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外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启示和借鉴
【论文关键词】职韭教育 质量保障 经验
【论文摘要】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是一圊职业技术教育水平的重要保证,它涵盖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各个环节,大到法律体系.小到教学管理.内容十分丰富。国外许多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正是依靠其在各个领域的高质量管理,确保了人才培养的高水平。如通过立法为职业教育质量提供强有力保障、建立标准化的课程和职业资格开发制度、严格教师准入、分权式运作、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实现教学管理的灵活性等。
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质量管理体系为核心,通过组织保障、资源保障、制度保障、监控保障等形成特定的运行机制,达到质量目标”。国外很多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如德国、日本、美国、英国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质量管理经验,虽然这些国家国情有差异,在具体手段上有所区别,但是在宏观上采取的措施有很多共同点。
一、通过立法为职业教育质量提供强有力保障
1.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
德国的职业教育对质量管理十分注重,如同德国人严谨细致的作风,德国在该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也非常完备和细致,如《职业教育法》、《职业培训条例》、《劳动促进法》等,对双方的职责及相关的激励与制约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提供了坚实保障。
2.注重立法的及时性,将法律作为职业教育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
在这方面,日本职业教育立法的特点尤为突出。战后,为恢复经济、缓解社会失业压力,日本于1947年I1月及时制定并颁布了《职业安定法》,使大基的复员军人、战争受害者等许多失业者能够顺利地转化为劳动力。在市场得到恢复,企业得到初步发展后,日本在1949年又对《职业安定法》进行了部分修改,要求对生产现场的监督人员进行培训,以适应企业对生产监督人员的需要。为了增强技术技能人才对经济的促进作用,1955年颁布的《职业训练法》改革了原来的职ถ业训练制度,把“培养技术人员制度”和“职业辅导制度”发展性地结合起来,确立了现代化的职业训练制度,之后为了促进职业学校教育和企业教育的融合,这部法律经过1969、1978年两次修订,明确公共职业训练和企业内职业训练的分工,奠定了终身职业训练制,并一直沿用至今。
二、建立标准化的课程和职业资格开发制度
随着人力资源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各国的职业教育在课程、专业等方面的管理日益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各国在职业资格框架的确立、课程标准的设置方面加大了投入,建立各式各样的制度,如澳大利亚的培训包、英国的NVQ职业资格体系、德国的学习领域课程等等。这些制度在保证各个行政区、学校自主权的基础上,提供了全国统一的课程或职业资格标准,并不断更新,从制度上确保了职业教育的科学和规范化发展。
澳大利亚采用的培训包是澳大利亚国家ฎ职业教育与培训制度中重要的官方文件和教学法规,是课程内容的核心和课程开发、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的根本出发点。培训包的开发工作由国家教育科学培训部提供资助,委托国家行业技能委员会领导各州,领地的行业技能委员会共同开发,或者南行业技能委员会通过招标的方式委托相关的行业组织和企业并联系职业院校实施开发,最终得到国家质量委员会的批准并颁布。“培训包的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开发与实施是一个动态的更新和™维护过程,原则上大约每3年进♀行一次修订。”
三、通过教师准入的制度化确保教育质量
以德国为例,,依据德国1973年颁布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专业培训及考试细则》,职教教师分成理论课教师和实习课教师两类;职业学校教师的培养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大学师范教育阶段,学习一个职业教育主修专业,选修一个辅修专业,学习结束后参加国家考试或硕士结业考试。第二个阶段是为期4个学期的见习期,受训者一方面参加大学的教育学、专业教学法等方面的研讨,另一方面还要到职业学校见习从事每周l0课时的教学以及咨询、辅导、“学校构建”等。见习期结束,参加国家考试,主要内容是撰写论文、上公开教学实验课,还有相关专业教学法、教育法、学校法的口试。考试通过者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有资格成为职业院校教师。
四、分权式运作的质量管理体系
