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词研究综述

时间:2025-01-14 00:49:56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时间词属于语言中的常用词,一直备受关注。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时间词进行了研究,成果丰硕,尤其在时点时段、时间词的认知、时间词模糊性几个方面的研究比较深入、细致。虽然目前时间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一些新开拓的研究领域今后仍可继续深入研究。

关键词:时间词 时点 时段 认知 模糊

时间词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文化关系非常密切,一百多年来,对于时间词的研究一直是语言学界的热点问题。吕叔湘先生、赵元任先生等许多著名语言学家都对时间词的研究非常重视,提出了“时间词”的概念,并进行了深入分析。后来的学者更是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侧面对时间词进行了研究,研究的著作和论文数量众多,成果丰硕。从研究的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时间词”概念的提出和界定

陈承泽《国文法草创》中最早对“表时一部之名字”(即表示时间的名词)进行了语义分类,但还未明确提出“时间词”这一术语。

首次明确提出“时间词”这一术语的是吕叔湘先生的《中国文法要略》。该书第十三章“时间”中专门列出了“时间词”这一小节,对时间词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之后不少学者开始关注时间词,对时间词进行了界定和研究。但关于什么是时间词以及时间词的范围,历来众说纷纭。目前对于时间词的界定主要有三种方法:①从语义上来定义时间词;②从语法功能上来定义时间词;③从语义、语法功能两方面相结合来定义时间词。

(一)从语义上来定义时间词的代表主要有吕叔湘先生、丁声树先生、陆俭明先生。

吕叔湘先生在《中国文法要略》中指出:“跟方所词一样,时间词也可以分实指性和称代性两类。”实指性的时间词是“特指日期”(如晋太元中),称代性时间词是“通指日期”(如今天、昨天、明天)。丁声树先生《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中将时间词定义为表示时间的词和词组。丁先生指出:“表示时间的词,如‘今天、明天、早晨、中午’,表示时间的词组,如‘上半天、下半天、饭前、饭后、前三年、三年前、三年以前’,都可以叫作‘时间词’。”陆俭明先生《现代汉语时间词说略》也把时间词作为一个语义类别。他指出:“本文所说的时间词是指表时间的词语……本文所说的时间词不是一个词类概念。”

(二)从语法功能上来定义时间词的代表主要是朱德熙先生。

朱德熙先生在《语法讲义》给时间词下的定义为:“时间词是能作‘在’‘到’‘等到’的宾语,并且能用‘这个时候’‘那个时候’指称的体词。”朱先生同时指出时间副词、表示时间长短的数量结构以及“时间、时候、功夫”等对于时间本身命名的词,都不属于时间词。

(三)从语义、语法功能两个方面对时间词下定义的主要有赵元任先生。

赵元任先生《汉语口语语法》中指出:“在语义方面,时间词或者表示从古到今的时间之流上的某一处,如‘周朝’‘一九六七年’,或者表示相对于说话的时间的一个时间,如‘古时候’‘明天’。”在语法功能方面,他认为:时间词“能够放在下面的位置上:在…… 到……”“另一方面,时间词能放在下面的位置上:等到…… 从……V起”。

总的看来,多数学者是从语义角度来定义时间词的:“时间词是表示时间的词或词组”。关于时间词语的范围,时间副词和“时间、时候、功夫”等对时间本身命名的一般名词被排除在外。多数学者认为表示时量的数量结构(如三年、五个月、六天等)属于时间词的范畴,但赵元任先生和朱德熙先生考虑到语法功能的差异,将它们排除在时间词之外。

二、时点、时段的研究

“时点、时段”的研究是“时间词”研究的焦点之一,研究成果颇为丰富。“时点”与“时段”是从语义上对时间词进行的分类。学术界关于时点、时段的基本观点为:时点是时间里的一个点,表示的是时间的位置,可以回答“什么时候”的提问。如:星期

