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的研究
摘要: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一种学习方式,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积极学习活动过程。化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化学教师引发、促进、支持、指导下,发现与化学有关的问题,确定问题,运用类似于化学家所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去研究探讨、获取化学知识,在研究探讨的过程中体验、理解、掌握和应用化学科学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初中化学;运用
一、研究背景
中学化学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初中化学课程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对比国内外一系列教育理论成果,研究性学习理论作为新的教育理念,具有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适应当前全球信息化、社会学习化、教育个性化和发展多元化的时代背景,它强调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给了我们新的启迪。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关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2]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知亲自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础的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二、研究性学习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研究性学习设计的指导思想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为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为主。 ฃ
(一)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施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研究性学习重实践,影响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影响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校教育来说,教育学生怎样学习比教育他们知道什么更为重要。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发现、探索、体现,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中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在研究性学习的评介中,评价的标准也不是判断学生学得了多少知识,而在于评介学生审视问题的视角,认识问题的过程,解决问题的方法,面是所有这一切都是终身学习的构成要素。
(二) 转换学生的角色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中心,学生是学习的“配角”,学生总是处于观摩的学习状态,面对教师,学生充当的是趋于物的角色,学生缺乏动手的机会,使得教师的教学活动也很难得到全面展开。在传统化学教学模式下,学生为了获得好成绩,以记忆巩固化学知识为目的,机械地复述疏于思索创新,传统文化中把人的服从作为人生的最高行为准则。社会期待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时,要求学生绝对服从教师的教学过程,学校主要是关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处于主动地位,他们的地位角色由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从属的、封闭的,转变成了自主的、开放的、主动地去探索、去尝试,使个体创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空间,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
(三)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行为习惯的养成,归根到底是学生学习的结果。学校教育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是要让我们的学生形成一定的学习方式。传统的教学环境使许多学生的学习偏重于机械记忆、浅导理解和简单应用,仅立足于被动的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优秀教师那里,教师并不把现成的结论和对某一定理的正确性证明告诉学生。教师让学生有可能提出好几种解释和推翻另一个解释,在这种情况下,知识不是消极掌握的,而是积极主动去获取的。”[4]当前化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是通过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调整,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法,在开展有效的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究,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起了组织、指导作用,在时间安排上更多的是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活动。
三、化学教ฉ师在研究性学习中面临的挑战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对教师提出了从未有过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它对教师的要求不再局限于熟悉和研究教材、教法、积累教学经验、完善教学艺术、揣摩高考动向等,☁而是从教育观念到知识结构、从工作方式到教学行为有变化。
(一) 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吸纳知识的途径由单一变为多元,学习内容的开放性使学生的认识领域大为拓展,教师也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目前,大部分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都存在明显的不足,教师作为参与者和学生一起开展探究学习,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改善能力结构,增加对学生多方面的了解,提高专业水平,获得专业发展。教师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关键,教师的观念、所扮演的角色、知识结构、教学行为、组织方式等不适应研究性学习的需要,因此必须对教师进行培训。包括对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对现代科普知识的学习,以及研究性学习的学习。中学化学教学中,适时、适量、适度的选
择适当的中学化学教材中的一些内容,进行研究性学习,鼓励引导学生运用探索研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以创造力为核心的各种能力,形成、提高科学素质。
(二) 教师的权威受到挑战
传统的教学“把学生的生命发展中最宝贵的精神活力和创造力销蚀了,把学生形成积极、主动、自主的自我发展的可能性扼杀了。”[5]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希望研究的很多问题都超出教师的专业领域,对于学生将要学习的很多内容,教师几乎没有专业知识方面的优势可言,这种变化让教师真正开始意识到自己在知识能力上的不足。让教师从内心意识到自己存在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对本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知之甚少等问题,从而产生了继续学习、完善自我的强烈愿望。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建立一种新的关系,创造一种新的学习文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学习的伙伴,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知识的过程。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聆听教师一再重复的事实与理论,而是怀揣各自的兴趣、需要和观点直接与客观世界进行对话,在教师的指导下彼此讨论与学习,共同认识现实的课程发展活动。
(三) 独立教学转变为合作教学的挑战
传统教学过程中,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是独立地完成教学工作,基本上可以不和其他学科的教师有业务上的交往。但在研究性学习中,围绕课题研究,教师指导的内容包括计算机知识、科研方法、各种专业知识、数据处理等各方面的知识。对绝大多数老师而言,很难独自一人很好地完成对学生课题的所有的指导工作。这就要求教师从个体走向合作,联合起来对课题小组进行指导。这对教师来讲,是一种工作方式的根本改变。他必须与其他同事建立联系,从仅仅关注本学科走向关注其他相关学科,从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到和其他教师一起合作。我们可以看到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挑战是全方位的、深刻的。它将是一种范式的
根本转换和极其痛苦的自我更新。
四、结语
实施研究性学习能使学生处于主动发展状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化学课堂教学ฟ中实施研究性学习让学生置身于各种客观探究情境当中,包括各种实验情境、自然情境、社会情境和问题情境等。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深刻地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