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论文摘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挑战了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文章分析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特征,解析“卓越工程师”的内涵,介绍了地方高校“卓越计划”123模式,并在改革实践中产生了明显成效,特别是在培养模式创新、校企联合培养、“双师型”队伍建设、国际化特色等方面走出独具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之路。
[论文关键词]卓越工程师 培养模式 师资队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教育部2010年启动的一项重大改革计划,挑战了我们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培养卓越工程师,需要在实践中大胆实践探索。作为首批“卓越计划”试点的地方高校,更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探索,走出独具特色的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之路,培养地方建设急需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
一、“卓越工程师”的内涵
相对于在研究院所和大专院校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而言,卓越工程师是指从事相关工程技术工作的优秀技术型人才。一般情况下,“卓越”是指非常杰出,超出一般的意思。“卓越计划”中的“卓越”是指各种类型的工程师都可以追求卓越,更多的是强调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和态度,是一种发展的质量标准。严格意义上的“工程师”是指获得工程师执业资✍质或评上工程师职称的人才。“卓越计划”中的“工程师”泛指高校培养的具有工程师基本能力,并有获得工程师执业资质☁或工程师职称潜力的后备工程技术人才。现代工程是技术与社会多因素的综合体,是多学科融合、多技术集成的复杂系统,呈现出实践性、科学性、创新性、综合性、集成性和社会性等特征。美国工程与技术鉴定委员会(ABET)EC2000的十一条毕业生能力标准和欧洲工程师协会联盟(FEANI)制定的十六条欧洲工程师业务能力标准都更加强调工程实践能力、多学科的背景、表达交流沟通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终生学习能力、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社会人文和经济管理、环境保护等知识。因此,未来的“卓越工程师”的基本素质特征,不仅体现于ณ“会不会做”,而且体现于“该不该做”(取决于个人道德品质和价值取向)、“可不可做”(取决社会、环境✯、文化等外部约束)和“值不值做”(取决于经济与社会效益)等。实践证明,“卓越工程师”之所以“卓越”,主要并不在于其专业知识更丰富,也不仅在于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而在于其综合素质更高。高等工程教育所造就的不是“卓越工程师”,而是打造“卓越工程师”潜质和基础,因此应该超越“专业教育”的框架来加强“素质教育”,更要凸显工程理念、工程伦理、工程文化、工程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二、“卓越计划”的特征分析
1.联合培养。产学研结合是工程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企业拥有高校不具备的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制造技术,真实的工程环境,以及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因此“卓越计划”离不开企业的支持。“卓越计划”的突破之处就是要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深度参与学生培养过程,高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企业要配备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担任学生的指导教师并为学生开设专业课程。强调学生要有不少于一年的企业学习时间,在企业学习阶段主要完成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工程职业教育任务,接受企业文化熏陶,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深入工程实践一线锻炼,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工程设计和工程开发,“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
2.标准引导。制定人才培养标准既是衡量培养质量的依据,也是满足企业需求的体现。按照标准进行培养也是国际工程教育通行的做法。“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标准由通用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学校标准三个层面构成。教育部与中国工程院联合制定通用标准,从国家层面规定各类工程型人才培养都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教育部与行业部门联合制定行业专业标准,依据通用标准的规定明确本行业主体专业领域的工程型人才培养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专业标准的规定,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目标、服务面向、行业特点和办学优势等,选择本校参加卓越计划的专业领域和人才培养层次,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培养标准。
3.突出特色。人才的多样性决定着不同类型的人才质量不能用同一标准去衡量。“卓越计划”提出“分类实施、形式多样、追求卓越”的理念,要围绕工程能力这一核心问题,大力推进教育理念、培养模式和管理方式创新,着力推进校企合作、分段联动培养模式。强调各校根据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结合本校实际和优势,进行了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多种方式培养工程师后备人才。采取多种教育教学方式,着力推动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等多种研究性学习,鼓励自主性学习和团队化学习,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训练。
