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长县退耕还林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最近几年,子长县通过调查摸清了栽植补植底子,严把苗木质量、调运关,并且派出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教农民栽植技术,严把栽植关口,努力提高成活率。目前,新一轮退耕还林栽植任务15.89万亩已经全面完成。县上还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去年新一轮退耕还林栽植情况进行了分析,逐地块进行排查整改,对排查出作业不到位、栽植不规范、密ษ度不达标的造林地块进行补植补栽,达到标准要求的,确保造林成活率。子长县强化林区管护工作,严格落实值带班制度,实行领导包山头、干部包地块的防护责任制,划片包干,盯死看牢,确保不发生森林火灾。
1 子长县退耕还林工作存在问题分析
首先,树种单一,林分结构简单。在林分结构调整和补植补造方面虽然子长县政府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县财力的局限性和补植补造项目任务大投资小,不可能大面积进行树种结构调整,只能满足两线三点或部分重点区域进行适当的林种树种结构调整,因此生态基础仍然十分脆弱;其次,森林管护与封山禁牧压力较大。封山禁牧工作,在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养殖效益和经济利润持续高涨,个别养羊户置政策规定于不顾,更是还有一些痴、聋、呆、哑的弱势养羊户,甚至白天公然放牧;再次,林业产业发展滞后。全县退耕还林面积达到近115万亩,而经济林有效面积约5万亩,不到5%,且经济效益低;最后,新一轮退耕还林面积个别村组、个别农户栽植苗木质量偏低,密度不够合理,致使成活率保存率不高。
2 子长县退耕还林工作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2.1 进一步提高退耕还林认识
对于子长县这个黄土高原腹地的生态脆弱县城来说,退耕还林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世纪性工程。积极实施退耕还林是对本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的一种全面改革和调整,是对长期不合理的种植模式的一种革新,同时也是对农民群众传统思维模式的一种挑战,更是进入新世纪我们加大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次积极实践。因此,就需要子长县各级领导部门高度重视退耕还林工作,要不断克服畏难情绪,要积极主动的做好退耕还林各项工作。要进一步落实退耕还林过程中的各项责任,将各项工作落实到基层干部身上,强化组织协调工作,切实做好监督检查,要广泛的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调查工作,及时发现退耕还林工作中存在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要从保证群众利益角度出发,保证各个部门协调发展,密切配合,确保退耕还林各项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2.2 加大宣传和打击力度
要进一步向农民群众宣传林业法规和政策,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社会大众的法律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让大众能够自觉尊重法律法规。特别要做好地区农民群众、动物饲养户的法律宣传工作,提高他们法律意识。要进一步加大对破坏退耕还林不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对于随意放牧,擅自恢复耕种,严重影响树木健康生长的不法行为要坚决抵制并进行严厉的打击,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同时要进一步明确林权归属问题,其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如果解决不好将会出现严重的农村纠纷,给农村社会秩序稳定造成威胁。
2.3 强化扶持积极增加农民群众经济收入
要对退耕还林地区给予一定的扶持,不断加大科学研究,引导农民群众对农业产业结ฉ构进行调整,增加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要结合子长县的实际情况,积极发展经济林退耕还林工作,通过种植果树等经济林木,积极争取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投资和低效林改造等项目,多渠道筹资,努力培养林业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红枣、核桃、苹果等林业后续产业,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提升农民群众经济收入。同时还要积极组织退耕还林地区农民群众接受再就业培训,促进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向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此外,通过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发展种植、养殖和采集等多种经营模式,依托地区农业生产企业,带动农民增产增收,促进林种和树种结构调整。
2.4 坚定不移做好退耕还林工作
科学规划ม设计、严格工程技术要求,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鼓励农民优先栽植苹果、红枣、核桃、桑树等经济林或生态经济兼用型树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作业中,坚持设计林种不能变、树种不能换、混交结构不能改,确保造林成活和工程建设质量。此外,充分利用中、省、市补植补造项目和林业重点区域绿化美化工程建设,由点到面,由近到远逐步推进林分结构调整,打造一个坚固生态环境,从而更好的巩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果。充分利用秋冬植树造林的大好时机,进行全面补植补栽,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总之,子长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但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为巩固好退耕还林成果,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构建富裕和谐文明新子长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