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享受

时间:2024-12-26 03:47:08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名言:“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诗意地生存,就是那种在生活里到处都能感觉到生命和美的存在的生存。但是,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语文。在课堂上,我们却很少关心这种诗意的享受。每当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有多少老师能够叩问自己:在我的这节课上,学生学得快乐吗?他们在我的课上享受到了些什么?

回眸传统的语文教学,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教师是占有知识的绝对权威。课堂是传授知识的场所,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在这样的课堂中,老师和学生都在为完成自己的任务而各自运转。试想,即使再有诗意的语文也被我们“技术高明”的语文老师肢解得支离破碎;再美妙的语言,也仅从技术上对它进行分解、排列、组合,使语文的诗意日益匮乏。学生学得很没劲,老师教得也累。如此的语文课堂,成了师生共同的负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的语文呼唤诗意,人文性的语文课堂应该成为学生的享受。

语文自身的魅力无穷:内容上,它有精彩的故事,有趣的人生,多彩的生活,神秘的自然;形式上,它有看起来如小精灵一般嗅动的文字,读起来如音乐一般缥缈的韵律,品起来如诗画一般的优美意境。语文充满了情,真挚的友情,深厚的亲情震动着读者的心灵,敲击着我们内心深处那根最敏感的心弦;语文充满了智,神秘的大自然,有趣的动物王国,气象万千的世界给予了我们多少丰富的知识;语文充满了趣,一个个精美的童话故事仿佛又把我们带回到了那天真无邪的童年时代。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绵的情思,深邃的哲理,对学生而言,能启心智,ฅ长见识,陶冶情操,诱发不尽的遐想;对老师而言,读着语文,仿佛就是在和历史对话,和大师倾谈,那深入浅出的道理,那五光十色的美景给了我们多少美好的享受。师生的心灵沉浮于语文的字里行间,浸染着墨韵书香,扬起率真灵动的生命激情,语文本身应是给予师生共同的一种生命享受。

但是,走进眼下的语文课堂,我们却发现了这样几组启人深思的镜头。

镜头一:学生的质疑成了“作秀”

每当导入一篇新课文时,老师总爱向学生提这样的问题:“读了这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这时,学生的积极性都会很高涨,有的甚至挖空心思,提出了一大堆的问题。面对林林种种的问题,老师频频点头,夸奖学生爱思考,会提问题。末了,却仍旧抛出了自己在备课时准备的几个问题,而且无非也都是那“三步曲”:为什么?怎么样?结果如何?久而久之,学生大都也猜到了老师的用意,再让学生对课题质疑的时候,他们的问题出奇得统一,“三步曲”一步不差。于是乎,课堂教学顺利开展下去,皆大欢喜。

思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但不能仅停留在一句口号,一种形式上。“巧借”学生之口说出老师要提的问题,利用学生这个“虚假”的主体装饰课堂。试想,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怎能得到真正的心灵上的满足,情感上的愉悦呢?老师,主宰着课堂,暗地里操纵着课堂,看到学生在自己的引导下一个个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心里难道也快乐吗?这种虚假的和谐,只能是对彼此的一个善意的谎言罢了!

镜头二: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新课改后的语文教学,提倡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同桌合作,四人小组合作,自由选择伙伴合作,形式纷繁多样。透过这种热闹的,给予学生充分能动性的学习方式,我们却遗憾地发现,有时,它流于形式了。课已经上了一大半,老师和学生都有了些疲劳。为振奋一下精神,同时也再一次活跃课堂气氛。老师出示了一个问题(哪怕这个问题很简单,根本就没有讨论的价值),“下面请四人小组讨论。”学生自觉地迅速组成四人小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看场面,蔚为壮观;听声音,煞是热闹。但是,老师,你有没有去认真倾听学生的讨论?他们的合作愉快吗?他们的合作卓有成效吗?有时,学生的分工尚未完成,教师已击掌示意他们停止;有时,学生嘻嘻哈哈一番,在里面滥竽充数,教师却还蒙在骨里呢!

