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中看中国对外贸易探讨(1)论文

时间:2025-01-13 06:52:15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论文摘要:在美国金融危机向更深层次、向全球演进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直接影响,即金融危机对中美双边贸易的影响,尤其是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影响。

二是间接影响,即金融危机可能会对欧盟、日本,以及,世界经济贸易产生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中国对欧盟、日本,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出口增长。由此产生的负面效应:金融危机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使其生存环境更加恶化。 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对外贸易;风险

一、金融危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1.从外部需求角度来说,中国出口面临的形势更加恶化 金融危机的爆发引起了美国消费疲软,美国民间经济研究机构“美国经济บ评议会”10月29日发布数据显示,10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下滑至38.0,创下1967年开始汇编指数以来最低点,并且远低于9月份的61.4点。根据以往贸易经验,美国消费下滑1个百分点,我们对美国的出口就会下降5-6个百分点;如果美国消费下降3个百分点,经济步入衰退,我们对美的出口将会出现明显的下滑。

随着美国外部需求的减少,我国出口多年来的高涨势头可能会终结。 2.由于美元贬值以及人民币持续升值,使得我国的出口产品在世界市场内缺乏价格上的竞争优势,这种价格效应必然会给我国出口行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面对金融危机,美联储不断降低利率,美元不断走软,对人民币汇率已经产生了影响。美联储的降息政策导致人民币和美元利率出现倒挂,使得人民币和美元息差进一步拉大,美国的刺激经济政策会导致美元更加泛滥,利率更加宽松,从而导致美元资本持续流入我国市场,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推动人民币对美元加快升值。

3.金融危机将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贸易保护主义不会主导世界经济,但贸易政策从来就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美国虽然一直提倡自由贸易,但当其利益受损时,往往就会违反自由贸易的规则,以维护经济安全为由,以“公平贸易”代替“自由贸易”,对发展中国家利益造成严重损害。

近年来,我国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国。金融危机使美国经济增长前景担忧,企业销售下降、利润下降、开工不足、失业率上升,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预计未来一段时间美国对华反倾销、技术性、标准性、绿色的贸易保护手段会更加频繁出现。

然而,贸易保护主义虽然会更加抬头,但不会出现泛滥成灾的局面。人类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20世纪30年代的贸易保护主义,不仅没有拯救灾难中的经济,反而使它更加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此外,当今全球自由贸易的体制基本已经形成,以WTO为代表的自由贸易理念已经深入到各国基本政策里面,而且形成了具有强制性的规则。因此不可能说让受到金融冲击的国家,把WTO的规则、承诺抛到一边去,去采取以贸易保护主义为主的贸易政策,而只能找一些缝隙,找一些多边体、双边规则里面保留的空间,比如把贸易救济措施演变成贸易保护措施。

4.现有的订单货款拖欠,外贸企♪业出口坏账增加 由于美国银行业在金融危机中损失巨大,收缩了贷款规模导致其国内外企业流动性资金减少,现金链断裂,从而影响投资和支付。由此,我国出口企业已出现订单货款难以收回,资金流动不足,难以支撑下去的情况,而这种现象正在增加。

5.融资困难,资金链紧张 大部分出口企业属于中小企业,他们的资金链非常紧张,既难以向银行贷款融资,还要缴纳台账保证金,而本来预收货款的融资也未能获得周转。一旦客户延长付款或者弃单,这些企业往往就有倒闭的危险。

二、应对金融危机的对策 1.政府层面

拉动内需。从目前来看,美国、欧洲和日本经济的衰退已成定局,依赖国外经济的出口和投资则会出现滑落,那么扩大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首选。

首先国家应该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网络,让城乡居民拥有同等的养老保障,这样可以将城乡居民的储蓄转化为消费;其次,开拓农村市场,进而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当然这是一个长期收效的过程;最后,加大农村、城镇、小城市等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开发西部的力度,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平衡中国地域的经济发展。

提供政府信用担保,协助出口企业融资。商务部联手外汇管理局,正在酝酿放松企业预收货款融资。

这次调整,将有望取消10万美元以下每单的预收货款管制,届时,企业将可以对预收货款采用即۵时结汇,以增加企业资金流动性。 2.加强品牌、质量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 以广交会为例。

尽管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需求下降。但是从现场情况看,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新、特产品大量涌现,成交活跃;节能环保产品受到广泛欢迎;拥有自主品牌、自主设计、专利技术的产品和创新产品优势明显。

及早推行市场多元化的企业,掌握了成交和定价的主动权,显示了较强的抵御金融风暴的能力。 同时,已经有一些出口企业采取了做强品牌转攻内销市场的策略,一旦成功,企业将摆脱在出口市场低价竞争的僵局。

从宏观背景来看,我国经济结构也正在进行大的结构调整,扩大内需被提高到了与出口、投资同等甚至更加重要的地位,出口企业加大投入转型做内销也就顺理成章当然,这种转型决非易事, 需要较高的资本投入、正确的策划、较强的执行能力。同样,也意味着要面临较大的转型风险,但有所作为总胜过坐以待毙。

因此,虽然这次危机使很多中国出口企业面临破产倒闭的境地,但是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还是能化“危”为“机”。 3.有效化解贸易摩擦 次贷危机恶化成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壁垒会增多,贸易保护措施会更加频繁地使用,我国的外贸摩擦 ☻也会进一步增加。

