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鲁迅小说的审美价值

时间:2024-12-26 01:50:40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鲁迅以其敏锐的思想,细腻的笔触借助小说刻画了20世纪初期不同的层面的人物群象――闰土、孔乙己、祥林嫂、华老栓夫妇等。作者在对人物的刻画中,除了对时代的把握,对人性的理解,多数是以悲剧的形式、滑稽的形象加以展现,还重视细节的描写,审美情感深刻丰富,审美价值潜在隐蔽。对鲁迅的文学作品进行审美观照,是作品本身的客观要求,也是理解学习作家作品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审美价值;豆子;细节描写;¿美学意味;

我们在教学鲁迅的作品时,就应该适应当今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努力挖掘鲁迅作品中美的一面,给学生以感人至深的人情美、人性美的熏陶。鲁迅的作品中也有很多的细节描写,特别是他的许多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小说,选取了在农作物中具有代表性的“豆子”作为道具,蕴含了了极其丰富的思想感情。

一、“豆子”见证了“我”与闰土的交往,是我们纯朴友谊的象征,也是农民朴实敦厚形象的写照

……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子桌旁,递过纸包说:“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到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文中闰土欲言又止,“一点干青豆”确乎“礼”太薄了些,可对于家境十分窘迫的闰土来说,这“一点干青豆”许是留了来年要做种的,不到过年、不待上亲是绝不会拿出的,这“礼”委实又是“重”的,是闰土发自内心地对昔时好友的真诚,也是对作为“老爷”的我的尊敬。这“一点干青豆”是今天商品社会中的极品厚礼之类所无法比拟的,却在小说中闪烁着闰土人性的“真诚”之光。

二、“豆子”抬高了孔乙己的身份,帮助他在短衣帮面前找回一点尊严;“豆子”彰显了他在孩子面前的善良和迂腐的性格

选自《呐喊》的《孔乙己》,塑造了封建社会没落知识分子孔乙已的典型形象。小说通过生动的语言,描写了孔乙己穷困、潦倒、迂腐而麻木,在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摧残下最终成为可怜又可笑的滑稽形象。鲁迅是要借人物的悲剧来展现其根源,而不是结果。并借人物悲剧来揭示种种社会现象。

同样的豆子的细节在其中也有生动的描写,小说《孔乙己》中,孔乙己一出场便引来众人的取笑,如何应对?小说中有了如此生动的一笔:

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看似闲闲的一笔,实是对短衣帮的有力回击:我虽不能像长衫主顾“踱”到包间里要酒要菜,慢慢坐喝,但“一碟茴香豆”的下酒菜也是你们难以望其项背的,经济、物质的支持似乎挺直了他的脊梁,赢回了一点自尊。这种心理大有“笑贫不笑娼”的意味,可见其迂腐、自欺欺人到何种地步!第二处情节便是笑声引来了孩子,孔乙己给孩子们分食茴香豆,其善良的本性可见一斑。

借助“茴香豆”的道具将孔乙己的憨态渲染得淋漓尽致,其和孩子分享“茴香豆”的短暂快乐更突出他处境的凄凉。

三、“豆子”散发着清新的乡野气息,诠释着平桥村淳朴好客的民风以及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象征着农村小朋友的淳朴、无私和憨厚

《社戏》主要通过“我”小时候在平桥村的一段生活的叙写,重点写了和一群农家小朋友去赵庄∞看社戏的过程,表现了那里民风的淳朴、平桥村人的热情好客以及那一群农家少年的热情无私,表现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小说除了一般的描写之外,也有两处写到了“豆子”: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汽中扑面的吹来。

……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江南水乡农村风光的清新便也在“豆子”的香气中弥漫,字里行间莫不渗透着对农村风光的热爱,而且“豆子”香气的诱惑也为后文的情节埋下伏笔。

归航途中重点写“偷豆”。桂生说“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偷豆便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似乎不偷也不行。阿发一句“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来回摸了一遍才作出判断:“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多么地公正、无私,其憨厚淳朴之态跃然纸上。摘豆、剥豆、煮豆、吃豆,商讨对策,以及后面“六一公公”送豆,所有这一切都流淌着朴素的感情,以至“我”至今还在怀念“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其实“我”所挂念的“罗汉豆”,寄托的是“我”对平桥村的孩子、老人那种朴实真挚的感情,他们劳动的本领、办事的能力,农村特有的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和谐关系便成为我永远的向往。

四、“豆子”成了阿毛惨剧发生时的物证,成了祥林嫂悲剧命运的象征

小说《祝福》中也有与“豆”有关的情节。祥林嫂逢人便讲她日夜不忘的故事,“阿毛剥毛豆被狼吃了”成了她一生的重大转折,成了她挥之不去的一生的最大伤痛。重嫁贺老六本不情愿,而且贺老大年纪轻轻死在伤寒上,但这一切并没有断了她的希望。儿子阿毛成了祥林嫂生活的全部意义,听话的阿毛已能帮妈妈剥毛豆,这给祥林嫂的心理带来了莫大的慰藉,可就在这时,阿毛被狼叼走了,“只见豆撒了一地”,♀惨剧发生时只有“豆子”与他为伴,本来表现阿毛懂事能干的豆子,却成了恐怖一幕的唯一“物证”。从此祥林嫂的命运便如这撒得一地的豆子一样无从拾掇,其走向死亡成了必然,这“撒得一地的豆子”便也成了她悲惨命运的象征。

综上所述,鲁迅先生在小说中对“豆子”情有独钟,除了寄寓了他对农村、农民命运的思考关注之外,“豆子”也成了他演绎小说、推动情节发展的巧妙道具,“豆子”使他的作品充满了乡土气息。“小道具”蕴含大情感,文学作品中的细节描写往往更能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从而达到宏观描述所没有的独特的美学效果。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