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外阅读之我见

时间:2024-12-26 04:39:50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从考试的角度分析,查阅历年来语文中考、高考试卷,我们不难发现一个这样的事实:中考、高考卷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如果从大语文的观念、从人的终身学习的角度来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恐怕应被视作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更何况对于刚刚步入语文殿堂的小学生来说,广泛地开展课外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势在 ☹必行

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积累知识、培养审美情趣的过程。对学生而言,获得语文知识无外乎两条基本途径,即课内途径与课外途径。学生要积累基本的语文知识,最根本的途径在于课内,即通过语文教师的规范化教学,让学生们达到识字、解词,了解并掌握基本的语法规范,训练基本的语言表达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有的学生还可以通过对优美的课内文章的阅读,获得初步的审美体验。但可惜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教学时间、教学手段甚至于教师个人的审美能力的限制,也受到语文课本这种知识载体的篇幅的限制,根本不可能让学生在课内获得充分的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于是乎走出课堂,争脱有限制的课堂教学模式,还学生一个自由阅读与审美空间的自主学习模式就势在必行了。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状况堪忧

现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给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审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可不幸的是,学生的自主阅读与审美却往往受到诸多因素(特别是人为因素)的掣肘。其一,现行教育的急功近利的评价机制是扼杀学生自由阅读与审美的元凶。现行的教育体制一贯奉行唯分数至上的原则。谁考的分数高,谁就是胜者、强者,否则就是败者、弱者。这样,就无形地对学生、家长乃至社会上形成一种只重视书本知识积累,而轻视语文素养提高的习惯。大家一致顽固地认为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识记高于一切,这种习惯的形成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展尤为不利。如果自小学开始学生不能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这无形地会影响到他们的终身学习ง与发展。其次,绝大部分家长甚至有一部分教师,始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心存芥蒂。他们认为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就是不务正业,课外阅读的书籍就是“闲书”,阅读“闲书”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于是,这些人往往视课外阅读为洪水猛兽,欲除之而后快,于是就出现了没收甚至撕毁学生课外书籍的家。长与教师。最后,外界的诱惑往往分散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注意力。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而言,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网络、游戏往往对学生,尤其是对辨识能力不强的小学生产生不可抗拒的诱惑。他们往往愿意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网络游戏上,也不愿意将时间和精力偏向于阅读之中。更何况又无人给他们作出规范!笔者曾在农村小学、初中学生中做过一次有关阅读的问卷调查,小学阶段阅读了十本以上课外书籍的学生不超过百分之十!初中阶段阅读过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的尚不足百分之五!

☮三、小学生如何开展课外阅读

对于小学生,要怎样才能引导他们开展广泛而深入的课外阅读呢?笔者认为,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让广大的小学生从繁重的课务中解放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大胆地摒弃那种急功近利的教育评价机制,让学生们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广泛地开展课外阅读。其次,我们必须把握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引导学生开展循序渐进的课外阅读活动。大体上来说,小学一至三年级是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的阶段。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习惯成自然。这一阶段ฐ首先可以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此,一至二年级可以采取教师读故事、讲故事的模式,用生动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打动学生。稍后即可鼓励学生自己改故事、编故事,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养成学生向课外读物要材料的习惯。只有形成了习惯,才有高年级时学生自觉阅读风气形成的可能。就内容而言,小学一至三年级,因为学生识字量相对少,阅读能力较低,我们可引导学生阅读那些图文并茂且有利于开启学生心智的绘本及注音故事等书籍。四至六年级学生可尽量地引导他们接触一些文字信息量稍大的且健康向上的寓言故事等书籍,让学生通过自觉阅读,逐渐能明辨是非美丑,培养审美情趣。最后,作为教师,在致力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与习惯的过程中,可以以班级为基本单位引进激励机制,指导学生成立课外阅读小组,定期开展组级之间的课外阅读竞赛活动,看谁的故事讲得好,谁的读书笔记做得好。这样,教师既可以及时地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动态,又可以发现学生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指正,从而保证了学生课外阅读方向的正确性。

总之,引导学生广泛地开展课外阅读,不仅使学生能够学到课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更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自我完善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学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现与古人交、与高人交、与名人交,培养高尚的情操,形成高尚的人格都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为此,每一个有远见的、有责任心的教师都应该以全部的身心努力践行之。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