为此,我们应该及时做好应对措施,加大对外经贸的交涉力度,有效化解中外可能出现的贸易纠纷。大力推进出口多元化战略,在继续巩固和深化发达国家市场的同时,加强与新兴市场国家的经贸合作。

此外,为了抵御发达国家通过贸易转嫁危机的做法,我们还要积极联合周边国家,建立统一的多边反应机制,健全进口监控体系,进一步完善针对反倾销的保障措施。大胆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到海外进行投资。

4.适度降低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 近年来,中国的贸易依存度在逐年上升,2008年,我国的贸易依存度高达70%,远远高于美国的22%和日本的27.7%。过高的贸易依存度对我国的经济增长风险很大,一旦国际市场环境恶化,本国经济将会受到剧烈冲击。

韩国的外贸依存度略高于我国,次贷危机发生后,韩国的进出口下降幅度已经达到惊人的两位数。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在目前世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主要发达国家经济陷入衰退的环境下。

为了减少外部环境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我们需要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减少经济增长对外部需求的过度依赖。 5.出口转内销 我国这个令世界所有企业都垂涎三尺的巨大市场,为企业出口转内销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而出口型企业为了满足国际客户的需求,在生产管理、品质控制、供货时间、按国际消费需求进行产品研发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这使得企业在转向内销的同时具体了成功的前提基础。

但在国内市场,其品牌影响力及渠道建设短板不容忽视,这也是制约企业出口转内销的一个瓶颈。公司的内销越来越不好做,业务量在缩小,原因是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不断增加,产品进卖场也很困难,而类似沃尔玛、家乐福这样的大卖场,各种名目的费用往往压的企业喘不过气,更大的问题在于渠道管理经验的欠缺,致使出口转内销对于许多企业只是水中花,雾中月。

6.产业升级 我国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2003年,全国就业人口74432万人。 劳动力成本低,已成为我国商品和劳务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优势的要素;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在金融危机的猛烈冲击下,在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出口生意不景气的情况下,如果继续墨守成规、继续在产业链下游进行低价格、低技术含量的拼杀,这样的出口企业,难免被淘汰的命运。产业升级成为了必然,伴随着经济发展中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巨大贡献,随之而来的是企业对社会、经济带来的种种阵痛,从政府的角度、企业的自身,产业升级已经得到了共识,“中国制造”的发展方向只能是“中国创造”。

7.拓展市场 欧美经济的倒退,直接导致了欧美市场的萎缩,虽然欧美市场一直以来作为我国企业的主要出口市场,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变通是唯一的出路。美国大选新总统奥巴马的竞选口号即是改变、变通,那中国企业为什么不选择变通,而变通即变通出口市场,变通产品的销售渠道,南美国家巴西的快速发展,非洲的巨大市场,阿拉伯世界的强势消费力等等,都是我们可以充分拓展和取得更大成就的市场。

8.韬光养晦 伴随着美国各行业巨头的不断倒闭,众多企业开始采取积极的对策,全球最大也是最富盛誉的零售企业之一百思买近日就宣布减缓自己的扩张步伐,稳扎稳打。各大跨国公司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在自身实力有限的前提下,我国企业又该如何应对?韬光养晦!相应的减小生产规模及出口规模,努力采取积极的手段降低成本,毅然割舍企业的非核心业务,在危机寒冬中以最小的损失代价来尽可能地保持企业的实力,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9.建立良好的风险防控机制和应收账款制度,有效地防范风险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国外的进口商和银行的信用普遍下降,这意味着在我们出口贸易中将会产生更多的信用风险。出口企业作为风险的主体,应主动防范风险。

企业建立起信用评级体系,加强对国外客户资信的了解,对老客户要及时掌握其商业信用、债务偿还能力等动态信息,对新客户可借助信用管理公司对客户信用度进行调查,做好事前风险防范准备。

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企业应尽可能选择信用证、银行保函等依托银行信用的贸易结算方式,努力减少商业赊账的额度。

企业应加强出口ღ合同管理,完善合同责权条款,严格履行合同,避免对方以不符合同为由拒付货款。

企业应建立一套健全的应收账款制度,以保证降低风险。 参考文献: [1]李若谷冯春平:美国次贷危机的走向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2008

(3):52-55. [2]甄炳禧:次贷危机阴影下的美国经济[J].求是,2008

(17):61. [3]张雪春:透视美国次贷危机的传导与启示[J].经济与金融,2008

(1):31-36. [4]刘凡:美国次贷危机根源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

(6):168-169. [5]吴垠:从美国次级债风波看全球金融危机[J].金融与保险,2007

(12):33-36. [6]边卫红: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影响有限,各方重拳出击重塑信心[J].投资与证券,2008

(2):44-47. [7]李哲: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对中国房贷市场的启示[J].投资与证券,2008

(2):23-25. [8]陆玉霞:美国次贷危机给中国的警示[J].中国科技信息,2008

(8):54-55. [9]边绪宝:2009年1月外贸分析与前景展望[J].宏观研究:齐鲁证券研究,2008

(2):45-48. 白明:次贷危机波及我国外贸发展[J].经贸观察,2008

(3). [11]陈雨露庞红蒲延杰: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J].中国金融,2008

(4).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