃了几碗酒,消遣愁闷。(《宋元平话集·五代史平话·五代周史平话·卷上》,194页)

(15)……喝令左웃右:“待歇予亲眷厮见了,押赴门首斩首来军前献酒,泄了咱一肚子愤气!”(《宋元平话集·五代史平话·五代周史平话·卷上》,180页)

从语义上看,此时期既出现了[+可容性][-人体器官]临时物量词,还出现了[+可容性][+人体器官]名词。所谓[+人体器官]即其所指的事物是人体器官。前者如例句

(13)、

(14)中的“杯”、“碗”,后者如例句

(15)中的“肚子”。

2.2.3 元代

这时期收集到54条语料,能够作临时物量词的有“杯、碗、瓶、盆、柜、桶、车、斛、坛、勺、瓶、身、肚子”等,例如:

(17)[(正旦扮嬷嬷上)唱][梁州第七]五车书并不肯攻习。(《元曲选·张天师杂剧》,吕昌龄,第一折,102页)

(18)[正旦唱]似倾下一布袋野雀般喳喳的叫。(《元曲选·争报恩杂剧》,第一折,160页)

(20)[邦老杀正末下科云]一个小后生。倒使了我一身汗。(《元曲选·朱砂担杂剧》,第二折,396页)

2.2.4 明清时期

明代收集到70条语料,能够作临时物量词的有“瓮、碗、瓶、盆、碟、桶、盘、樽、炉、箱、篮、缸、瓶、壶、杯、瓢、锅、罐、肚子、身、脸、头、手、桌子”等,例如:

(21)……每一个人,三碗酒,两个馒头,一斤熟肉。(《水浒》,第三十三回,368页)

(22)恰待要行,只见李达提了一罐子饭来。(《水浒》,第四十二回,479页)

(23)……忍了一肚皮鸟气,自去作坊里睡了。(《水浒》,第四十四回,503页)

(24)(李逵)……溅那老人一脸热汗,……(《水浒》,第五十二回,592页)

(25)门前窗槛边坐着一个妇人,……头上黄烘烘的插着一头钗环,……(《水浒》,第二十六回,297页)

(26)(李逵)……滴滴点点,淋一桌子汁水。(《水浒》,第三十七回,417页)

从语义上看,此时期既出现了[+可容性][-人体器官]临时物量词,[+可容性][+人体器官]临时物量词,[可附性][+人体器官]临时物量词,还出现了[+可附性][-人体器官]临时物量词。这四种类型分别如例句

(27)、

(28)、

(29)、

(31)中的“罐子”、“肚皮”、“脸”、“桌子”。

清代收集到118条语料,能够作临时物量词的有“罐子、车、袋、篓、坛、瓮、碗、缸、瓶、壶、杯、瓢、锅、罐、厅、屋子、肚子、嘴、头、脑门、鼻子、脸、身、手、桌子、地、衣襟、袖子、裙子”等,例如:

(27)那婆子笑嘻嘻的道:“……姑娘还有两瓶荔枝,叫给宝二爷送去。”(《红楼梦》,第八十二回,669页)

(28)……亏得这样哄堂大笑,才把这位老爷的一肚子酸文熏回去了。(《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三回,603页)

(29)……只见宝玉……满满的敷了一脸的药。(《红楼梦》,第二十五回,181页)

(30)……因说道:“你死的,又扇了我一头灰。”(《红楼梦》,第三十五回,257页)

(31)……嗑了一地瓜子皮。(《红楼梦》,第十九回,136页)

(32)却说安老爷……自己也累了一脑门子汗……(《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八回,732页)

从语义上看,明代就出现了[+可容性][-人体器官]临时物量词,[+可容性][+人体器官]临时物量词,[+可附性][+人体器官]临时物量词和[+可附性][-人体器官]临时物量词。清代这四种类型的语料就更为丰富,分别如例句

(22)、

(23)、

(29)、

(32)中的“罐子”、“肚皮”、“脸”、“地”。

2.3 临时动量词语义演变过程

从收集到的语料看,秦汉时期,尚未发现临时动量词。临时动量词语义演变分为两个阶段:

2.3.1 第一阶段: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收集到1条语料,能够作临时动量词的只有“矢”。例如:

(33)……射师引弩射三矢……(《幽明录·卷三·射师》,66页)

唐代时收集到4条语料,能够作临时动量词的有“杖、箭、棒、枪”等。例如:

(34)玄曰:“……王不问委由,直决痛杖一百,……”(《敦煌变文集·卷八·搜神记一卷》,881页)

(35)李陵报曰:“体着三枪四枪者,……”(《敦煌变文集·卷一·李陵变文》,86页)

(36)单于见他不乐,又传一箭,告报诸蕃……(《敦煌变文集·卷一·王昭君变文》,100页)

宋代时收集到10条语料,能够作临时动量词的有“杖、箭、矢、弹”等。例如:

(37)拟将郭威量情决臀杖二十,配五百里,贷死。(《宋元平话集·五代史平话·五代周史平话卷上》,131页)

(38)……遇重进发一矢,……(《宋元平话集·五代史平话·五代周史平话·卷下》,235页)

(39)……把那邻家顾瑞的孩儿顾驴儿太阳穴上打了一弹。(《宋元平话集·五代史平话·五代周史平话·卷下》,190页)

(40)……嗣昭拨却箭,还放一箭,……(《宋元平话集·五代史平话·五代唐史平话·卷下》,88页)

从语义上看,这一阶段的临时动量词都具有[+工具义]。所谓[+工具义],即具有此特征的事物❣是它要量度的动作凭借的工具。如例句

(38)中的“矢”是动作“射”凭借的工具。

2.3.2 第二阶段:元明清时期

元代收集到34条语料,能够作临时动量词的有“杖、棒、锤、棍、针、鞭、箭、刀、棍子、枷梢、脚、眼、口、拳”等。例如:

(41)[孙大云]……我打你二百棍。(《元曲选·选狗劝夫杂剧》,第一折,101页)

(42)[诗云]一刀劈得天灵碎。(《元曲选·薛仁贵杂剧》,张国宾撰,第二折,325页)

(43)[周舍同外旦上去]我骑马一世。驴背上失了一脚。(《元曲选·救风尘杂剧》,关汉卿撰,第二折,197页)

明代收集到52条语料,能够作临时动量词的有“枪、杖、斧、棒、鞭、篙、箭、刀、棍子、板子、枷梢、脚、眼、口、拳、掌、指头”等。例如:

(44)……为了贿赂,在厅上说道:“……先打一百杀威棒……”(《水浒》,第二十六回,409页)

(45)杨志说道:“你先射我三箭,后却还你三箭,”(《水浒》,第十二回,131页)

(46)包节级措手不及,被解宝一枷梢打过去,把脑盖劈得粉碎。(《水浒》,第四十八回,554页)

(47)高俅叉手跪覆道:“小的叫高俅,胡乱踢得几脚。”(《水浒》,第二十七回,421页)

清代收ฟ集到104条语料,能够作临时动量词的有“枪、柳条、斧、棒、飞锤、蛇予、钢叉、杖、针、鞭、箭、刀、棍子、枷梢、脚、眼、口、拳、掌”等。例如:

(48)说毕出来,另托人将倪儿弄了出来,只打了几板,也没有什么罪。(《红楼梦》,第一百零四回,835页)

(49)十三妹……加上一鞭,回头向大家说了声“请了”。(《儿女英雄传》,第十回,150页)

(50)(何小姐)……道:“别的都不紧,这一个着了我一药箭,……”(《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一回,552页)

(51)小红听了,把脸飞红,瞅了贾芸一眼,也不答言。(《红楼梦》,第八十八回,719页)

从语义上看,这一阶段的临时动量词既有[+工具义]临时动量词,又有[+人体器官]临时动量词。所谓[+人体器官],即具有此特征的事物是人体器官名词。前者如例句

(48)中的“板”,后者如例句

(51)中的“眼”。

2.4 名词临时作量词语义演变规律

综上所述,名词临时作量词语义演变规律有两条:

1.名词临时作物量词的优先顺序为:[+可容性][-人体器官]名词>[+可容性][+人体器官]名词>[+可附性][+人体器官]名词>[可附性][-人体器官]名词(“>”表示“优先”)。

2.名词临时作动量词的优先顺序为:[+工具]名词>[+人体器官]名词。

三、认知解释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一种认知活动,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的认知能力。因此,从认知角度对语言现象进行解释不仅可能而且必要。

语义并不限于语言系统的内部,而是植根于人类与世界互动过程中形成的物质经验,植根于说话人的知识和信仰系统。因此,我们可以从日常经验和通俗信念入手来解释语言现象。

名词临时作量词现象其实质是借用一类事物来量度另一类事物或动作的量。人类早期在与外界的互动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认知能力中的感知觉,而在感知觉中,视觉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人类最初在衡量事物或动作的量时,也主要借助视觉,利用箩、篮、罐之类的容器或刀、斧之类的工具来计量。能够起三维作用即容纳作用的容器与只能起二维作用即可被附作用的平面相比空间感更强,在视觉上具有显著度,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也更能表现量。因此[+可容性]名词比[+可附性]名词易于作临时物量词。容器或平面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一种工具,只不过它的主要作用是“盛”东西,是静态的。人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可凭借的工具。但是在人们的思想观念里,并不愿意承认这一点。因为人自称是“万物之灵”,只能是人利用工具,而不是沦为工具。所以[+人体器官]名词不论是作临时物量词还是作临时动量词都比[-人体器官]名词晚。

总之,人们总是将自身在与世界的互动模式中形成的认知经验投射到语言上,认知经验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投射的语言现象也在不断的变化。名词临时作量词的语义演变也正是在人类认知观的变化下促进的。

四、余论

4.1 名词临时作量词现象不仅可以从历时进行研究,还可以从共时的角度进行探讨。通过考察,我们发现名词临时作量词在现代汉语里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例如:只有“离散的、有形的、占有三维空间的实体”,即典型的名词才能临时作量词。这一规律也可以从认知角度来解释。因为只有此类名词所指的事物才具体可见,在认知上才具有显著性,人们往往对其关注得更多,认识得更深刻,在心里形成可反映事物类别的清晰的个体意象并且能迅速地将其类推。

4.2 本文对名词临时作量词的分类是典型分类,即分成典型的临时物量词和典型的临时动量词。长期以来,我们给语法单位分类时希望得出一个边界明确、成员地位相等的绝对的离散的类,这仅仅是一个理想目标。事实上,我们得出的只能是一个边界模糊、类中各成员地位不平等的类。最好的成员即最具原型性,即最典型,具有与同类其他成员共有的属性最多,而非原型成员则相反。我们对名词临时作量词现象进行分析时,发现临时物量词和临时动量词内部也有典型与非典型之分。例如:“椅子”是典型的临时物量词,[+空间义](即能够被充塞或附着)强;“刀子”不是典型的临时物量词,[+空间义](即能够被充塞或附着)不强。

总之,从认知角度看语言现象,能够给我们许多新的发现。

引书目录:

1.《四书集注》,宋·朱熹集注,岳麓出版社,1993年。

2.《史记》,西汉·司马迁著,岳麓出版社,1993年。

3.《世说新语》,晋·刘义庆著,广西民族出版社,1996年。

4.《幽明录》,晋·刘义庆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

5.《敦煌变文集》,周一良等编,人民出版社,1957年。

6.《唐人小说》,澎泽汪国项辟疆校录,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5年。

7.《宋元平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8.《元曲选》,明·臧晋叔编,中华书局,1958年。

9.《水浒》,明·施耐庵著,海南出版社,1990年。

10.《红楼梦》,清·曹雪芹、高鄂著,岳麓出版社,1987年。

11.《儿女英雄传》,文康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5年。

参考文献:

〖1〗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From the angl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to explore the laws of

semantic changes of nouns when temporarily employed to show quantity

FAN Li1, NIE Chun-mEi2

(1.First Teachers College of Hunan, Changsha Hunan 410002

Key words:Ancient Chinese;noun;temporary usagขe classifier;semantics;cognition.

作者: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 范利1,聂春梅2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