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童子军的“个性化”素质教育
美国童子军(英文名:The Boy Scouts of America,简称BSA) 成立于1910年2月8日,是美国最大的非赢利性、以素质教育为目的青年组织。截至2013年,7岁至10岁的幼龄童子军成员数量已高达6200万,而11岁至17岁的正式童子军成员数量有5200万,另外还有3300万成年志愿者和大量的超龄成员。美国童子军的建立旨在培养青少年成为具有完善品格、健康体魄及富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公民。在美国,童子军被称之为塑造优秀美国公民和杰出领袖的训练营。登上月球的1€2名宇航员中,有11名曾是童子军成员。从罗斯福到奥巴马,19位美国总统也都纷纷盛赞美国童子军。它为美国培养了很多政界和商界的领导人物,同时也帮助美国政府培养了大批国防后备力量,最重要的是在提高国民素质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那么美国童子军的素质教育是如何进行的呢?为什么会备受青睐?
男女有别的童子军教育
起初童子军邀请学员是以男生为主的,随后在朱丽叶.洛(Juliette Gordon Low)的努力和领导下成立了美国女童子军(英文名:Girl Scouts of the USA),现已是世界最大的女童组织。如今,童子军根据男女的生理、性格等特征制定了不同的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有别。童子军在制定培养计划时考虑到性别差异,对男女童子軍的培养侧重点是不同的。女童子军偏重于培养沟通、体谅和关怀能力。女童子军的培养一般建立在以下四个基础目标之上:发展自我潜力、与他人相处、培养价值观、贡献社会,旨在促进女孩自身能力的发展以及勇敢地面对新的经历和挑战;帮助女孩发展对他人的敏感性并尊重他人的需要、感情和权利;提高女孩建立友谊和工作关系的能力及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女孩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不同于女孩的培养方向,男童子军侧重于野外生存训练,强调坚强、勇敢等探险精神的培养。由于男孩子大多天性好动、具有冒险精神,喜欢探索未知的世界,因此体育活动,探险,军事、生存训练等都是男童子军的重头戏。在《美国童子军的活动手册》中明确提有骑士精神,认为帮助弱者是强者应尽的责任,必须怀有谦恭和助人之心,保护女性,必须有钢铁般的意志。而且这也是男童子军培养男孩子的目标把他们培养成真正具有骑士精神的高素质的美国公民。
参与的活动有别。根据男女不同的培养目标,童子军也制定了反映男生和女生的兴趣和需要的活动。希望他们通过参与不同的活动,提高各自的技能和责任感以及领导能力和决策能力。女童子军的活动以女孩的兴趣为基础,参与各种能增强现实生活技能的活动。地方委员会提供各种活动机会,如露营、社区活动和体育活动,活动的内容还涉及女性健康和怀孕预防方法,职业探索讨论会等,这些都为女孩成为21世纪富有成果的公民作准备。相比之下,男童子军的活动以军事技能和生存教育训练为主,包括道德教育、身体发育和健康、生活和安全常识、野外生存技巧和个人能力培养等方面,涉及行军、野营、野炊、急救、发信号、骑自行车、游泳、露营、徒步行走、观察自然环境、划船、手工艺、掌握森林和河流知识、狩猎、钓鱼、获取食物以及制造各种器具等活动项目。童子军根据性别不同,将男女实践活动的侧重领域做了相应的调整,使他们各自能扬长避短地提高自己、充实自己。
年龄差异化教育原则
童子军教育最为特别的一点就是,它针对不同年纪的孩子提供不同的教育活动,并且可以循序渐进,不断升级。童子军不仅对其组织结构进行了细化分层和明确不同层次的标志,还建立了一个周详的课程体系。
细化的组织结构和标志。美国童子军分幼童军、童子军、探索者(又称青年童子军)三个层次。幼童军里又分小虎队(一年级,7岁)、小狼队(二年级,8岁)、小熊队(三年级,9岁)和韦伯罗小队(四、五年级,910岁)四个小分段。11岁至18岁之间的是童子军,14岁以后至18岁又可加入华西提童军和探索童军等;成年前后还可加入航海童军、冒险童军或罗浮童军。女童军分四个层次:雏菊队(幼儿园大班至一年级,56岁)、小精灵队(一、二、三年级,68岁)、少年队(三、四、五、六年级,811岁)、大少年队又被称为资深队(七年级以上,1217岁)。童子军各阶段的装束标志也都不同,以女童军为例,雏菊队的制服是浅咖色、帽子是深咖色、领结则是橙色;到了小精灵队则改为浅绿色制服、深绿色裙子和贝雷帽、淡黄色领结;进入少年队,制服改为深绿色裙子、白衬衫和配有绿、白、红帽徽的深绿色贝雷帽;成为资深队员后穿戴墨绿色军服和行军用的软帽,服装口袋上还缝着一个美丽的布丁。
按年龄阶段设置课程。根据童子军组织的不同层次的儿童的特性,童子军设置了相对应的课程,而且童子军课程对每个成员的训练是系统有序、不断晋级的。从虎子童子军到幼子童子军到少儿童子军再到华西提童子军和探索童子军,美国童子军的生存训练是逐层递进的:儿童童子军注重自理自立,养成基本的生活能力和兴趣习惯;少年童子军强调生存技能和服务意识;成年童子军被希望继续传承童军精神,服务社会、热爱国家,支持童军事业。同时,每个队员要制定一个不断进步的计划,边做边学。不同年龄段所学课程不同,而且只有完成上一阶段的课程任务才能顺利晋升到童子军的下一个阶段。
以多样化实践活动培养美国好公民