4.接轨国际。“卓越计划”的另一重大变化,是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指向。一是积极利用国外先进的工程教育资源,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到海外企业实习;二是支持高水平的中外合作工程教育项目,鼓励在多种语言环境下培养熟悉当地国家文化、法律和标准的国际化工程师;三是采取有力措施,招收更多留学生来我国接受工程教育;四是积极申请加入《华盛顿协议》等国际工程教育互认协议,加快与国际工程教育体系、评估标准、工程师认证体系的对接。
三、“卓越计划”的实践探索
1.构建“‘卓越计划’123模式”。“一个校训”——“知行合一”,即学以致用、学以致胜;“双核协同”——通过专业核心课程优化和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协同作用”,让学生掌握核心知识和核心技能,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胜、适应社会;“3I特质”——培养具有积极人生态度(Initiative)、工程专业素养(Industrial)和综合应用能力(Integrative)的工程师后备人才。学校细化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规格,优化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课程体系,重点突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突出实践取向。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统一纳入到一体化的工程师培养的能力矩阵中,根据应培养的能力要求优化课程和实践活动体系,减少课程理论教学课时数,增加实践教学课时数,增强课外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实验和实训,保证实践环节学分占总学分的1/3以上。二是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通过综合性、开放性、工程型的课程设计改革,加强系统化工程训练。引入CDIO项目教学和PBL问题教学等教学方法的应用,通过项目设计将整个课程体系有机而系统地结合起来,在所有的专业课程中都设置工程项目的训练环节,每门专业课有一个工程项目问题,每学年有一个综合工程项目训练,四年内每个学生都要经历约二十余个工程项目。三是突出工程创新能力培养。重视课外活动和学习环境对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重要作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开放实验室以及相关学科实验室向学生全面开放,通过综合性、开放性、工程型的课程设计改革,加强系统化工程训练,设立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鼓励学科参加各类创新活动,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工程项目,参与企业工程项目的研发等,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切实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3.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学校实施“聚英100”计划和“育英100”工程,采取“引、聘、训、评”的方式,探索建立教师与工程师有机结合的新机制,建设一支具有ฌ丰富工程实践经历、满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要求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一是建立专职教师下企业制度。青年博士到企业“顶岗工作”1年以上,参与企业实际工程项目或研发项目,以获得比较丰富的工程实践经历。副高职称以上的教师必须联系一家以上企业开展科技服务工作,5年内确保具有工程实践经历的专职教师比例超过80%,造就一大批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二是引进高水平专兼职教师。引进国内外的优秀工程师和有工程背景的博士、教授,面向社会和企业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工程师到学校任教或兼职,参与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指导学生实习、实验和实训等实践教学,让学生们直接体会到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企业的工作模式。三是加强工程教学团队建设。以具有丰富工程教育经验的教授、企业高级工程师、企业高管为带头人,组建校内外专兼职教师共同参与的工程教学团队,有一定比例的教师由国内外工程一线高级专家担任,聚合教学团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设计创造能力。四是改革教师的评聘和考核制度。完善与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相符合的师资政策,包括职称评定、岗位聘任、任期考核、申请教改项目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侧重评价教师在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和成果。要求工科教师晋升高级职称前应具备至少2年的从事工程工作的经历。 5.开创开放共享的“双合作”平台。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联合打造高水平产学研合作平台,是高校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重要抓手。学校“双合作”发展战略的实施贯通了政产学研的合作渠道和途径,提高了服务社会的“契合度”与“贡献度”,提升了教师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开发能力。
近年来,学校与宁波市11个县(市、区)、杭州湾新区、宁波国家高新区和台州市部分县(市、区)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62家企业建立了紧密型战略合作关系。学校与中科院宁波材料工程研究所联合举办材料学院,与中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共同设立宁波市港口与物流研究中心,与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合作成立港口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与香港职业训练局合作举办“甬港先进制造业培训中心”,与浙江大学科教战略发展研究中心合作成立“工程教育研究中心”,通过互派互聘等方式共享双方研究资源,培育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和研究团队,形成一批有影响、有特色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