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国际学术研讨会
9 月 20 日21 日,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由武汉大学文学院、马来亚大学马来西亚华人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中心、武汉大学70 后研究团队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团队、海外汉学与中国文学研究的新视野团队共同举办。来自美国、马来西亚、中国大陆、澳门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 150 余名专家学者与会。参会学者围绕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与接受、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传播与接受、中国文学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等议题,集中探讨了以下问题:
一 传播接受的理论探讨及发展史的考察
随着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的深入发展,研究对象不断细化、深化,迫切需要完善相关理论的建设; 一些新兴的文学现象也需要相关理论指导研究,与会学者对这些问题有所关注。如武汉大学王兆鹏教授在大会报告中回顾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海内外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的发展格局和丰硕成果,也指出在这些研究当中出现一些ซ值得注意和深思的问题: 一是有些论文满足于证成一个传播接受的事实,很少还原历史的真相,去深入了解究竟是怎样传播; 二是现象列举的多,而缺少现象背后隐藏着的实质性分析,缺乏理论的提升和概括; 三是单向研究的多,而缺少对传播与接受互动关系的关注。同时,还提出要注重两结合、两并重的研究思路:实证研究与理论阐释相结合、传播接受研究与创作文本研究相结合; 界内研究与跨界研究并重、基础理论研究与实务应用研究并重。
美国杜克大学罗鹏 教授的《梦回起点: 传播与接受在网络的阴影中》以长篇小说《梦回九七》的故事情节分析入手,深入探讨作者与读者、作品主人公等多种身份之间的模糊关系,并思考文学创作、传播与接受之间的相互联系及表现。刘方的《文学的大众传播模式萌芽对于南宋文学发展的影响与制约》从西方关于大众媒介、大众传播的定义和文学的大众传播模式及其社会影响等理论出发,认为在南宋印刷文化繁荣基础上,私人坊刻竞争下的市场化形成与繁荣,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形成了以大众传播模式为特征的文学传播方式。吴淑玲的《唐人无意识的诗歌传播》认为无意识传播在唐诗当时传播中是更普遍、影响更大、更有意义的传播活动,并从无意识传播的形成原因、传播形式及其价值等方面探讨其贡献。元鹏飞的《古典戏曲生成与传播的信息公约项脚色制》认为古典戏曲的脚色制具有信息公约功能,这一功能决定性地划分了中国戏曲与西方以古希腊戏剧为代表的戏剧完全不同的生成与传播方式。汪超的《论权力场对明词传播的影响》结合西方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从作者在权力场的位置、所持资本状况出发,考察权力场如何左右文学的生产与传播。
此外,部分论文涉及传播接受发展史的相关话题。如黄俊杰的《文学传播史的思考》认为文学传播史的书写应还原古代的文学传播观念、各个时期的文学传播内容与传播效果等,并在还原的基础上完成理论的思考,同时探讨其具体的书写方法与操作步骤。澳门大学施议对教授的《真传与门径中国倚声填词在当代的传播及创造》以民国四大词人的词学成就与传承情况入手,围绕学词和词学的传承问题,探讨中国倚声填词在当代的传播及创造。李剑亮的《民国诗词中的苏轼镜像及其文学传播史意义》认为民国诗人有感于苏轼其人其事其作所创作的呈现苏轼镜像的诗词作品,对推进苏轼文学作品的经典化及传承与弘扬苏轼人格精神产生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文学传播史意义。
二 传播接受的具体过程及环节的考察