以澳大利亚为例,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的质量管理施行分工合作的制度,总体来说其特点呵以概括为权责明晰、专业特点突出、相关利益者参与,这使得各个参与主体的优势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保障了各个管理环节的质量。"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质量管理的最高机构是国家质量委员会,它独立于国家最高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学培训部,负责整个职业教育技能标准的颁布和课程开发的原则制定,负责职业教育的宏观质量监유控。州和领地的注册,课程认证机构是职业教育质量管理的执行机构,这级机构在职业教育办学的行政管理、财政拨款和经费落实等方面对联邦政府负责,并代表国家教育科学培训部具体负责管理包括质量培训框架的执行,包括对学校办学条件的审核、专业的申报、招生过程的规范、5年一度的办学水平评估的具体组织,以及办学质量投诉问题的答复和处理等。职业院校是职业教育质量管理的主体机构。院校一般配备有内部评估人员,负责学校内部评估,监督教学系部的课程资源是否到位。针对每一门课还有相关的质量保障工作小组,成员来自不同的职业院校,负责审核专业教学材料和鉴定的安排。行业是职业教育质量的监督和评价丰体。国家质量委员会的20个成员中,代表行业的组织和企业的就占了5名。职业院校层而的学院董事会成员中一般行业代表要占一半左右。”
五、在管理中坚持相关者参与的组织原则
职业教育管理,不仅涉及到学校和上级行政管理部门,而且牵涉到学生、家长、教师以及企业的利益,国外职业教育较发达的国家非常重视在职业教育的学校管理中将各个相关者纳入管理过程,以切实体现他们的利益,使他们的利益诉求得到表达,保障决策的公平性。
例如,在英国,资格与课程署是维护和开发国家课程的专门机构,负责组织CCSE、A—Levels、NVQ的各种考试。它由国家职业资格委员会、学校课程与评估委员会合并而成的,下设QCA委员会,由教育专家、培训机构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其中企业代表有较大的权力。在QCA中,企业参与国家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开发与维护,参与构建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组织学校考试。
六、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实现教学管理的灵活性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教学实施中的管理非常灵活,这种灵活性的实现一方面决定于其为学生服务的理念,使之具备了前提条件;另一方面有各种新颖的技术手段做保障,使之具备付诸实施的可能性。例如在学分制的管理方而,学生相关的工作和学习经历经考核也可以被承认并转换为学分,这种通过对能力的灵活认证从基础上保障了教学管理的灵活性。另外,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坚持开放的入学政策、开放的教学与评价方式、用户选择政策、职业教育券政策等,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权利和自由,体现了职业教育服务大众的功能。
例如“用户选择”政策允许参加新学徒计划的雇主和学徒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培训内容、机构、方式、时间和教师,政府的培训资助费拨到受培训者所选择的学校和企业。如果雇主和受训者对学校提供的服务不满意,可以转校,经费也随之转到新的机构。这种政策一方面有利于经费的有效使用,另一方而适应了职业教育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以及变化,使用户可以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加速教育成果的形成,将教育的质量和管理的质撼很好地结合起来。
七、严格、科学的教学督导和评价过程
这一点在德国体现得尤为明显。德国职业院校入学资格相对宽松,但教学过程是很严格的。《职业教育法》规定学生要顺利毕业,必须通过中间考试、毕业考试、师傅考试和进修考试,学生很少按期毕业,淘汰率在30%左右,高等专科学校的正规学习时间是8个学期,但实际上学生需要l0个学期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拿到毕业文凭。这种“宽进严出”教学评价有效地保了德国高职教育的质螬。
八、采用各种手段确保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使用效率
职业教育是一种高投入的教育类型,它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条件更新速度要比高等教育和普通教育快很多,数也更大,而如何确保这些投资的使用效率是各国都在努力解决的问题。其中将学校实际报到人数和经费直接挂钩的方法是很多国家目前采用的一种先进手段,这种手段可以有效地监督经费的使用,使经费的投入更易统计和控制。
例如,英国将经费拨付分为鼍部分:核心拨款、边际拨款和“代金券”。核心拨款是指财政根据学校人数拨付的资金,这部分款项每年还根据通货膨胀牢的预测做出的相应调整,而边际拨款则指的是对学生人数的增加部分拨付的那部分财政资金;“代金券”这种拨款形式是将学费以代金券的形式发给学生。由学生选择学校和专业,这意味着学校的吸引力决定了其能否获得经费,客舰__促进了职业学校自身的改革。类似的如澳大利亚国家教育科学培训部2007年开始实施的“职业教育券”政策,该政策针对25岁以上普通教育未获得高中以一卜文凭、职业教育未获得二级以上证书的劳动力,以加强这个群体劳动者的基本素质,提高其就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