美国历史悠久的童子军教育活动不但有利于孩子们的身心发展,其中蕴含的价值观渗透也为培养良好的公民品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用实践活动培养勇气。童子军活动具有多样性,使得每个孩子都有可能在某一领域内取得成功。而且,童子军活动内容与孩子们的生活相联系,是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这些活动使他们在体验过程中获得精神成长,逐渐成为具有实践公民美德能力的人。《童子军生存手册》中提到:童子军训练的目的是使孩子们将来能成长为一个坚强的人,适应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通过参加体育活动、探险,军事、生存训练等活动童子军们在逐步提升能力的同时获得了自信,也获得了克服困难和突破逆境的勇气。有调查显示,有5年以上童子军经历的人,93%的人表示相信自己的能力,91%的人有勇气面对逆境和问题。这足以说明童子军活动在帮助孩子们培养坚强勇敢的意志品质,掌握必备的生存技能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童子军的年度调查也证明:参加童子军的人比未参加童子军的人更加能够抵抗压力,有更好的社会交往能力、领导力等。
用公共生活涵养责任感。参与公共生活可以帮助孩子们深化、激活公民意识,培养公共精神,锻炼公民技能,培养公民品格,增强公民责任感。童子军组织鼓励童军们参与社会公共生活主要有两个途径:开展公益活动和参与社区服务。童子军主张日行一善,通过社会公益活动提升公民的个人能力与素质,培育公共精神。例如,美国童子军的传统公益活动义卖童子军饼干,该活动起源于二战期间,美国童子军为了支援正义的战争而发起的义卖活动,这项传统一直延续到了现在。通过义卖筹集经费的过程可以锻炼儿童的沟通、表达能力,教会他们如何通过努力增进웃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实现个人价值,并于无形中培养了孩子们的公共精神。童子军中一个叫玛奇塔的小女孩通过义卖活动从害羞小姑娘蜕变成销售冠军,充分证明了童子♒军公益活动的教育意义。社区服务是童子军非常重要的传统活动之一。童子军组织要求从幼童军开始就持续进行社区服务活动,不同年龄段参与的社区活动不同。幼童军的社区服务活动宗旨是:共同参加服务是为了实现童子军所承诺的帮助别人。童子军会制定一些幼童军力所能及的社区服务活动,如:帮助清理垃圾桶,帮助年长者打扫积雪和落叶,种植和照料树木,举行升旗仪式等,孩子们完成幼童军的所有项目、获得所有勋章之后,就可以加入童子军。这些服务,一方面可以帮助有需要的人,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孩子们对公共事件、弱势公民的关注与关怀。当孩子们感觉到被需要的时候,他們的道德感尤其是责任感也就被激发了出来。因此,帮助他人是培养公民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用仪式唤起荣誉感。童子军组织以庄重的仪式对成员进行认可和奖励,这有利于唤起他们的荣誉感,同时传递了公民价值观。童子军组织对孩子们的认可主要包括:准许其加入童子军的入队仪式和对其行为给予积极肯定的晋升仪式。童子军组织通过庄重的入队仪式,形塑了孩子们的尊严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一方面,庄重的入队仪式会给他们带来归属感,坚定个体对组织的认同;另一方面,庄严的宣誓和誓词带给他们神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如:忠诚我将尽力服务于我的国家我将公平、正义、奉公守法团结所有童子军兄弟姐妹等都代表着童子军精神,蕴含着爱国意识、民族精神和公民品德。当然,童子军及时、恰当的晋升仪式也会给予孩子们充分的自尊心和自豪感。童子军组织授予孩子们的荣誉属于道德荣誉,道德荣誉可以视为他们向善的动力和重要支柱。入队仪式以后,积极参加活动的成员就会陆续得到晋升。活动期间童子军组织会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对孩子进行即时性的认定,孩子一旦达到了奖励的资格,晋升或奖励仪式就会尽快举行,并公开授予奖励,这就大大提升了儿童的荣誉感。电影《飞屋环游记》剧中的小胖墩罗素有一条挂满各式各样徽章的绶带,这种品德徽章是美国ว童子军活动的载体和象征,也正是其最吸引孩子们的地方。尽管这些荣誉都属于儿童时期,很多成年人仍倍加珍视,引以为傲,经常将勋章佩戴在衣服上。
对我国进行素质教育的启示
美国童子军个性化的素质教育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具有不少值得借鉴的经验。童子军的教育活动根据年龄和性别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在年龄上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教育侧重点不同;在性别上根据男女各自的优势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针对性培养。这一点对于我国目前在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方面具有十分可行的借鉴意¡义。此外,童子军的行为准则、誓言和活动中蕴含的价值观,在教育活动中润物细无声地传授给受教育者,而且教育效果十分显著,这样的教育方式也是十分值得我们研究学习的。童子军教育不仅为培养具有良好的公民意识和参与能力的公民创设了有效渠道,也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童子军的教育方式为我们充实公民教育内容,健全完善素质教育体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