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文明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融合
【摘 要】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是和谐、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的建设要立足当前,落到实处,着眼未来。大学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基地,生态文明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即是当今时代的需求,也是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大学教育所依靠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发展,社会上日益发展的各种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学生的“三观”及日常生活。因此,必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融合,加强大学校园生态文化 ッ,通过生态文明教育来正确引导学生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生态文明;校园文化;大学生消费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保护环境的优良风气,加强我国公民努力培养健康的、合理的、合法的、合乎理性的消费观念。高校是灌输及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基地,它能潜移默化的增强学生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的形成。
一、生态文明的发展过程及内涵
(一)发展过程
人类社会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现在我国的发展阶段是处于从工业文明过渡到生态文明的过渡性发展阶段之中。生态文明是当今社会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社会文明之后出现的,侧重于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新的文明形态,是人们在改造和影响自然的过程中,尤其是工业生产对自然生态带来严重后果之后,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思考以及对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反思而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与新的生存方式。
(二)内涵
生态原本是生物学的概念。但至今的生态早已突破单单生物学的范畴,延伸到各种学科之中,如人类学、社会学、以及整个人文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等等,逐渐形成了一种边缘学科。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三、当代大学生的厉行节约美德传承不足
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和各种价值观的入侵以及西方拜金主义的参透腐蚀,校园文化主流价值逐渐变成多元化,“超前消费 、过度消费、盲目消费”已逐渐成为了高校学生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耕种着相互攀比消费的享乐主义。当代大学生中(特别是男学生中)流行着摆桌子过生日大吃大喝造成食物浪费并任意挥霍钱财;女学生们为追求时尚和相互攀比而不断更新废弃尚能使用的物品、衣服。还有的土豪学生为了炫富挣面子,一掷千金购买奢侈品等等。这种错误的价值观把生态文明歪曲了,让人无法体会到身陷处境,面临着生态文明的危机。因此只有把生态文明与大学生ช的日常生活有机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学生们转变错误的价值观并让学生们认识到浪费、奢侈、享乐的危险性,让他们努力培养成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当代与后代的公平公正、合理、合法、合道德的、和谐共存的发展,加强学生们的追求道德最高目标的信念及以人类长远利益为崇高目标的价值观的培养。
四、解决措施
(一)加强学生们对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文化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发展
改革开放的近四十年之中我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容光焕发的面貌、社会经济在雨后春笋式的发展,但总体来看还处于初级阶段,到目前来看我国还没有彻底解决完温饱问题,一小部分人还受着挨饿,所以我国的传统美德之一勤劳俭朴在我国没有过去式唯有进行式。
(二)贯彻并加强科学社会主义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教育来形成大学生判断各种思潮和现象的思想武器
引导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掌握对事物采用哲学的分析方法,利用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来判断各种思潮和观点,在这浮躁的社会中学生们一定要培养自己通过事物的现象看到本质的敏锐观察力。
(三)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德育教育之中,从而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随着科技发达社会进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西方文化的相击相溶当中,我国国民道德、素质一直处于滑坡状态之中。再加上我国的教育模式,一向注重的是学业成绩,因而德育教育一直被忽略着。所以把生态文明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各方面的教育,有利于养成有知识、有修养、有道德素质的大学生。
(四)加强生活化教育和形象化教育
对于学生浪费问题根据学生们的易于接受心理来采取具有生动化、生活化、形象化的措施。还可以利用流行的微信视频บ制作功能来让同学们亲手制作一些环保、宣传警示广ฃ告视频制作等。
总之,生态文明素质作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备素质,必须加强生态文明与大学生生活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学生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格,营造爱护环境的良好风气。大学是传授知识,解读现存社会现象并探索未来世界的殿堂,建设和谐的大学生态文化是培育新时代人才的需要,更是学校本身长远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整个社会走向生态文明的需要۵。大学生们作为高知识分子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参考文献
[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D].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 冯刚.关于进一步深化高校校园流行文化建设的思考[J].学校建党与思想教育,2013.
[4] 赵胜营.“五位一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参透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3
(11).
[5] 杨永利,王立华.内蒙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2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