文学传播与接受是同一过程的两个端点,文学传播的过程由传播主体、传播方式、传播效果等要素和环节组成。本次会议收到的论文,有相当部分是立足于某些传播过程与环节展开的考察。
台湾高雄师范大学王颂梅教授的《齐梁体与折腰体之授受与反接受》认为折腰体因与齐梁体同具失粘的特征而有形式上的接受,但相对的也有反接受的部分。曹胜高的《由两周称诗论〈诗〉本的编成》通过考察《国语》、《左传》、《墨子》、《孟子》对诗的称名,来逐步分析出春秋战国时期《诗》的版本形成过程。孙世洋的《周代史官的类诗家功能与〈诗经〉早期传述状态初探》从清华简文献和相关传世文献,来深入探究周代史官的类诗家功能及表现,并具体分析《诗经》在史官渠道中的特殊传述状态。
王兆鹏的《从一则佚文看北宋文集出版的审查制度》以一则《白氏文集准印牒文》的实例分析,来具体探讨北宋文集出版审查制度的运行机制、北宋文集出版审查的内容和北宋文集印行详定牒文的文体样式等。刘晖的《试论宋朝家集传播者行为及特点》从宋代家集传播者的角色、行为及其特点切入,通过对两宋家集的相关信息统计与分析,深入考察两宋家集的辑刊特点与传播过程。马艳的《明初文学传播研究以传奇为例》从明初文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明传奇入手,从其传播环境、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效果等方面,来考察明初文学的传播概况与特点。
李欣的《探析中国古典诗词的广告效应》从即时效应、累积效应和扩散效应三方面来探讨中国古典诗词的广告效应和传播特性。张静的《书序在文本传播接受中的地位与正负影响力以北宋书序为例》认为书序是一种重要的副文本,具有强势传播地位,又具有首次批评或第一读者的传播影响力。胡建次的《清代词集序跋中尊体之论的承衍》从创作✡实践之难、诗词同源、有补于诗歌艺术表现等三个维面,以词集序跋为对象,来探讨清代词学理论批评中尊体之论的承衍。
焦宝的《论近代报刊诗词中的寿苏雅集》围绕近代报刊中关于寿苏雅集的活动记录与诗词内容,探讨苏轼在晚清民国时期的接受情况和近代报刊对诗词创作与传播的重要价值。刘成勇的《二十世纪文学的广播传播》从二十世纪文学的广播传播方式、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传播效果等方面,来深入解读广播传播的文学意义和特点。梁笑梅的《传播的诗: 电影影像传播之于诗歌立体创构的意义》围绕电影创构的诗歌影像,从其传播的立体形态和诗歌认知等方面来解读其独特意义。马来亚大学傅承得教授的《现代诗歌朗诵: 面向群众的文学传播》从场所与受众、传播学与广告学等层面,围绕面向群众的文学传播特性来解读现代诗歌朗诵现象。
三 传播接受的研究方法及角度的考察
关于文学传播接受的研究方法及角度的探讨与尝试依然是会议的一大热点。如计量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王春的《大学语文教材中的唐宋诗词》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大学语文教材中的唐宋诗词地位、编排方式、入选作者、入选篇目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龚红林的《屈原诗歌图绘传播的计量分析》运用计量分析的方法,来统计历代画谱类、笔记类书籍及当代楚辞书目中所著录的屈原诗歌图绘。苗贵松的《南宋以来屈原图像题跋诗文创作史和价值观以三幅〈屈子行吟图〉为中心》通过对三幅《屈子行吟图》的创作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其蕴涵着有意识的选择、设计和构想,具有贬谪文化的模式意义。
在文学典故的研究角度上,冯红梅的《唐诗司马相如典故初探》从唐诗中使用司马相如典故的具体数量统计入手,归纳出不同的类型。高峰的《人面桃花的来龙去脉》认为人面桃花文学意象的内涵不断丰富,并且衍化为情节曲折生动的爱情故事。方丽萍的《北宋的伊尹评价及其思想史意义》从上古贤相伊尹形象在北宋的接受情况入手,探讨北宋初中期官僚士大夫阶层的思想分歧。
