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个性化教育与语文课程改革

时间:2025-01-14 05:31:45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论文关键词】教育 个性化 语文课程 改革

【论文摘要】个性化教育是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语文课程改革新的价值取向。我国当今的语文课程存在着种种弊端,严重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发展。语文新课程要树立个性化教育理念.必须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使每个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自我塑造,充分发展,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个性化教育是21世纪教育基点的战略性转移,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向,也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更是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语文课程改革新的价值取向。

个性化教育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需求。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本质是以知识创新为基础、以人的主体实现和超越为特征的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人才诸因素中最为突显的一部分,是个体为社会服务的基本条件。没有个性特点、平庸无奇的人,ต就无法进行知识的摄取、转换和建构性再创造。健全的人格体现了人与社会的内在融合,个性的发展包含了社会的发展。早在《学会生存》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深刻指出:“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采,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由此我们应该明确,实现个人与社会内在融合的“丰富多采的人格”是知识经济对语文课程的时代需求。

个性化教育是创新教育的急切呼唤。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其宗旨就是为知识经济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任何创造都必然体现着创造主体的个性品质和特点。创造力除智力因素外还含有情感、激情、爱好、欲望、自我、信念和意志等非智力因素。这些个性层面的心理要素的健康发展,对于个体的成长是不可或缺的,同时也是帮助个体激发潜能、培养丰富创造力的有力因素。没有健康的个性,无论在智力上、思维上有如何的超常性,也不能成为所谓创新人才。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知识经济这样对创新有着如此急切的呼唤,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对培养具有创新个性的人才有着如此紧迫的期求。

个性化教育体现了人文价值的回归。教育是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一。从价值哲学的角度来看,教育作为主体的实践活动,既有工具价值,以满足其他活动的需要;又有主体性价值,以满足人自身理性价值的的需要。主体性价值作为内在价值是人的实践活动的根本价值,它是工具性价值的源泉。但长期以来,由于强烈的功利主义、技术主义的价值取向,导致了教育的失衡和异化,即丢失了教育的主体价值。无视人的尊严、价值、情感、地位,而将树人育人的基础教育沦为一种高度工具化、技术化的训练。人文精神、人文价值可怕地消失了。随着人们对教育实践的反思和认识的加深,召唤人文价值的回归已成了国人共同的呼声。特别是语文教育,在经历了一场全国性的大讨论之后,人们更加重视对人文性的关怀。个性化教育以人为世界价值为核心,以对个体生命的生存形态和意义之尊重为最高价值追求,它把“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这正是体现了人文价值的回归。

我国当今的语文课程虽不能说是完全忽视个性的,也是注重不够的。至今仍然存在着种种弊端,严重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发展。其中主要是:

过死的教育体制。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管理高度集权,学校的自主权极为有限;全国一亿多青少年学生遵照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学习统一的教材,接受统一的考试;学生升级、毕业、升学的标准整齐划一,由此产生死板的、缺乏活力的行为模式,这种教育体制所提供的个性发展的空间极为狭窄,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过重的功利导向。中国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教育观念在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下,成为社会、家庭和学校过重的功利导向,进而演化为严重的应试教育。.‘金榜题名”是学生改变人生际遇、谋取理想职业的“正途”,考试中第是家长望子成龙的光荣追求,而“升学率”更是一所学校赖以存活的生命线。学生从一人学就在家庭和学校为他们设计的模式中成长,他们不得不为取得高分而竞争,为升人“‘重点”而拼搏,个性品质得不到全面发展。部分学生把个人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忽视社会实践,漠视集体活动,缺乏爱心,缺乏奉献精神,个性发展出现缺陷。

过量的课业负担。素质教育已推行多少年,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却一度遭到应试教育顽强的拒绝和对抗。“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应该说是比较真实的概括。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学生每天至少要花10多个小时来应付繁重的作业、无休止的考试和名目繁多的课外辅导,成绩稍不理想,就会遭到来自老师和家长的训斥、责骂和加倍作业的惩罚。他们根本没有时间读自己喜欢读的书,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个人的兴趣和特长无法得到展现,创造的欲望被重重地压在心理底层。"