思考:课堂是一个互动的人际场合,有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有生生之间的交流。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是单纯的旁听者,小组合作的生生互动学习方式把学生从单纯的旁观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为他们提供了更多自主参与的机会。但在具体操作时却有许多细节值得我们注意:老师给予学生讨论的时间充分吗?要讨论的问题有价值吗?学生在讨论时分工明确吗?是否每人都参与了讨论?学生都动起来了吗?

避开讨论时的热闹场面,我们将目光投向这一过程本身。让每个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都积极参与进来,自信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虚心地倾听他人的意见,集思广益,在生生互动中享受被尊重,被肯定的喜悦。

镜头三:读书成了好学生的表演

朗读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日益突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成了每篇课文的基本首要要求。尤其是一些重点段落,重点语句,教师大都以读促析,在读中感悟、深化课文内容。揭开朗读的面纱,我们却看到了一些学生失落的脸庞。读书已成了一些好学生的专利。平时上课的时候,他们是好学生的绿叶。教师一般先请他们读,再请朗读好的学生读,由此达到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朗读水平逐步提高的效果。公开课的时候,老师的目光更不会投向他们,课堂是好学生表演朗读的舞台。

思考:读书是件快乐的事,大多数学生都很喜欢。但这种快乐为什么只让一小部分的学生品尝到呢?对学生来说,在课堂上,他们拥有同样的学习权利,教师要平等地给予每个学生发展的机会。切不可为了美化课堂教学效应,挫伤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贻误了大部分学生的发展啊!

当我写下这几组镜头❤后,我的心中很沉重。我敢说,每一位为人师者,为了学生,劳心劳苦,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我们也希望学生能爱上语文课,我们也希望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学生带着好奇心,带着期盼走进我们的语文课堂,课堂中师生一起在知识的海洋中搏击风浪,让生命的激情在课堂中尽情释放,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学生的精神享受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理想的心愿与现实的状况有所出入,理属正常。克雷洛夫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走过现实的此岸,来到理想的彼岸,我们辛勤的语文老师不妨在以下几方面试作尝试。

一、教学设计少一些预设,多一些生成------在共同探究中享受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我们的任务是过河,过河首先要解决船和桥的问题,不解决船和桥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这里所说的船和桥的问题,也就是方法问题。教学实践证明,确定了教学目的,有了相应的教学内容以后,教学方法就成了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没有科学的教学方法,实现教育教学的目的,就是一句空话。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科学地设计教学过程,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掌握教学的艺术。如果在课堂中,还是以老师的教为主角,由老师扮演主角,学生只充当配角,有时甚至仅为教师的道具,必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这种强加的教学方式难以使良好的课堂效果奏效。教师要充分、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做到教与学相长,师与生共学,教学设计中少一些预设,多一些生成,让师生在共同探究中享受发现的快乐。

新课程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播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的主角不是老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 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搜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

《三袋麦子》是苏教版第五册中的一篇课文,是一篇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说的是快要过新年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各一口袋麦子。小猪迫不及待地将麦子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一口气把麦子全吃了;小牛很节俭,舍不得吃,一年过后麦子还剩一半;小猴则将这袋麦子全部种下了地,第二年收了一囤麦子。课文生动有趣,孩子们学得很开心,一节课即将顺利结束。教学活动的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你最赞同谁的?这还用说嘛!学生肯定会赞同小猴的做法,然后我再引出要热爱劳动,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但让我始料不及的是,半路“杀”出了个“程咬金”。

“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我一个也不赞同!”一个平时较调皮的男孩子极认真对我说道。

看着他的认真模样,我耐住性子,面带微笑地问他:“是吗?说说你的原因。”

“小猪太谗了,一口气全吃完了,以后怎么办呀!小牛太节俭了,麦子放得太久了,要坏掉的!那多浪费呀!”

听了他的解释,我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小猴的做法我也不同意,土地爷爷送给他的麦子他全部种下了地,一粒麦子的味道都没有尝到,这一年他肯定过得很不好。”孩子说的时候,眼睛里流露出了同情的目光。

“我觉得可以把这袋麦子一分为二,吃一半,把剩下的一半作为种子,来年播种。这样,♪不仅吃饱了肚子,而且第二年还可以收获更多的麦子,那多好啊!”

