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堂“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的应用
地理课堂“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指教师立足于课堂教学,依据教材,联系社会及学生生活实际,采取多种教学措施,在教学中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身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
一、理论基础
(1)主体性教育理论。我国首届主体教育理论研讨会上,研究者指出,主体教育就是依靠主体来培养主体的教育,基本立场是把学生培养成未来社会生活的主体,弘扬人的主体性;其人性论的体现是在教育活动中,学生是成长着的主体,有一定的主体性,又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基本策略是发挥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培养主体性强的人。主体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每个人得到全面、自由、充分地发展。
(2)合作学习理论。特拉维夫大学沙伦博士对合作学习进行了界定:“合作学习是组织和促进课堂教学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学生间的合作则是所有这些方法的基本特征。在课堂上,同伴之间的合作是通过组织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实现的,小组通常由3~5人组成。小组充当社会组织单位,学生在这里通过同伴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展开学习,同样也通过个人研究进行学习。”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罗杰斯认为,很多有意义的知识或经验不是从现成的知识中学到的,而是在做的✎过程中获得。学生参加学习活动,进行自我发现、自我评价和自我创造,从而获得有意义的经验。他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如何学习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去。
✔二、教学流程
(1)参与导入。本环节是教师谱写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ณ生沟通的第一座桥梁。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这节课,笔者采用了图片导入的方式DD“同学们,大家在电视或网络上见过很多名人,那么这些人大家是否熟悉呢?”教师展示图片,学生说出人物名字DD奥巴马、乔丹等。“很好,他们属于哪种肤色的人呢?”DD黑种人。“是的,由此我们想到他们的故乡是哪里?”DD非洲。“非常好,确切说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黑种人的故乡,了解他们的家乡有何特色。”学生们兴致勃勃地期待课堂的进行。
(2)课前预习。对初中生来说,地理属副科,课后几乎不为地理学习留时间,所以地理教学效率很难提高。课前预习是指教师根据课标要求,将本节课的重点以填空的形式呈现,自己搜集信息。学生通过此环节可以明确本节重点,学习就会有所侧重。
(3)眼疾手快。眼疾手快指快速指导学生利用地理图册,找出地理事物,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如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海陆位置时,教师说明要找的地理名称,学生在地图中找出,组内交流如何表述其方位,然后请代表表述。此环节以提问基础差的学生为主,一方面作为鼓励,一方面为了带动其积极性。此环节效果比较好,学生都积极地参与,持续一段时间后,发现学生的读图能力普遍提高。
(4)集思广益。集思广益指以小组合作探究方ผ式,辅以小组加分措施解决问题的环节。此环节问题的设置是有梯度的,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①请同学们找出下列哪些是原料,哪些是工业制成品。②根据图☪表填空:以上国家主要出口 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这些商品价格 。③根据“本区主要进出口产品示意图”填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 地位。④小组合作交流,并组织语言讲解“单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原因和产生的后果。前三题比较基础,可找中等及以下的学生回答,第4题需要语言组织能力稍强的学生回答。本环节是相对难的环节,对于逻辑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教师合理引导是顺利进行的关键。
(5)争分夺秒。争分夺秒指在总结一节课重点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是否掌握这节课做的小测试。此环节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抢答题(基础题),起巩固作用;另一部分是“开心辞典”,目的是拓宽学生视野,主动发现生活中的地理。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抢答题部分:①有“黑种人故乡”之称的是 。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90%以上的人口为 种人……此部分以学生抢答为主。“开心辞典”包括“探索题、主观题、猜猜看”等题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首先夺得答题权,然后派小组代表选择一个题型,在短时间内小组交流给出答案。此环节是最为激烈的,全班同学都积极参与,此环节也是最不好控制的,教师的灵活引导尤为重要。
三、反思
该模式通过一段时间的应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提高,通过与学生课后交流,发现学生能将课上的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并能主动提出一些地理问题,而且尝试分析与解决,说明该教学模式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认识和实践能力。但是该模式仍有一些亟需改进的地方,由于照顾到了班级各个层次的学生,一些简单问题的重复,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显得有些浪费时间,同时,对学生秩序的维持也是对教师的挑战,学生为了荣誉,争抢回答问题,甚至回答机会少的学生有情绪。因此,如何合理应用“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仍是不断改进与完善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