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布局调整对乡村少年的影响
摘 要:学校布局调整之后,作为乡村文化事实继承主体的乡村少年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乡村少年的“不在场”、文化认知偏差、亲情教育的缺失等方面。如何尽可能减少布局调整对乡村少年的客观影响,对于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布局调整;乡村少年;影响
一、学校布局调整对乡村少年的影响
1.“不在场”的乡村少年
刘铁芳教授认为,“构成乡村文化整体的,一是乡村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二是建立在这种生态之上的村民们自然的劳作与生存方式;三是相对稳定的乡村生活之间的不断孕育、传递的民间故事、文化与情感的交流融合”[1]。这是独特的乡村文化赋予乡村少年生命以真实的乡土韵味,并且深刻地影响了乡村少年的成长和发展。
农村是乡村少年成长的生活场所和精神家园,农村文化生活是乡村少年生活经验的直接来源。那么,农村文化生活理应成为乡村少年精神与人۵格发展的基本方面,而农村学校教育作为乡村少年的发展需要,能够培养其基⚥本的乡村情感与价值追求。
乡村文化生活是乡村少年成长与生活的场域,是乡村经验与技能的来源。而随着撤点并校,乡村少年被剥离出其成长和发展的精神场域。很多地方的乡村少年不得不远离自己熟悉的乡村到远方求学,这必然导致相当数量的乡村少年与乡村生活和乡村经验相脱离,长此以往势必缺乏必要的农村生活知识和技能。因为“这些知识和技能等的养成前提是乡村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与上辈人接触,而村庄学校的消失使乡村学生与上辈人在时空上形成了隔绝。”[2]乡村少年的离土导致其对于乡土文化的感情也在日渐疏离。
2.无根的存在:文化认知出现偏差
乡村少年无疑是农村文ฑ化的继承主体。因此,农村学校应该在课堂教学与学校管理两个关键环节中,积极努力地提供文化资源和空间,从而使得他们在浓厚的乡村文化生活经历和氛围中得到熏陶、成长,从而形成坚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意识以及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能力,并产生对乡村文化的积极认同和对乡土社会的无限热爱。
但在学校布局调整后,乡村少年长期接受城市文化的影响,长此以往必然产生对乡土文化的隔膜甚至鄙视。“乡村少年与乡土文化亲近性的缺失,使得乡村少年不再是文化ฬ意义上的乡村少年”[1]。他们开始轻视甚至鄙视辛苦的劳动。但是,乡村少年并不是真正的城市人。因此,乡村少年成了一种在文化精神上无根的存在,成了文化的荒漠人。乡村少年既不能融入多元的城市文化,也不能回归质朴的乡村文化。乡村少年的文化认知出现了偏差,导致其在文化选择和判断上迷失了方向,成为游离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无根的存在。
3.亲情教育的缺失
家庭是所有文化中一种基本的传承与教育机制,是一切文化的基础。学校撤并后,大量的孩子选择寄宿。寄宿制学校在解决路途遥远孩子上学难问题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亲情教育的缺失。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缺席,交流的工具化,不仅使得乡村少年难以感受到与长辈交流中获得的情感关怀,更重要地是在自身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缺少榜样的权威示范引领。实际上,由于长期在校,乡村少年的生活基本处于父母“不在场”的状态,很多时候只是一种“虚化”的存在。换句话说,家庭教育的文化传递作用是虚无的,家庭教育的合力作用很难形成。
家庭是儿童最早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化场所。家庭教育的虚化导致家庭失去了其基本的引导教育作用。在很多情况下,乡村少年不得不独自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同时又缺少必要的权威性人物的指引,其社会化的结果令人不堪想象。
同时,也不利于乡村少年对社会角色的理解。社会角色的习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乡村少年来说,他们的榜样往往是自己的父母,但因为长期寄宿,大大减少了与父母共同经历家庭生活的机会。这对他们成年后如何承担父亲或者母亲的社会角色是极为不利的。使得农村中小学寄宿生得不到家庭和父母的关心与教育,家庭教育功能大大弱化。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缺席,使得乡村少年的精神生活越发贫乏。