过旧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的“三中心”模式没有彻底的改变,“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一些地方只是流于一种口号,并没有成为语文教师灵魂深处的自觉。教师的讲解和提问仍然主宰着课堂,学生只能被牵拽着按老师设计好的套路被动学习。学生的质疑或解答如果超出教师的备课,得到的不是肯定和鼓励,而是挖苦和打击。不甘一平庸的学生往往被视为“问题学生”、“冒尖户”。这种教育方式只能培养大批缺乏个性和创造力的“庸才”。

过偏的教育评价。语文学习的内容是一种精神现象,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多年来,我们的语文教育评价主要是通过升学考试和教学过程中大大小小的模拟升学考试,将预定的目标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追求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化”,把所有精神现象都用简单化的方法加以反映,对复杂的心理现象只看过程不看结果。其方式是采取限时的纸—笔测试以获得“量化”的结果,并以此作为区分学生好坏和教师教学优劣的首要依据。这种评价虽不无可取之处,但它“忽略了人的行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不可预测性,忽略了过程本身的价值”,它的“最大缺陷是把人客体化了、简单化了,它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周全了,唯独忽略了人本身”。

应试教育着眼于各种量化了的分数标准,将应考过关看作是人生竞争的唯一门径,因而就将应试升格为教育目标,甚至是唯一的目标,这种母体“胎位不正”的教育很难孕育人格健全的创新型人才。树立个性化教育观,必须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使每个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能够自主学习、自我塑造,学会学习与发展,也就是把语文课程看作是一种与学生个性不断成熟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内在历程,使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与社会的持续性发展的根本利益和方向相一致。

1.必须树立新的人才价值观念,人才的根本价值体现为人的主体性价值。

语文课程应当挣脱.‘唯科学主义”的樊篱,摆脱千百年来所深陷的工具价值的地位,找回失落的主体意识,尊重并提升人的主体性,把富有主体性的人才作为培养规格标准和价值追求。语文课程的功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丰富的心灵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既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自主行动的能力,又要使他们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与他人合作共事。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要建立在其特殊的个性上,注重教育的多样化、个性化,使得语文课程适合学生充分地自由地发展,而不是设定一个固定€的范模去塑造它。我们总是习惯于把学生当作被加工的“标准件”,习惯于用经验中熟悉的眼光看待所有人的行为方式,而把超出我们经验范畴或敢于突破某种“规范”的行为方式视为“怪异”,加以忽视甚至扼杀个性化教育观相信每一个人都有创造潜力,要创造条件,挖掘潜力,打破“螺丝钉”型培养模式,使人才不拘一格地成长。尤其要正确看待那些具有个性特色的行为方式,使具有超常发展潜力的学生得以充分发展。

2.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优势

中小学语文课程作为基础教育中的核心课程,丰富的课程资源对实现教育的个性化有着得天独厚的特殊优势。语文课的内容丰富多采,课文中美的人、事、景、物,美的精神,美的情理等等,有利于陶冶学生美的心灵,优化个性品质。“文学即人学。”语文课中大量的文学作品和准文学作品,反映了人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广阔性、丰富性,深刻地影响着个性的多样化发展。文章的形式多种多样,学生可以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有所偏爱和重点发展。学生阅读,“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而“形象大于思想”,对同一形象所蕴含的意义,不同的人又可有不同的理解。学生的作文,是学生人格的综合体现,更有利于充分展现每个人的创造个性。“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丰富多采的语文课程资源,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外活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语文学习的方式、方法和习惯存在较大的个别差异,每个人都有个人的特点和特长,语文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方法能够满足个性化的学习要求。这些,都是其他课程无法企及的。语文课要最大值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充分的发展创造条件。

3,尊重学生的个性,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最先是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提出来的。但是,长期以来,并没有普遍地、真正地成为语文教学行为的自觉。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语文教师总是以监管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是居高临下的权威,是控制着知识和信息的话语霸权。其结果是课堂“秩序井然”,而气氛沉寂、缺乏活力,师生活动特别是学生的活动僵化、刻板,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压抑甚至严重丧☮失。教师要把个性化教育观作为教学行为的指南,就需要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组织、引导者上,建立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教师是平等对话的首席,切忌“越位”。教师要尊重并平等地关爱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个孩子的学习潜能,在更多的环节上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课堂上,师生同构互动,展开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交流,共享学习的快乐。为此,教师的讲必须让位于学生的学,要让学生多读书,多感受,多探索,多积累,多表达,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去发现、去创造,而将教师为主的活动简省到最必要的限度。个性只有在主动的学习实践中才能得以发展。"

