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谒柏格理墓

时间:2024-12-29 04:57:58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2005年9月4日,时任贵州省委书记钱运录,根据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意见,驱车数百公里,专程去“贵州西藏”的边缘之边――威宁石门坎,拜谒了英国传教士柏格理、高志华墓地。这个日子,距中国教师节❅只有6天,距柏格理1915年9月15日在石门坎逝世90周年只有11天。

钱运录调离贵州前的这一非常举动,经威宁县委机关报《威宁报》社长冷智长篇纪实文章“坎上石门”报道后,影响深巨。

出站后,威宁中水镇人大常委会主任张世斌早已如约在出站口路边等候我们。八九年前,我先后3次到石门,都是乘坐他亲驾的吉普车往返昭通、中水、黑土河和石❥门★的。张世斌本来已与昭通医院约定好9月15日做胆结石手术,因我们已确定9月15日柏格理逝世99周年这天到石门,他放弃了手术。

因威宁县分管文化、教育副县长程静的通知,石门乡政府和石门民族中学已做好安排,先在石门民族中学广场上举行捐赠仪式,再拜谒柏格理墓。

中午不上课,石门民族中学学生身着民族服装,在校园门口迎接我们,并沿着高低不平的石坎,将120本图书提到300多米远的广场上。同行者中,有从威宁驱车3个多小时赶到石门的县民宗局安局长、县志办费主任、陈主任等。受赠单位有威宁县委县政府、威宁县委宣传部、威宁县教育局、威宁县民宗局、威宁县志办、威宁县民族中学、威宁县文化馆、石门乡政府、石门民族中学、石门历史陈列室、石门民间柏格理博物馆,以及数年前去石门考察期间帮助过我的张世斌、杨忠信、张国辉和刘仕兰。

捐赠仪式隆重、热烈,石门乡政府和石门民族中学代表受赠单位接授了图书,并表达了对捐赠者的感谢。

赠书活动结束后,我们即去了柏格理、高志华墓地。

柏格理墓地,在距原石门乡政府约500米,距石门坎基督教福音堂约50米的一座山岗上。苍翠的植物和绚丽的花朵,几乎覆盖了那座山岗,柏格理墓就安静地伫立在那里。与柏格理墓并立的,是高志华牧师墓。高志华是1938年4月5日深夜,因保护石门光华学校苗、彝族学生被土匪杀害的。

――在柏格理、高志华墓前,总感觉有一种人性与精神的温暖。

与我们同去拜谒柏格理、高志华墓的,还有石门乡政府分管教育的李乡长、县民宗局安局长、县志办费主任等。张世斌、张国辉、张鹏、石祥建和民间博物馆的杨华明也参加了拜谒活动。

我问张国辉:每年这个日子,都有人来凭吊、拜谒柏格理吗?

张国辉说:有!甚至有人从云南昭通、奎香、웃彝良来。

张国辉还说:石门从来不寂寞,除了周年纪念,国内国外经常有学者、记者、作家和影视制作者来。

张国辉非基督徒,但在胸前画了个“十”字――为石门祈祷。

值得一提的是民间柏格理博物馆“馆长”杨华明。自1980年“解放思想”以来,他就用自己的微薄收入,潜心收集柏格理遗物,足迹踏遍云贵乌蒙山区,先后收集到柏格理使用过的文物达数♋十件,比如油灯、马鞍、草鞋、蓑衣、斗笠以及柏格理研制苗文的手稿。

上世纪50年代前,石门在贵州与云南毗邻的乌蒙山区乃至中国西部地区,创造了数个文化、教育、体育、医疗史上的奇迹,首次创研苗文,结束了苗族无母语文字的历史;首次创办乌蒙山区民族学校;首次在西南地区创建足球场和露天游泳池;首次在以石门为中心的乌蒙山区创办医院、孤儿院、麻风病院、邮政所……

《寻找那些灵魂》以图文形式,真实、生动、深度记录了这段20世纪上半叶令人震撼、感动的非常历史。

大半个世纪过去了,柏格理在贵州威宁石门乃至在云贵乌蒙山区留下的精神光芒,并未随岁月流逝淡去,尤其是那些精神光芒的物质影像――如史诗般倔立的遗址遗物。

拜谒柏格理、高志华墓地,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企望延续、繁荣民族文化、民族教育,尤其弘扬其延续、繁荣民族文化、民族教育之精神。

一个文明的、有教养的民族,必是一个有感恩之心的民族。因此,我们在柏格理逝世99周年的日子,专程去拜谒了这位以生命殉难于贵州教育、文化的圣徒。

选择9月15日柏格理在石门逝世99周年这个日子,还有一个特别期待的意思:提醒威宁、石门,明年的今天,是柏格理逝世100周年。而这个提醒纯然多余,威宁和石门都说:这个日子是放在心上的。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