一、九点钟、今天、去年、隐公元年等。时段是时间里的一段,表示的是时间的长短,可以回答&ldquฒo;多长时间”的提问。如:三天、两个月、五年、一会儿、片刻等。

最早提出“时点”和“时段”这两个术语的是吕叔湘先生的《中国文法要略》。该书认为:实指性时间词(即如晋太元中)和称代性时间词(如将来、今、昔)都是时点;此外还有时段,表时间长短的,或应用年、月、日等单位,上面加定量词或不定量词,如“三年”“数日”;或泛表久暂,如“一会儿、好久、长、久、暂、少、片刻、俄顷、须臾”等等。“时点”和“时段”这两个术语的提出颇具意义,为后来的学者对时点和时段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对于时间词的研究具有先导之功。

丁声树先生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将ช时间词分为时点和时段两类,并且从语义角度给时点和时段下了明确的定义:“时间词有两种。一种表示什么时候,‘如一九五四年、昨天、星期六下午’,说的是时间的位置,时间的早晚,这是‘时点’。一种表示多少时候,如‘五年、三年、两个钟头’等,说的是时间的长短,时间的久暂,这是‘时段’。”朱德熙先生《语法讲义》也谈到时点、时段的问题:“‘今天、星期

一、三点钟’表示的是‘时点’,即时间的位置,时间的早晚。‘一会儿、半天、两个钟头、两个月、三年’表示的是时量,即时间的长短。”

一些学者进一步指出时点与时段的区别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时间的“基准”。如:文炼先生的《处所、时间和方位》中指出:“时间的位置有人称之为‘时点’,这里所谓的‘点’,不一定是极短的时间,也可能是相当长的时间。时点是相对时段说的,前者说的是根据一定的基准所表达的时间位置,后者则不计基准,只讲时间的长短。”

现代汉语方面,对时点、时段最为系统的研究是李向农先生的专著《现代汉语时点、时段研究》。该书对时点、时段的语义及语法功能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从时点时段的内涵、构成形式、表义功能、有序点段的特征及搭配连用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古代汉语方面,何亮的专著《中古汉语时点时段表达研究》是对中古汉语时点时段的系统研究,该书对中古汉语时点时段的表达形式、句法功能和语法意义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三、时间词的认知研究

王海棻先生《古汉语时间范畴综说》从古人认知时间的角度出发,指出古人利用观察到的“带有较强规律性和时间性的物事来记述时间”。文中概括了13种记时方式,全面地展示了古人感知时间的途径。

不少论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时间词的隐喻”进行了研究。“隐喻”本来属于修辞学的范畴,新兴的认知语义学将“隐喻观”作为主要观点之一,认为隐喻可通过人类的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对应地映合到另一个概念域。如:张焕的《从隐喻认知角度透析汉民族时间词语》指出汉民族为了获得对时间的认识,把“上—下图式”“前—后图式”通过隐喻的方式映射到了抽象的时间概念上。此外,研究时间隐喻的论文还包括:杨艳的《汉语中的时间隐喻》、张燕的《时间隐喻的类型学试析——以汉藏语系语言为例》等。

四、对时间词模糊性的研究

词义的模糊性指词义所反映的对象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而没有明确的界限。模糊性是时间词语义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比如说“春”与“夏”,“夏”与“冬”这些相邻的季节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一会儿、很久”这些约量时间词究竟表示多长时间,没有精确的规定。对时间词的模糊性进行研究的论著主要包括: 中国www.Lwlm.com 伍铁平先生的《模糊语言学》详细地分析了“过去、现在、将来、早晨、傍晚、夜晚”等时间词的模糊性特点,指出“表示时间的词所表达的是一些外延很难划定的模糊概念,如现在同过去、将来之间不存在一刀切的界限”。

章婷的《汉语时间词模糊语义探究》结合哲学、认知语言学的知识,从语言的思维特征、概念化角度探究模糊时间词的语义特征。章婷、李葆嘉的《汉语时间词的模糊性与精确性之探析》指出汉语时间词具有模糊和精确两套系统,日常生活的绝大多数场合不需要精确性时间词。蒋跃的《时间词的模糊性》分析了时间词模糊性的表现与来由。