4.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一个人的个性得以自由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宽松氛围。因此,语文课堂要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尽量减少对学生的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给其自由表现的机会。学生知识经验相异,兴趣爱好有别,对学习关注的重点,所获得的体验也不尽相同。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创造性,在课堂教学中给每一个学生同等的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并尊重学生对学习方式的选择。只要有助于学生学的生动,学的积极,就应该给学生一路绿灯。如可以举手说,也允许不举手说;可以站起来说,也允许坐着说;可以向教师质问,也可以与别的同学争辩;可与同桌小伙伴讨论,也允许离开座位找好朋友切磋。教师不要急于或满足于教给学生什么,重要的是要不断为学生创设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自由发展空间❥,尽可能多给他们一些思考和活动的时间,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自始至终拥有一个广阔的心理空间和开放的心灵,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展现,创造潜能得以充分开掘。

5.发展争强好胜和标新立异的创新个性

只有具备了强烈的竞争意识,并且勇于争强好胜,才能不甘平庸、不甘落后,才能摒弃从众心理,在竞争中不断展现并发展个性。一般来说,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赏识、注意,是人的天性。竞争能够满足这种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语文课堂中,可引进竞争机制,创造竞争环境。要激励学生争当先进,争取并保持最好成绩。要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树立信心,奋发向上,不断超越自己,敢于超越先进。要经常开展讨论,鼓励学生在讨论中勇于争辩,在争辩中锻炼机智,磨砺思维,对有创见的学生及时给予肯定或表扬。竞赛更有利于激发智慧,促进创新。有意识地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竞赛活动,如语文知识竞猜、问题抢答、朗读比赛、背诵比赛、对对联比赛、快速作文比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而且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和特长。

具有创新个性的人能够不迷信权威,不崇拜偶像,不唯书,不唯上,追求真理不怕“冒尖”,坚持真理不怕冒险。语文课堂上,应鼓励学生敢于向传统观念提出挑战,敢于冲破旧的习惯势力的束缚,大胆提出同传统观点相对立的观点,提出同权威结论相抵触的结论。科学是在不断否定中前进的,否定之处正是创新所在。而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向权威挑战的求真精神是创新个性品质的重要因素。在这个意义上,中学生敢于指出朱自清散文中的“桃树,杏树,梨树,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是弄错了三种树开花的顺序,同哥白尼否定当时基督教会支持的“地球中心说”具有同样的性质。因此,对那些唯唯诺诺、人云亦云、不敢越雷池半步的学生,要特别珍视并张扬他们一星一点的创新发现,激励他们勇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

6.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积极功能⌛

教育评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活动,它应该以人的个性和创造性发展为评价的根本性的,而不是将人分为三六九等。这就要变“目标取向”的评价为“主体取向”的评价。不能仅依据答案的对错进行评价,更要重视过程与方法、习惯与态度的评价。评价过程是一种民主参与、相互作用的过程。这就要变单一的教师评价为师生共同评价,尤其是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每一个评价主体具有对自身行为的反省意识和能力,而不是靠外部力的督促和控制。

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每个学生学习语文存在知识、能力、智力、方法、习惯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学习效率也难以均齐。评价标准就不能划一。学生只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就要给予充分肯定。要使每一个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发展潜力,经常体验到成功的欢愉,从而激励他们不断追求新的进步,不断超越自我。评价要让学生通过自我反省,正确认识自己,找出差距所在,使他们充满继续努力的信心。

评价要特别注重发展创新个性。评价的情境要有利于展现创造才智,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创造因素。诸如在学习方法或运用知识方面有所创新,哪些是在模仿基础上些微创新;敢于质疑问难、抓住某一问题穷究不舍的“钻牛角尖”行为;不循常规、大胆求异的思维方法及其成果;不甘从众、不甘后人、不怕“冒尖”的争强好胜表现……,都应给予及时的、正确的评价。特别是对于那些似乎“离经叛道”的思想和言行,更需要我们用创新的观念来评价它,呵护它,发展它。

个性化教育并不是一个时新的命题。语文教学改革中许多成功的经验就包含着发展个性的因素,体现着对受教育者主体精神的关爱。但是,无论从语文课程整体还是语文课堂教学具体行为,其重视程度和实际效果,都尚远远达不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高扬个性化教育理念的旗帜,重新审视语文课程,大胆进行语文教育改革,为每位学生的自由发展、充分发展开辟一片崭新的天地。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