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卓越工程师的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时间:2024-12-26 02:59:56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针对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工科学生的培养要求,针对交通工程专业的特点提出了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进行 课程体系改革、探索校企联合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等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指导新时期高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工科专业人才培养创新能力

卓越工程师即中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拟用10年时间,培养百余万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奠定人力资源ღ优势。通过该计划可以吸纳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使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最终达到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 目的。

重庆交通大学作为以工科为主的高等院校,历来十分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为遵循高校办学规律,我校积极进行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方 案的制定是学校贯彻国家“卓越计划”教育方针和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基本要求的实施方案。在这一背景下,我校交通工程专业按照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 计划”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扎实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大批创新拔尖 人才,按以下方法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转变教育观念 表1:“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框架

二、实行“3+1”的人才培养模式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采取与重庆市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市综合交通运输研究所等企业联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分为在校内学习和在企业 学习两部分,并组建应用型工程师培养模式创新班,学生规模按照每年30人采取“3+1”的培养模式进行培养,累计3年在学校学习(含在校参加必要的科研和 工程训练),累计1年在企业学习及毕业设计。

三、增大选修课比重和知识结构体系,扩大专业领域,注重创新活动和实践训练

为增大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和时间以及加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几年学习,拥有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建设市场的基本素养,具备卓越工 程师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具有可持续学习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则在人才培养计划中,规定必修课程基本要求,增大选修课比重和知识结构体系,扩大专业领 域,注重创新活动和实践训练。

四、课程体系设置模块化,教学内容科技、经济、人文和信息综合化

在大工程层面上培养人才,将理论教学课程划分为:公共课模块;学科技术基础模块;专业模块(包括交通 规划与管理方向和交通信息与控制方向);第二学位模块以及创新能力培养模块。这种课程模块化设置方案有利于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统一组织公共基础和学科技术 基础教学,并使学生获得大工程的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志趣的变动,使学生不必一入学就选择专业,而可在接触了学科技术基础课程学习后再选专业,甚至转系; 也有利于第二学位培养,学生可以在土木工程或管理工程等相关专业获得第二学位。

五、整合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公共基础学科模块课程以“打好基础”为原则,学科基础和专业模块课程“以尽量扩宽”、“减少重复”进行优化整合,减少课程门数和学时,增大学生自学空间和时间。

六、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在课程体系模块中增设创新培养模块,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创新能力拓展项目由学生根据“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追求实效”的原则 自行安排,包括:各类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学科与专业竞赛,到企事业单位做实习生、当公益活动自愿者、专题社会调查、校外高校知识进修等等 (其最低学分要求和学分认定标准详见“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创新能力拓展课”的最低学分为8学分。创新能力培养从如下五个方面着手:

①各门课程都要激发创新思维,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

②培养创新思维转化为工程图纸和计算机图形能力;

③培养纸面图形变成工程构件或整体模型的能力;

④培养工程构件或整体模型转化为产品或实物的能力;

⑤培养在经营层、管理层、领导层中的创新工作能力。

另外,创新能力除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启发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外,要安排学生从低年级起就能接触工程实践和科研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科技竞 赛和创造性活动。养成勤思维,勤动手,敢于创新的习惯。建议学校建立创新实践工程训练中心,提供创新设计、施工,试验研究条件,制定创新作品评选、展览、 上报、评奖制度,制定创新成果奖励办法,激发学生创新积极性,培养拔尖人才。

七、注重实践与创新能力课程改革

实践环节:指必修实践环节,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大型作业、社会调查、毕业设计、军训等。实践环节教学学分不低于40学分, 时间为40-45周,即累计不低于1年。实践教学环节学分的取得可以多渠道化。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取得相当于培养计划中课程、课程设计、实践与实习、实 验、毕业设计(论文)的成果,达到或超过相关环节的标准,都可以抵冲或认定相关学分。

实践教学课程的改革过程中应进一步密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学生在第二课堂所做的一些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活动,效果明显,表现 突出者,经申请符合条件者可认定学分[3,4]。通过鼓励各专业与企业建立校-企人才培养联合体,保证学生在企业的学习或培养落到实处。

八、改革课程教学方式

①“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形式要多样化,不要都采用单一的课堂上课方式,探索采取每学期集中理论教学、聘请校外知名专家作有关热点问题专题讲座或报告、观看资料片等方式进行教学。

②改革体育课教学方式。体育课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科学锻炼身体,增进健康。目前进行分班教学,教学内容都一样的方式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学生 体质各不相同,爱好也各不一样,有人喜欢游泳,有人喜欢篮球、足球,人人各项运动全都要达标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可探索按学生兴趣分班或自主组织爱好者协 会。例如足球 ☻协会、游泳协会……,学生课外自主安排锻炼、比赛等。学生体育考核可根据协会活动情况总结和教师面试确定。 ③改革外语教学,规定双语教学基本要求,逐步扩大“双语”教学范围

开展传统外语教学模式改革研究,注重学生听、说、写的基本웃能力训练,加强双语教学课程的设置研究,规定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组织优秀教师编写切实可行的双语教学课程,逐步扩大“双语”教学范围,使外语教学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培养学生的良好外语运用能力。

④推行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加强实验设备投入和实验室建设工作,制定完善的、操作性强的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把实验教学放在理论教学同等地位来抓,提高实验师资队伍,精 简实验室专职教师数量,探讨以课程教学老师为主、实验室专职老师为辅的实验教学模式。推行实验室全天候开放,实验室专职老师轮流值班,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 申请自主选定的实验,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实验率,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⑤试行开设讨论班

定期开设一些专题讨论班,学生自由选择参加,讨论班可聘请校内外专家讲学,学生参加讨论,也可以由相关学术梯队组织,立一个▼主题, 下分若干个小题目,参加讨论班的学生自己选一个小题目,在梯队成员指导下,自己搜集文献资料,做分析、写报告,然后轮流作报告,参加者相互讨论、提问题, 由报告人回答,学术梯队负责人只起主持、引导和总结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查找收集文献资料、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5,6]。参加讨论班 学生可计算学分,教师计算工作量。

九、探索校企联合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

积极探索校企联合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适当地走出校园,接触实际工程,也可将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优秀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请进校园,进行具有一定时间的专题教学或报告;要进一步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鼓励或要求学生利用假期到基地锻炼,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参考文献] [2]任其亮,李淑庆 ت.“交通工程总论”精品课程建设对策研究[J].交通标准化,2010

:260-264

[3] 骆玉安.试论校园文化建设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焦作大学学报, 2004

:83-85.

[4] 杨震.论新时期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

:44-45.

[5] 刘国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究[J].河南教育, 2007

:12-13.

[6] 张仰飞,魏萍,冯永伟.多维度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 2006,6

:57-61.

(作者单位:重庆交通大学)中国wWw.LWlm.coM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