还有一些从其他的研究角度切入,如刘军政的《论词的历时性♡与共时性接受》以西方接受美学的理论和观点入手,从纵向和横向层面来探讨词✄接受的表现。周淑舫的《从〈伊人思〉到〈名媛诗纬初编〉: 明末清初女性文学的传播与接受》从女性文学的传播与接受角度入手,具体探讨沈宜修的《伊人思》和王端淑的《名媛诗纬初编》的辑录内容及文学价值。马来亚大学潘碧华教授的《文化传承与本土认同: 论吴岸诗歌中的伦理抉择》依据马来西亚著名诗人吴岸《残损的微笑》的诗篇,探析其如何面对文化传承与原乡隔绝的抉择和心态,审视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在文化传承上的角色。方星移的《一个城镇的唐宋文学记忆与传播以黄州为中心》从文学史对城镇的记忆与传播这个角度入手,来研究黄州这个在唐宋文学史上有特殊记忆的城镇的价值与意义。陈煜斓的《林语堂的文化经济学理念与文化传播策略》围绕林语堂的文人活动和文化主张,具体探讨其独特的文化经济学理念与文化传播策略。
海外汉学及其传播与接受的研究是本次会议的一大重要议题,倍受学者关注。如由兴波的《中华文化域外传播的新路径探求》从中华文化域外传播的必要性、文化价值等方面,来积极探索中华文化域外传播的主要类型和创新路径。刘赛的《刘向〈列女传〉的流出及在域外的收藏、刊行》通过考察《列女传》在东亚诸国的流传及刊行状况,探析其文本在域外传播中所具有的文化娱乐与道德教化作用。谭新红的《论两宋时期文学作品的域外传播》从传播途径、传播效果两个层面,来探讨宋代文学是由什么人通过哪些途径传播到境外、作品在异域的传播对其本身的保存及对当地的文学创作有何影响等问题。张海的《简论韩国古代文人对杜诗诗史特征的接受》从韩国古代的一些诗话和文献资料出发,认为韩国古代文人高度推崇和评价杜甫及其诗歌,认同和接受了杜诗的诗史特征。
四 重要作家及作品的考察
经典作家、作品的传播接受一直是传播接受研究中的热点,本次会议也不例外,如台湾中央大学梁雅英的《吴伟业诗文集白文本源流考》以吴伟业的诗文集白文本的版本源流为对象,通过对其各本中的篇章、顺序的对比,理清其更动和流传过程。吉峰的《老子的传播观念拓谈》结合中西相关的传播理论,来具体分析《老子》书中所蕴含的传播观念、老子所主张的传播策略、传播理念。李建国的《论陶渊明对太康繁缛文风的接受与疏离兼论陶渊明的美学自觉》通过梳理陶渊明诗文中袭用西晋作品的语例和作品分析,考衡陶诗中对太康繁缛文风的接受表现和疏离态度。赵永源的《融合、接受、传播略论宋金元明清时的遗山词》以元好问遗山词的创作与传播为对象,认为其词在宋金词的融汇沟通中既有传承又有独创和提升,同时在金元词的延续中以其独特性和崇高声誉有着很大影响。
鲁迅及其作品的传播接受研究是本次会议的焦点,如葛海庭的《20 世纪鲁迅作品在日本的译介及其接受》将 20 世纪日本译介鲁迅的历程分为四个时期: 译介的萌芽时期、繁荣与复杂时期、热潮冷却时期、译本定型时期。叶李的《鲁迅的影响与媒体的权力》认为现代传媒通过对传播信息的选择、不同传播策略的采取等对鲁迅的意义与形象进行了有意的阐发与建构。李秀敏的《鲁迅晚唐小品论刍议》围绕鲁迅关于晚唐小品文的评论与观点,重新审视这些评论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历史缺陷。
还有一些古代其他的作家、作品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关注。如吴丽娜、洪迎华的《张纲著述的编刻与传播》围绕宋代名臣张纲文集的编订、刊刻、版本、著录情况等,详考其文集编刻的曲折过程及它在历代的著录情况。刘越峰的《论宋文对〈榖梁传〉的接受》以在宋代重新受到重视的圣人经典《榖梁传》为对象,具体分析宋文对其接受及表现。杨波的《史铸〈百菊集谱〉的编纂、刊刻与传播》通过梳理《百菊集谱》的编纂、刊刻与传播情况,探究其在考证、辑佚、校勘等方面的文献学价值。
对当代大家与学者的研究与总结是会议的一个亮点,如张再林的《古代文学研究的新兴产业与中国气派王兆鹏〈宋代文学传播探原〉读后》围绕王兆鹏二十多年的学术成果与研究建树,认为其积极倡导并大力践行的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开辟了古代文学研究的一个新兴产业,其鲜明的个性特色和学术风格则树立了一个新的标识和范例。柯尊斌的《伊维德元杂剧研究的思路及启示》以汉学家伊维德对元杂剧文本演变的研究为中心,探讨其对戏曲研究方法和思路的启示✪。马来亚大学谢川成教授的《温任平与马华现代诗的传播》从理论建设、创作实践和传播效果等三方面,来阐述马来西亚现代诗人温任平积极参与马华现代主义文学传播的贡献。
总之,本次研讨会海内外学者集中展示了近年来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领域里取得的进展和最新研究成果,相信随着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必将有力推动今后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