孩子真是太聪明了!我不禁为他鼓起掌来。在我的带领下,全班掌声雷动。孩子在大家羡慕的眼光中,高兴地坐了下去。我清晰地看到了他脸上兴奋的表情,多美的笑容!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变得广阔了!有的说,还可以把麦子分为三部分,一份留着自己吃,一份来年播种,还有一份送给穷苦的人们,让他们也尝尝麦子的味道…….

虽然,下课的铃声早已响过,但我们仍陶醉在那热烈的气氛中。学生的智慧在文本中自由驰骋,在交流中急剧碰撞,在共同探究中享受着创造的快乐,此时的语文课堂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精神享受。

二、教学过程少一些花架,多一些实际------在真正体验中享受

对一节好课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传统的课堂评价指标一般包括以下内容:教学目的明确,重点、难点突出,教学方法恰当,结构紧凑,教学效果好。它的明显弊端有两个:一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以教论教,是把老师看作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二是评价指标太简单、笼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已建立新的评价指标:首先,在教学目的上,强调了以能力为核心的良好的学习素质的培养;其次,在师生关系上,提倡的是一种民主平等、合作互助关系。它更注重学生爱学习过程中的参与、交往、思维状态,更注重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抓住了这一教学工作的“指挥棒”,教师在教学中放手了,学生也学得更加轻松活泼了。

但如果为了强调过程而“过程”,那也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为了突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哪怕再简单的一个问题,也让学生讨论;为了强调学生的探究能力,有问没问也让你质疑;为了达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能用的“电化”教学一样不落;课堂教学中教师退居二线,任凭学生吵吵嚷嚷,还美其名曰“民主教学,气氛融洽”。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技能的主要阵地。课堂的主要特点在于:在规定的时间里教师指导学生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去学习特定的知识。在这一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可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使主体作用、主导作用有机地、和谐地最大限度地发挥,从而提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扎扎实实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摈弃形式而虚假的花架。学校是一方净土,课堂是一块乐园,让每个学生在自我体验中收获,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在思维碰撞中迸发出无穷的智慧,享受到被尊重,被承认的快乐。

三、对待学生少一些偏心,多一些博爱------在成功自信中享受

心理学家伯利纳通过实践证明:受到激励的学生学习劲头十足,学习成绩不断提高;而缺乏激励的学生,学习没有劲头,学习成绩有下降趋势。也有话说:一句赞美的话胜过一百句批评。激励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多多少少都有这样的感受:越是优秀的学生对他们的表扬越是多,可谓“锦上添花”;越是各方面表现平平甚至极差的学生,对他们越是斤斤计较,吹毛求疵。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难免会有困难、差错、失误,尤其是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如何对待很重要,冷漠、责怪,不恰当的批评往往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当然对语文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所以作为语文老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习困难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活起来。对于一些学习较差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回答一些浅显的,容易在书上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如做对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习困难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进步,体验成功的快乐。对他们的评价也不宜要求太高,要在学生不足的背后看到他们的“亮点”------朗读不流畅,但可能声音响亮;说的不完整,但可能思路很独特;写得不具体,但可能字迹很端正…….评价学生,尤其对待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万不可求全责备,用放大镜仔细发掘每人身上的闪光点,对学生要有宽容、大度的胸怀。

“以己之爱,启动心灵”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信任学生,启迪学生的心灵,相信每个学生的头上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相信通过他们的努力,在这片蓝天上一定能够挥洒出最美的色彩。著名教育学家韩风先生也说过:“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我们教育者千万要保护好孩子最珍贵的东西------自尊心啊!社会需要的人才本来就是“万紫千红,百花齐放”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身的潜能,他们在努力中品尝到了奋斗的喜悦,那已足够了!

语文课堂,一个焕发着生命活力与潜力的课堂,也必定能成为师生课堂生活的“诗意栖居地”。在这样一个艺术的殿堂里,人的生命将得到尽情的释放,享受着自由,享受着尊重,享受着平等,让语文课堂成为一种诗意的享受,成为师生共同快乐的园地,是我们永恒的美丽追求!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