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三类工程图学教学方法研究
【摘 要】本文针对如何上好“本三”模式的图学课程的问题,以作者亲身参加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活动的经历为依据,总结了参赛后的切身感悟,提出了新课的导入很重要、多媒体教学手段要灵活运用、讲课语言要有艺术性等观点。
【关键词】工程图学;讲课比赛;引入新课;教学手段;教学语言
【Abstract】This paper focuses on how to better “lever 3 undergraduate” model of the drawing course problem, w♒ith the author’s own youth teachers lecture contest experience as the basis, summarizes the personal comprehend them, put forward the new lesson is very important, the multimedia teaching means should be flexible, lecture language must have artistic view.
【Key words】Engineering graphics; Teaching competition; Introduction of new lesson; Teaching means; Teaching language
0 引言
随着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的成立,“本三”学生的培养模式被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但目前几乎是完全采用了与培养“本二”批次学生相同的模式,而这种没有针对性的教育肯定是问题百出,学校领导和各位教师都在积极探索有针对性的培养模式。笔者作为一名工程图学☢教师,身处在教学改革的一线,更是意识到自身所肩负的艰巨任务。工程图学课程是工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如何针对“本三”学生使这门课程的教学更有效、更精彩,是我们一直需要探索的问题。而在参加今年学校的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之后,笔者对该课程的教学更是有了新的感悟。
1 讲课比赛意义重大
2 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的经历
本人代表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参加了本次比赛,讲课内容为工程图学,参赛的其他教师的讲课内容有高等数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大学英语、冶金学、画法几何等。经过激烈的竞争,我最后获得了决赛一等奖的好成绩。精美的课件、从容而激情的讲解、丰富的信息量使我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肯定。得奖是对我的鼓励,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比赛,更坚定了我积极地探索教学理论和实践的信心。
3 讲课比赛给图学课程带来的思考
讲课比赛让更多的教师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展示自己,并且相互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此次比赛,我对工程图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思路有了更多的想法。
3.1 新课的导入很重要
每一堂课,虽然只有短短45分钟,但对学生而言,教师应该呈现给学生的是一堂丰盛的知识盛宴。而其中新课的导入好比一首交响乐的“序曲”,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要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简明实用,且趣味十足。比如,我讲课比赛的内容是“机件的表达方法―剖视图”这一节,引入新课时就使用了复习旧课法、自然过渡法和工程实例法三位一体相结合的的方式。
首先,复习提问:用视图表达机件的时候,可见部分和不可见部分的轮廓分别用什么线型表示?让一位学生回答之后,教师要再次表述一遍:用视图表达机件的时候,对于不可见的内部结构用虚线表达,对于简单的机件来说,是能够将其内部结构表达清楚的。但是针对结构更复杂的机件,能否同样表达清楚呢?这样自然过渡到下一个列举实例环节。
实例要与工程实际联系,这样可以把枯燥的知识用生动形象的例子表达出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我此次所举的实例是天宫一号的实验舱,因为非常恰当,所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是这样表述的:大家看到的是天宫一号的实验舱,应该说它的外形非常简单,就是由圆锥体和圆锥体结合而成的,但它的内部结构一定会相当复杂,如果仍然用虚线表达其内形的话,势必会出现很多虚线,图形不够清晰,不便于看图。如何才能更清晰地表达物体的内部结构呢?解决办法是剖视图,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这样通过生动的工程实例,启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过渡自然。
3.2 合理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手段各有千秋,前者与学生的沟ว通性和互动性要好,后者的直观性更好,能化抽象为直观,化枯燥为生动,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最优化选择,有机结合不同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各自的优越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