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动物繁殖与改良》课程设计与实践
摘要:本文是以工作过程为基础,对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动物繁殖与改良》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主要从课程改革思路、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及要求、教学实施等方面进行描述本次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
关键词:工作过程 课程设计 实践
《畜禽繁殖与改良技术》是中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本课程让学生具备繁殖职岗位必备的畜禽繁殖与改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初步达到具备独立开展岗位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和继续学习能力的高技能人才。但在多年的教学中常常因课程设计不合理造成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太理想。因此,我们以工作岗位的工作过程为依据重新进行了本课程的设计。教学效果较以前有了明显的变化。现将我们的课程设计与实践过程展现出来,为其他课程现代化教学模式的改善提供参考。
1 课程开发思路
《畜禽繁殖与改良》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是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以满足畜牧行业、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职业岗位技能需求为目标,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开发与设计,将畜禽繁殖与改良的相关理论知识教学完全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从而打破以往脱离实际、能力培养不到位、空洞的教学方式。教学环节与生产岗位环节相吻合,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中心,以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为基础,注重能力结构的科学性、全面性,培养学生的职ฒ业能力的可持续性;以常规技术为基础,关键技术为重点,先进技术为导向,建设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可操作性和开放性的现代化职业教学课程体系优越性。从而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畜禽繁殖与改良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综合技能的培养。
课程以任务为驱动力使课程设计项目化,针对项目的技能关键点设计技能模块,采用“课堂――养殖场”、“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完成技能模块的学习,最终达到项目教学的目的。
构建以“岗位技能学习为导向”的“工学结合”项目驱动类教学模式,采用岗位轮动的方式在校内养殖场或校外养殖企业进行学习。根据企业生产过程对岗位要求,将学生分组,分别在不同的岗实习组,熟悉岗位工作,理论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学生适应养殖场岗位技能奠定基础,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无缝对接。
2 课程目标
根据中职生的职业定位,本课程培养目标定位为以下三个维度:
2.1知识目标
(1)了解公母畜生理结构及发情生理,掌握其发情鉴定与输精方法;
(2)掌握公畜采精方法及精液品质检查、稀释和保存方法;
(3)了解母畜妊娠诊断的方法;
(4)掌握母畜分娩与接产及难产救助;
(5)了解家畜各繁殖力指标及衡量办法。
☯(6)掌握种畜的选留与改良方法;
2.2能力目标
(1)根据母畜发情表现正确判断适时输精时间;
(2)正确采集精液并进行精液品质评判、合理处理精液(稀释与保存),熟练进行输精操作;
(3)正确进行母畜妊娠诊断;
(4)根据母畜分娩情况进行接产及难产救助处理;
(5)正确统计家畜繁殖力指标;
(6)合理选留与改良种畜禽。
2.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处理和分析问题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注重理论结合实践,爱岗敬业、勤学苦练,精益求精的精神。
3 课程内容和要求
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及要求如下表。
4 课程实施和建议
4.1教学的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4.1.1教学重点
(1)母畜发情鉴定与输精方法;
(2)公畜采精方法及卐精液品质检查、稀释和保存方法;
(3)母畜妊娠诊断ღ的方法;
(4)种畜的选留与改良方法;
(1)母畜发情生理;
(2)精液品质检查及适时输精;
(3)母畜妊娠诊断的方法;
(4)母畜分娩时难产救助;
(5)种畜的选留与改良方法;
4.1.3解决方法
解决方法是借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图片、视频)、实训操作、增加动手机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教学资源库,方便学生的后续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4.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本课程主要通过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演示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具体的任务,培养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通过展示各种实物标本、模型、挂图,放映幻灯、电影、电视、录像等或进行实际操作,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关于事物及其现象的感性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同时,加深对事物的印象,并能够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有利于形成深刻的、正确的概念。整个教学贯彻“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4.3教学评价
4.3.1学生成绩考核改革
由原单一考试方式,采用笔试、技能操作相结合的考核方法,注重过程考核,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并重。
课程考核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和平时表现三个部分组成。理论考试分段考和期考。技能考核是期末进行一次综合性技能考核。平时表现包括平时测验、提问、课堂练习、学习纪律、技能抽查、技能考核。
4.3.2 构建多元化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改变由学校单一考试评价的模式,建立学校、行业企业、学生评价及学生自评相结合的多元化考试评价体系。在校期间学习学生,学期结束时,由老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三方综合评价。顶岗实习学生,在实习结束时,由学生自己、企业员工或企业主管、指导老师三方根据评价表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4.4课程实施建议
4.4.1教学环境与设备条件建设
要求具有良好的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建有专业技能实训室、多媒体教室和生产实训基地。保证“课堂一养殖场”、“工学交替”的教学,实践教学开出率为100%;“教师做中教,学生做中学”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从而实现本课程的所有教学任务以现场技能实训完成,从而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和学 生的综合技能水平。
4.4.2课程资源与教学手段
建设课程资源网站(多媒体课件、图片库、试题库、视频、网络课程)虚拟技术实训室等,充分利用课程网站资源,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示猪场各岗位的工作环境、工作流程、生产过程、操作方法等,使教学过程更加充满吸引力、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2]徐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7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