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时光雕刻的“古汉语活化石”

时间:2024-11-10 15:12:10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被时光雕刻的“古汉语活化石”

“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这是客家人固有的骄傲。很难找到哪一种方言的使用者像客家人这样,如此顽强地坚守自己的乡音。

“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这是客家人固有的骄傲。很难找到哪一种方言的使用者像客家人这样,如此顽强地坚守着自己的乡www.Lwlm.com音。客家方言保留了大量古音古语,因此被誉为“古汉语的活化石”。广东梅州话是公认的客家话“标准音”,全世界各个角落的客家人都能听懂。不管迁徙到了千里之外还是大洋彼岸,千年时光被细细雕刻,客家人执着依旧。

大同,小异

客家方言主要通行于我国赣闽粤交界地带的客家大本营,以及广西、四川、湖南、海南、香港、台湾部分地区,在东南亚诸国以及美洲的华侨中也有较Σ广分布。作为汉语七大方言之一的客家话,与其他六种以通行地命名的方言不同,它的名称来源于说这种语言的人。界定一个人是不是客家人,最直接的标准就是他会不会讲客家话。

《中国语言地图集》将客家方言分为八片,概括而言又可以合为南片和北片两大片,大致以南岭为界。行政建制对不同片区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南片大部分地区曾在历史上有过共同归属。如现属梅州的兴宁、五华,在清朝之前归属于粤中的惠州。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移民来源,北片的赣南和闽西的客家居民大致都是唐宋之交南迁而来,带来的语言也比较一致。北片区的词汇和语音受北方官话和赣方言的影响较大,比如崽、清汤等词都借自赣方言;南片区被粤方言强势渗透,接受了许多粤语的说法,如唔使是典型的粤语用词。南北两片的差异随着历史演进日渐增大。

当然,客家话内部的种种差异并不影响它在总体上的统一性。粤东片中的梅州是客家概念的发源地,近代外迁的客家人多来自梅州,จ因此梅州话是客家话的“标准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客家话广播、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客家话广播都使用梅州话作为播音语言,全世界客家人都能听瞳。即使存在诸多词汇和语音的不同,各地客家人仍然能够无障碍地交流。因此,客家话不同片区之间的差异,只能算是大同之内的小异。

追本溯源

有些地区将客家话称作“怀远话”,暗喻客家人虽然客居山间,却仍然怀念远方的中原故土。通过语言来证明自己正统的中原血统,这是早期客家话研究的最大驱动力。

现代客家方言研究显示,早期南下至江西的北民带来的北方语与本地的傒语融合形成古赣语。唐末宋初时期,迁入赣南、闽西山区的客家先民在古赣语的基础上,吸收了山区土著方言和百越民族语言,逐渐形成客家方言。因此,赣语和客家话可以说是同宗同源。然而赣北、赣中地区临江近湖、地势开阔,古赣语不断受到北方方言的冲击而演变成今天的赣语,而客家话则由于地处闭塞,同外界交流较少,与赣语渐行渐远。

客家话和粤浯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首先,粤语与客语都部分源自古楚语。其€次,宋元时期入粤的移民,在南迁路上曾受到古赣语、赣语和客家话的共同影响。再次,由于地理位置相近,客家话和粤语一直在相互渗透着。另外,两者还共同保留了许多百越语的成分。此外,闽语也与客家话有着密切关系,这也是因为其部分先民有着相同的来源。

除以上三大汉语方言之外,客家话与畲族语言的关系近年来也是一个颇受关注的研究热点。客家人与畲族人几乎可以无障碍地通话,有学者就认为畲族人已经放弃了自己的本族语言,全盘使用客家话。这种观点实在有失偏颇。

尽管两种语言有许多共通性,它们彼此之间仍存在着不小的差异,保留着相对的独立性。畲族文化研究者游文良在《畲族语言》中,提到畲族语言的三个历史层次:古代畲语的底层成分、汉语客家方言的中层成分和现代畲族居住地的汉语方言的表层成分。古代畲语又主要来源于古侗语和古瑶语,这其中的许多词汇、语音和语法成分都与客家话有着明显区别。现在的畲话正是以上三个层次叠加作用而来。

