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伟大民族,素来以礼仪之邦傲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在我们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丰厚的伦理道德的材料,时过境迁,直到今天,它依然充满着强劲的生命力。教师是历史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通过制定明确的德育目标、有意识地选择德育内容与手段,达到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目的。
一、高中历史德育教育的特点
1.依附性
历史信奉的是事实胜于雄辩。尽管历史科学博大精深,而德育的内容也丰富多彩,但说到底是一种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正因为如此,它才烛古照今、叙史载道,若脱离史实,教育就成为空话。
2.蕴含性
又可以说是暗示性。它的育人功能是蕴含在对历史的评述之中的。在历史教学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有意识地但又不露痕迹地给学生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德育教育就是这种无为而为、不言而言的教育艺术。它刻意追求的是使学生在蕴含性教育中受启发、得教育,领悟做人处事的道理。
3.渐进性
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某一堂课教学、某一历史内容教学的事。应该说,任何时候、任何内容的历史教学都蕴含有相应的思想道德感化功能。量不一定大,但一定有。这种一点一滴点点滴滴不间断的积累ซ过程,就构成德育教育的渐进性。它告诉我们,每一堂历史课教学,从德育教育角度看,不能没有,同时也告诉我们,难以过多。纯粹讲述历史,就事论事,不承认或不屑于德育教育,是不行的;但是,借题发挥、喧宾夺主乃至空洞说教也是不可取的。渐进性的特点决定历史教学德育教育,忌讳的是一曝十寒,需要的是持久的耐性和韧性,锲而不舍像滴水穿石。
二、教师自身德的培养和提高
教师是历史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指挥者,是学生智慧的启迪者和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因此,历史教学德育教育,发挥良好的育人作用,没有高素质的历史教师是不行的。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要求教师必须为学生做出榜样。历史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历史知识,更要具备高尚的师德,要以德育德。因此,要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道德境界,必须从自身做起,只有首先搞好自身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才能达到以德服人的效果,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教师要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道德教育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作为新课程的核心目标,在历史教学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在历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目标一定要明确、具体、切实可行。具体说来有两点:一是目标要定得准,要把历史教学中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一定要适合学生成长的需要。二是计划要切实可行,要有持续性和韧性,要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思想等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以及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制订出科学的、恰当的、行之有效 Ü的道德教育计划。
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首要内容。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在这部历史中有繁荣强大也有积贫积弱而遭外来入侵;有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有造福本国、本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发明创造等等。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历史,可以帮助形成民族自豪感,产生爱国主义热情。
五、对学生进行国际主义教育
世界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只是世界的一个部分,而事物是普遍联系的。马克思、恩格斯精辟分析了世界的统一性。社会越是向前发展,科技越是进步,世界各地的联系就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地区、民族想孤立于世界之外,单独发展都是不可能的。《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用大量的、鲜活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这个道理。
六、指导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学生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历史至今已经历过五种不同社会性质的社会形态,每一种社会形态的更替都意味著一种新制度的建立,如何让学生认识每种制度的先进性, ☺这是历史老师教学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今昔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教育制度等方面的对比,让学生认识每种制度的先进性,特别是通过《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七、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正确认识个人和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也是学生必备的良好的思想品质。故史书有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任何时代的进步,任何事件的成功都不能归功于某一个人,只能归功于人民群众。仅凭个人的力量是不能成大业的。那些所谓的英雄只是把许多人民群众的智慧、力量汇集起来罢了。
八、高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方法
1.正面诱导
教师应坚持正面教育原则,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从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中悟出真谛。如针对学生中的高消费现象,可讲述隋文帝提倡节俭、隋景帝爱惜谷物的事例,启发学生认真思考,引导他们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
2.情感熏陶
情贵于真。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或实物,辅之以充满情感色彩的语言去影响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如通过讲述屈原、岳飞、杨靖宇等杰出人物可歌可泣的事迹,激发学生强烈的报国情感,振兴中华、富国强民的决心。真挚的道德情感,来自于教师本身的道德修养,因此,教师要通过自我塑造来达到塑造学生的目的。ม
3.现场教ร育
各地丰富的德育资源是德育教育的活教材,教师要充分利用。在述抗日战争的历史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探寻历史的踪迹,参观抗战历史纪念坊,并现场介绍余程万部八千将士英勇抗战、勇赴国难的民族形象,让学生深切感受民族德育教育的巨大精神力量。
总之,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关键是使受教育者在对历史的自我思索的状态下形成正确而持久的道德感。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教育目标,采取有效的方法,寓教于乐,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使他们在自觉参与中道德境界得到升华。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更好的发挥它的教育功能,加强德育教育的实效,创造更多适应新形势的高中历史教学方法,才能更好的实现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