4.社区场域的养育功能削弱
现居于农村的多为老人、孩子等,村民之间的交流大大减少,集体参与意识相当弱化,相互沟通与交流的缺乏使得农村人际关系相当淡薄。同时,以电视、网络为代表的现代媒体强势入侵农村,成为村民主要的生活方式。而这些都是一种私人性的文化活动,而非一种群体性的文化活动。这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乡村文化活动所具有的集体性特征和交流性功能,也极大地削弱了社区场域对乡村少年的人格养成和道德熏陶作用,使得乡村少年的成长失去了了解与接触乡村生活、乡村文化资源的机会。
二、解决途径
1.教材回归乡土
一方面,面对乡村少年在乡村生活中“不在场”和乡土价值在教材中的“遮蔽”事实,需要让乡村少年尽可能得到乡土文化的熏陶,从而全面孕育乡村少年的生命根基。因此,回归乡土是教材课程设计的必然价值追求。另一方面,如何重新正确认识乡村文化,正确对待乡村生活方式,激活乡土文化之于乡村少年的生命意义,培养其对乡村文化的自信也是至关重要的。
针对乡村少年的生活处境,合理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脚下的土地,正视个人与乡村的关系,从而促进❤乡村少年健全人格的养成。这应该成为教材课程设计基本原则的应有之义,其根本指向在于乡村生活方式的重现。
首先,教材所呈现的乡村是基于乡村少年的想象建构而成的理想化的乡村。换言之,教材应能唤起乡村少年对于乡村真善美的憧憬。这种真善美的精神必须具有现实的超越性,只有这样,美好的乡村图景才能真正植入乡村少年的生命历程之中,才能真正让乡村文化扎根乡村少年的生命意识之中。
其次,教材不能回避现实。对现实的乡村文化进行一定程度的理想化并不意味着回避乡村文化自身的问题。如果教材不能正确引导乡村少年应对乡村的问题和困境,那么理想化的乡村景象对于乡村少年来说无异于空中楼阁,迟早是要破灭的。因此,教材应能启迪乡村少年对家乡理性的情感态度,为重建乡村生活方式打下基础。 所谓重建乡村生活方式,即是要重建乡村少年作为乡村生活主体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乡村少年真实地生活于乡村场域之中。同时,实现乡村少年与乡土社会的全面互动,增强乡村少年置身乡土社会的生活体验的一种全新的新乡村生活方式。
2.教师胸怀乡土
乡村教师作为农村地区的高素质群体,一直被视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扮演着农村地区文化精英的角色。可以说,教师群体是乡村文化传递与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同时,他们也有能力和责任承担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时代任务。但是,随着学校被撤并,教师这个群体也随之离开了农村。也就是说,乡村高素质人口“上移”。对于乡村文化的传递与发展来说,这无疑意味着人才与文化资源的双重流失。
事实上,教师对于乡土文化的情感能够直接影响乡村少年对于乡土文化的认识。一位具备乡土情怀的乡村教师能够克服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阻隔,充分挖掘乡村文化中有益的教育资源,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乡村少年的乡土情怀。
建立一支胸怀乡土的乡村教师队伍必然成为当务之急。首先,完善相关政策,提高工资待遇,鼓励和引导新教师积极投身到乡村教育中来。同时,也要挽留优秀的乡村教师。其次,在师范生教育阶段,要全面培育师范生立足乡村社会所需的乡土意识和乡土情怀。
3.家校合作,弥补亲情
为了弥补亲情教育的缺失,需要各方共同的努力。首先,建立学校与家长的交流机制。学校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机会,充分利用家长会、家访、电话等形式和途径建立畅通的家校合作联系机制。要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到教育孩子的事业中来,要形成行之有效的教育合力,必须联合一切团结的力量。必须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设立亲情电话热线。鼓励和引导学生加强同父母的交流,在潜移默化之中感受家庭教育。
三、结语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进程是不可逆转,因此如何正确处理好对乡村少年的消极影响是刻不容缓的。乡村少年是乡村文化建设和继承的事实主体,只有发挥各方的积极作用,才能将撤点并校的消极作用降低到最小值,农村文化建设才能保有继承和发展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