厦门大学ม人类学研究所的黄向春教授认为,客家方言与畲族语言应该是一种互动关系,客家人与畲族人在四五百年的共同杂居生活中,二者的语言相互借鉴与渗透,可以说畲族人的祖先直接参与了客家话形成的历史过程。

文化镜像

有首客家山歌唱道:“山中山谷起山坡,山前山后树山多,山间山田荫山水,山人山上唱山歌”,歌词所描绘的内容正是客家人的山居稻作文化。

在客家话的代表梅州话中,就有大丘嫲、有湖、屻等众多表达山地特征的词汇,还有开青、掌水、口禾等反映稻作农事的词。客家话里的植物和动物词汇也十分有特色,如谷灿指的是稻穗,姜叫做姜嫲,母牛唤作牛嫲,公牛唤作牛牯,把猴子叫做猴哥。嫲在客家话里表示的是阴性、可爱以及否定的意思,而牯正好相对,是极具客家话特色的词缀。客家人对动物称“哥”,则体现出山民与动物的和谐关系。

客家的山居稻作文化沉淀在他们的语言中,形成了不少有趣的熟语。如“一斗转唐山”,意为在海外发财衣锦还乡,唐山在此处指代的就是家乡的山,进一步引申为祖国、故乡。又如“树身生得正,唔怕风来摇”,就和我们所说的“身正不怕影子斜”同意,可见树在客家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南方山区多蛇,因此蛇也是客家熟语中常见的主角,“养蛇食鸡”、“蛇声鬼叫”等贬义词反映出蛇在客家文化中的负面形象。而在山间耕作不可缺的牛,则与蛇正好相反,在客家话的熟语中以正面形象出现,有牛出现的地方褒义居多,如“牛角唔尖唔过岗”,是对牛的能力的肯定。

老树新芽

在新时代的大潮中,许多古老的语言正面临着弱化甚至消亡的困境,客家话也不例外。即便是客家大本营,也已处在周边粤语、潮州话、闽语和赣语等强势方言的围剿之中,更不要说那些散居在外的客家话方言点。如何才能让代代传承的客家方言不在我们的时代消失,继续保持勃勃生机,成为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值得庆幸的是,许多人正在为之努力,让这棵千年老树发出新的嫩芽。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办了客语广播,近年来更成功在台湾发声,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平台。在客家人聚居的大本营地区,许多地方电台和电视台也纷纷开办客语新闻和其他节目。

在各地保护客语传承的努力中,台湾省格外引人注目。台湾省的客家族群主要来源于粤东和闽ฝ西南的“四海永乐大平安”,意即四县、海陆、永定、长乐,大埔,饶平,诏安。台湾不仅最早开办r多套客语广播,更率先在2003年开播了全球第一家客语电视台。青少年是

语言传承的希望,客家电视台为抢占年轻人的市场可谓煞费苦心。各利,客浯的综艺娱乐节目层出不穷,客籍的偶像歌手和演员集体出击,把荧屏炒得火热。

台湾电视金钟奖从2004年开始就设立了最佳客语电视奖,至今已有多部极具客家特色的佳作获此奖项。近年,客家台还尝试制作了客语偶像剧《花树下的约定》,让客语未来的继承人在潜移默化中将自己的母语融入血液。这些节目不仅在台湾的客家人中大受欢迎,通过网络等方式传播至大陆及海外,也影响了这些地区www.Lwlm.com的客家子弟。

除了电视节目外,客语音乐更能在全球的客家人之中引起共鸣。客家传统山歌具有隽永的价值,而现代客语流行歌曲的发展则让客语音乐绽放时尚魅力。从老一辈的宝岛康乐队,到新一代的栾克勇、官灵芝,一批又一批音乐人投入到客语流行音乐的创作中来,让它熠熠生辉。

华南理工大学谭元亨教授在《客家圣典》里提出:“客家人死守自己语言的醇正,正是为了确保这个民系的未来之纯粹、之奋发向上。没有任何一种方言,具有客家话这么普遍的认同感、内聚力——它甚至是一种精神的力量,一种无可抗拒、无形的却不可抹煞的精神力量。”

客家方言是客家文化成长积淀的土壤,而媒体的力量是最好的催化剂。我们期待,这块沃土上能开出更美的花朵。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