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的人”视域下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研究
摘 要 党中央对于高校文化传承创新使命给予高度重视。目前我国高校文化传承创新中存在着实践基础薄弱、社会性缺失和全面的历史性不足等问题。马克思主义关于“现实的人”的思想从实践、社会、历史三个向度提供了分析解决此类问题的思路,对于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现实的人 高校 文化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确立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文化传承创新的高度重视,是赋予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使命。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体是“人”,这个“人”不是抽象的,而是“现实的人”。马克思主义关于“现实的人”的思想对于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当代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存在的问题
1.1 实践基础薄弱
当前我们在文化传承创新过程中其内容十分丰富,比如科学文化知识、思想道德文化和历史文化等等,但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好多内容无法展开,尤其是社会实践环节只是轻轻带过。这就使学生感到过于概括和抽象。更重要的是,缺乏社会实践这个课堂作为支撑,文化的传承成为束之高阁的抽象的理论,学生在未来发展中会感觉用处不明显,进而导致在学校期间学习兴趣不高,进而偏离文化为学生所用的这个轨道。
当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缺乏以社会性视角来审视自身✌的发展,没能将其学习文化和传承文化的过程放到社会发展中去理解。市场经济主体行为的利益化,使得学生更加注重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同时追求利益、注重实际价值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思想潮流。这种思想使学生们更加注重符合社会要求的学习;更加关心自己的就业前景;更加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不但强调个人在集体、社会中的价值体现和认可程度,也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性的多元性。当个人利益与集体、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他们中不少人往往倾向于个人利益,他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与我国现行教育目标的要求存在不小的差距。
1.3 全面的历史性不足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大多注意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增长,最终的考核指标也多以结课考试为主。在此模式下,文化的传承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讲更多的是知识的传承。而对于文化传承主体的人的未来发展来讲,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没有在受教育者本人和社会历史主动关系中对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及其各自特征进行分析,从而不能展示了其具体的和历史的过程,也未能将其认识推向了一个新高度。因此,高校文化传承创新过程中主体全面的历史性不足,∞导致受教育者本身看不到其未来的发展前途,并对自身感到迷茫,从众心理比较严重。
Σ2 马克思主义“现实的人”的思想
2.1 “现实的人”的实践性
实践观的缺失是马克思以前的西方哲学家的共同局限。马克思从实践这个突破口发现了理解人的本质的途径,克服了历史上长期以来对人的本质的高度抽象,用科学的方式给予人的本质以客观具体的说明:人不但是一种感性的存在,也不仅仅是一种理性的存在,从其现实意义上讲,人是一种包含理性在内的感性活动的存在,即实践的存在。
2.2 “现实的人”的社会性
社会总关系中包含着“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关系之中主体人的活动,是构成人类社会关系总体的成分。任何个体的人都是社会整体无限关系中的某个有限阶段,个体的人如果想要持续发展下去,必须以整体的社会关系体系为载体来共同改造自然界。人的一定的社会(下转第39页)(上接第22页)形式根本上说是现实的个人所处的社会关系,而人的社会生活本性上是客观的。总之,“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3 “现实的人”的历史性
社会关系中的人不仅仅是现实的人、具体的人,而且也是历史的人。如果没有将人置之于社会性去理解,那么也将看不到人的历史性,而只能把人看作具有单个的固有的脱离历史过程的人,而这正是马克思哲学产生以前的一切旧哲学对“人”研究中的根本缺陷。面对这一局限性,马克思曾指出:在考察那些历史形成的,使人的存在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社会形式时,必须批判地说明人的存在的各种历史表现,必须考察人的本质实现的历史形式和历史特征。
3 “现实的人”视角下的文化传承创新向度
3.1 文化传承创新的实践向度
文化传承创新需要创建一个培养创新人才实践能力的环境,需要一个文化结构合理和人际关系和谐统一的发展载体。现阶段作为现代化技术的互联网,为实现文化传承创新全员化、全程化、全方位、新格局的教育提供了有效的实践途径。文化传承创新要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先进性和时效性,通过建立文化实践网站等,建立了网络文化传承体系。通过网络这个目前喜闻乐见的媒介,使广大学生了解主流文化的深刻内涵及传承意义,并接受其熏陶。
3.2 文化传承创新的社会向度
文化传承创新不仅强调一切为了人,同时也强调一切依靠人。在目前高等教育中我们抽象地强调社会因素和集体因素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中起决定的因素,而没有更好地让文化传承主体认清个人社会和集体中的作用。而人与人联合起来的实践活动才是文化传承创新的真正载体,在文化传承创新的过程中不断实现着由“求同”思维向“存异”思维的转换;在突出团队合作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着对利益多元化和价值多元化的认知和宽容;在实现利益的链条上,逐步变对立对抗为包容整合;在社会中个体人的作用方面,变控制式的约束为激励合作,等等。
3.3 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向度
在文化✔传承创新过程中,虽然人无法超越其所在的历史前提,但是人可以在现阶段通过自觉地、主动地调整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不断地提高现阶段的人的实践能力,创新人的实践活动,从而不断改变和推进其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去不断获得自身的解放。虽然我们在文化传承创新过程中,无法超越传承主体自身所处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历史的现实条件,但是我们可以借助各种渠道和媒介充分调动文化传承主体所有成员的积极性,提高推进历史的主动性和改造现实的能力,通过文化传承创新最终实现主体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 黄楠森,陈志尚.人学理论与历史――人学原理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12.
[4] 费孝通.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J].思想战线,2004(2).
[5] 李⌛家珉.高等教育要肩负起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重任[J].思想理论研究,2011(6上).
[6] 朱庆葆.大学要自觉承担文化传承创新使命[J].中国高等教育,2011(10).
[8] 朱晓宏.从现实的人到理想的人:教育存在的理由[J].基础教育,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