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程化学教材内容呈现特点探析
[摘 要]准确地解读教材有利于理解化学新课程的理念和教学要求。在分析高中化学新教材内容结构的基础上,以“乙醇”内容为例,对新旧化学教材内容呈现方式进行比较,对新教材的内容呈现特点进行分析,,以全面理解和把握教材中蕴含的课程理念和教学要求。
[关键词]化学新课程;化学教材;内°容呈现特点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唐劲军(1977―),男,湖南邵阳人,博士,广西师范大学化学与药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化学教学论。
化学教材作为化学课程具体化的产物,是对化学课程理念的体现和对化学课程内容的落实,是对化学课程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加以系统化的材料。 [1]全面理解新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对实施新课程教学有重要意义。准确地解读新教材有利于理解化学新课程的理念和教学要求。笔者以“乙醇”内容为例,对其教材内容的呈现特点进行分析。
一、化学新教材内容特点总体分析
新教材通过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内容编排,实现学科知识的螺旋式上升,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在内容呈现上有比较突出的特点,是同一知识点可能在不同的模块出现,但教学目标不同,这和传统的旧教材“一竿子打到底”的特点有较大差异。必修模块重视基础、理解、应用、联系社会和探究学习,而选修课程主要想实现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实验探究、交流讨论、查阅资料等方式进一步学习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为具有不同爱好及学习潜能的学生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因此高中化学课程内容被设计为逐步加深、梯形上升的不同学习阶段。
二、 新旧教材中“乙醇”内容呈现特点
1.旧教材对“乙醇”的呈现方式
在旧人教版教材中,“乙醇”内容呈现如表1所示。
三、新教材中“乙醇”内容编排特点分析
1.知识分层递进,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新教材采用知识分层递进编排,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新课程必修模块对有机物知识的要求只涉及具体的有机化合物,不扩展到官能团和类别层面,有机物官能团和类别知识则是选修模块的要求。旧教材采用的呈现方式是直接阐明“乙醇可以看作是乙烷分子里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的产物”,这种呈现方式体现了“学科中心”模式,即一开始就介绍乙醇的结构,再由结构决定化学性质,然后介绍其具体化学性质。这种方式虽然符合学科知识逻辑,但是对学生而言,知识的层次性没有体现,学起来有一定难度。新教材则先从实验入手,通过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乙醇与金属钠产生了氢气,并将其与钠与水反应作比较,说明乙醇分子里氢原子不同于酸或水中的氢原子,再引出乙醇的结构式。这种呈现方式考虑了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运用了实验现象的分析和推理,引导学生从乙醇的¢性质到结构,再到其他性质的学习,最后帮助学生形成对乙醇的完整认识。这样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乙醇结构与性质的理解,利用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2.凸显科学探究,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教材改变了过去灌输式、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新웃教材突出科学探究内容,引导开展探究性教学,以呈现探究学习内容转变过去的背诵记忆、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如教材设置了“乙醇与金属钠反应”“乙醇的氧化反应”两个探究实验,其中将乙醇与钠反应、水与钠反应进行对比,没有用大段文字去总结实验现象和产物,而是以空白表格的形式要求学生在实验探究中自行归纳出乙醇分别和水、金属钠反应的现象和产物,学生在实验操作、分析现象、推断产物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自主地解决问题并得出结论。
3.设置多样化栏目,实现知识的层次化
新教材在编排化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内容时,十分注重知识内容的层次化。教材对“乙醇”这一内容采用了层次化、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如在介绍乙醇的结构式时配了“分子模型图”,为学生提供了感性认识。虽然在必修模块中未要求掌握分子的空间构型,但呈现乙醇分子空间结构可以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有机物分子结构打下基础。另外,教材中还提供了乙醇、烃的衍生物等多个物质或概念的英文名,可使学生开阔眼界,感兴趣的学生如需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将不再拘泥于教材,学生可利用这些英文名在互联网、课外书籍上查询有关资料,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4.融入STS内容,增强社会责任感
新教材利用了STS素材,知识呈现贴近了生活实际,为“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创造了条件。教材在乙醇的氧化性内容中,用“资料卡片”形式介绍了交警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的方法,使学生对乙醇的氧化性学习与社会生活的应用联系起来จ。教材对课后练习的选取也实现了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例如课后习题中的“如果以酒精代替汽车燃料,需要更多的土地来种植作物,大量开发新土地则会产生怎样的生态或社会问题;制作一张海报,宣传酗酒或酒后驾车的危害”等问题和任务,这些习题可以促使学生思考化学与社会、生活有关的问题,对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问题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