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学生语言文化素质的培养途径

时间:2024-12-26 02:27:32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语言文化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语音文字工作置于文化建设的视域中形成了语言文化建设的范畴和理念。通过对语言文化诸构成要素的规范、支持与引导,实现既定语言规划的过程。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学前教育主要是培养学前教育幼儿教师,其教育的对象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其语言素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语言是一切文化的基础,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语言素质是诸多素质中最根本的素质。语言 ッ思想是指支撑人文知识的基本理论及内在逻辑,开展语言素质教育其目的就在于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修养、哲学等方面的修养,有助于推学生掌握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培育人文精神、应用人文方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目前的高等院校的语言教育存在着人文教育边缘化、薄弱化的现象,尤其是职业院校情况更为严重,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素质。只有少部分职业院校办学历史悠久的职业院校文化建设比较有成效。高中院校具有独特的语言文化底蕴,一般职业院校语言文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借鉴职业教育学、语言学等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引入文化建设理论支撑和研究视角,对职业院校语言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建设路径等关键研究点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进而构建全面系统的职业教育语言文化建设理论框架,对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及职业院校语言文化建设和语言文字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职业院校学生语言文化素质的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忽略了语言素养教育

目前对职业院校语言文化建设内涵的研究,在理论上表现为研究层面浅,视角单一、理论研究和建设途径双滞后于社会认识,在实际的语言文化建设中表现为理论指导缺乏、职业语言文化融合度不深、建设途径简单等问题,阻碍了½职业院校语言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影响力扩大。因此,研究职业院校语言文化建设的内涵,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语言文化建设理论并指导职业教育文化建设,形成职业院校自身语言文化特色,是当前职业教育语言文化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对此问题的有效解决,从实践方面看,将有利于促进职业院校语言文化建设,推动职业语言文化与学校文化融合,提高职业院校文化品位;从理论方面看,将有利于完善职业教育理论,指导职业教育改革,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

2.语言不规范

由于受市场的功利化导向影响,职业院校的语言文化建设不足,总体上对职业院校语言文化的内涵和途径研究不足,导致语言规范建设滞后于专业建设,国内鲜有发现介绍国外职业教育语言文化建设的理论方面权威、前沿性的研究成果,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语言文化研究侧重于国家民族层面的中西语言文化对比,语言规范方面仍然缺乏研究,而建立在科学的语言文化调查分析基础上的职业院校语言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果更是少之又少,尚未形成全面系统的职业院校语言文化建设,使得职业教育的语言规范化难以得到大的突破,最关键的是核心价值观缺失,严重制约了语言文化在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品位上的积极作用。

3.新词新语的引用不明显

部分教师对新词新语的引用缺乏价值性和实用性,还有的部分教师自身语言表达能力欠缺,知识储备不足,单纯要求学生学新词新语,自身不训练。有的教师没有认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的差异性和复杂性、方向性。

4.语言素质教育的途径不宽

学生语言素质教育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语言的本质属性是人文性和社会性。由于职业院校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之间最显著的差异表现在语言素质的高低与知识面的宽窄上。大多数学生文化基础差、底子薄,同时在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下,单纯追求自身利益化,轻人文,缺乏学习语言学科的动力。职业院校学生语言素质现状表现为概念模糊不清;公德意识弱化,以自我为中心。因此,提高职业院校学生语言素质修养与良好的道德品质,把他们培养成为尊重人类、尊重生命、有爱心♒和高尚职业道德的人类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二、职业院校学生语言文化素质的培养途径

1.要深刻认识语言素质教育的现实价值和深远影响,树立语言素质教育理念。

首先是要切实加强教师语言素养提升,采取行之有效的培训措施提高教师实施语言素质教育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建立语言素质校本教材开发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开发适用的语言素质教育教材,并应按照知识+技能+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思路,把语言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整体规划,把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人文知识竞赛等方面的成绩和表现,作为学生语言素质评价的主要依据。其次是注重教学方法,一方面要坚持语言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不断影显学生特质,并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另一方面是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语言素质培养中的主渠道作用,注重社会实践在语言素质教育中的平台作用。在课程教学中渗透丰富的语言素质资源。在教学内容上,要注重挖掘人文内涵,学习人文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要突出人文体验,在教学目标上重视人文感受,教师自觉发挥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语言素质方面的作用,使之成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在专业课教学中,教师尤其要把专业课当作一种文化来传播。科学作为是一种知识体系,不但具有很强的社会功能,而且蕴含着科学思想。在专业建设中必须突破传统的课程结构,完善并适度增加素质课程。素质课程设置包括普通话、书面写作、口语表达、社交礼仪等,通过这几种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和理性思维;另外,还要重视语言素质理论教学,注重语言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坚持走语言素质教育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相结合,融语言素质教育于课程体系建设之中,不断优化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构建学生用语规范化建设体系

从职业教育和文化的角度,对职业院校语言文化内涵进行分析,为构建职业院校语言文化建设体系奠定理论基础。探索职业院校语言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在专业建设中改革和完善课程体系,真正使语言素质培养落实到位,改革和完善现有课程体系,根据学生实际可纳入必修课,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更有利于熏陶学生情感,丰富学生语言素质与精神世界,逐渐培养学生鉴别美、欣赏美、追求美的能力,最终形成能够推动职业院校语言文化建设的理论架构和实施途径。借鉴职业教育学、文化学、语言学等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构建职业院校语言文化体系理论框架,注重实用性技能培养,需要正确处理专业教育与文化教育、语言文化与职业文化的关系,更好发挥职业院校技术传授、文化传承的功能。要增强语言文化自觉、语言文化自信,主动构建职业院校语言文化体系,推动职业语言文化与职业院校语言文化融合,形成双动力共同推进职业院校语言文化建设的途径。

3.新词新语使用

在专业课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把语言课作为一种科学知识来讲授,而且还要当作一种文化来传播。新词新语是一种知识体系,其具有很强的社会功能。其中蕴含科学思想,因此教师应结合专业特点将专业知识中潜在的人文精神传授给学生。语言的发展变化与社会的变迁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断产生新概念和新事物,新©事物通过语言阐释并不断发展。语言因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扮演着带动语言变化的角色。社会的发展对新词语产生的数量也越大。这些改变时期涌现出大量的新语。这些新语对整个汉语研究界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利用教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总结出的经验填补新词语教学为丰富教学理论提供依据。教学中可以利用前沿文化之间的交集,对新词语有个整体的认识和了解。新词语包含了新词和新的短语,多音节新词语的增加主要由于其表达的新生事物、观念、现象等自身具有高度的复杂性,而数量较少的音节应更好地服务于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这就要求用缩略造词法构造出了大批新词。

4.拓宽语言素质教育培养的渠道

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专业特点,影显学生特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二是语言素质教育与课内外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语言素质教育中的平台作用。以语言素质教育为着力点,坚持与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结合。在课程教学内容中,要注重挖掘人文内涵,要注重突出语言体验,自觉发挥ฃ语文学科和文学等课程在培养学生语言素质方面的作用,使之成其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三是要拓宽词汇量,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每一个历史性变革时期都会出现一批新词语,这些新词语涉及到日常生活各个领域,而且它能清晰地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现状,社会心理的状态,民族文化的变迁。通过对新词语的学习和掌握,在提高语言知识的同时又能及时了解当今中国的社会动态。最后是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新词语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汉语材料库,并在此基础上让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更上一层楼。通过新词语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掌握新词语的特点和内部规律的能力,也可以启发学生通过構词规律自主习得汉语中未来出现的新词语。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