五、关于时间词其他角度的研究

(一)对某一类时间词的研究。如:陆俭明先生对时间量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陆先生在《现代汉语时量词说略》中,对41个时间量词进行了逐一分析,辨析了11组同义时间量词;又在《说“年、月、日”》中用分布理论,分析“年、月、日”的不同用法,得出“年、日是量词,月是名词”的结论。沈庶英的《谈约量时间词》、殷志平的《也谈约量时间词》对约量时间词的类别、语义特征、句法特征等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二)对时间词表达功能的研究。如:胡培安的博士论文《时间词语的内部组构与表达功能研究》把时间词语作为一个语义类别,采用从语义到语法的研究方法,从语义出发寻求时间词语的形式表现和功能表现。

(三)对篇章中的时间词语的研究。如:杨同用的博士论文《汉语篇章中的时间范畴研究》从❥篇章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对现代汉语时制系统有重要影响的时间词语。

(四)对时间词教学的研究。如:周小兵的《谈汉语时间词》具体分析了时点词与时段词的构成方式,并将其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中。

(五)对时间词的文化研究。如:周光庆的《名词“时”形成发展的哲学意蕴》、《名词“春”的形成发展及其文化哲学意义》对时间词“时”和“春”的形成、词义引申、词系派生的过程,以及其中所蕴涵的中华民族对时间的认识与体悟进行了考察。

(六)古汉语时间词的专书和断代的研究。

马丽娟的硕士论文《<左传&คgt;时间词语初探》对《左传》中时间词语进行分类,并且分析유了时间词语的结构。邓瑞丽的硕士论文《<汉书>时间词研究》对《汉书》中的时间词进行归类,详细地分析了这些时间词的意义与用法。

何亮的专著《中古汉语时点时段表达研究》对中古汉语中时点时段的表达形式、句法功能等进行了细致分析。郭芹纳的《近代汉语中的时间词语》考察了近代汉语中的常用时间词语及其用法。

六、结语

一百多年来,对于时间词的研究可以说是角度多样,成果丰硕。目前对于时间词语义和语法功能的分析已经比较细致、充分,一些近年来新开辟的研究领域如时间词的模糊性、时间词的认知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并且新的研究视角还在不断开拓,如时间词的表达功能的研究、篇章研究等。

虽然对于时间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一些问题今后仍有待继续深入研究。如:对于时间词的整体研究已经比较充分,但对于相对时间词、约量时间词等还可继续进行专门研究;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如表达研究、篇章研究等已经产生了一批成果,但进一步地、更深入地研究还可开展;现代汉语时间词的研究已经比较充分,但古汉语时间词的研究成果在数量、研究的深度、研究的视角等方面都相对薄弱,有待研究的问题还比较多。

参考文献: [2]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丁声树.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4]陆俭明.现代汉语时间词说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

(1). [6]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7]文炼.处所、时间和方位[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59.

[8]李向农.现代汉语时点、时段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

社,1998.

[9]何亮.中古汉语时点时段表达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7.

[10]王海棻.古汉语时间范畴词典·古汉语时间范畴综说[M].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12]张焕.从隐喻认知角度透析汉民族时间词语[J].语文学刊,2004,

(3). [14]张燕.时间隐喻的类型学试析——以汉藏语系语言为例[J].中

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

(5).

[15]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17]章婷,李葆嘉.汉语时间词的模糊性与精确性之探析[J].河南

社会科学,2006,

(4). [19]陆俭明.现代汉语时量词说略[A].语言学论丛第23集[C].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0.

[20]陆俭明.说“年、月、日”[J].世界汉语教学,1987创刊号. [22]殷志平.也谈约量时间词[J].世界汉语教学,2002,

(4).

[23]胡培安.时间词语的内部组构与表达功能研究[D].上海:华东

师范大学,2005.

[24]杨同用.汉语篇章中的时间范畴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2.

[25]周小兵.谈汉语时间词[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

(3).

[26]周光庆.名词“春”的形成发展及其文化哲学意义[J].信阳师

范学院学报,2005,

(4).

[27]周光庆.名词“时”形成发展的哲学意蕴[J].江汉大学学报,

2002,

(4).

[28]马丽娟.《左传》时间词语初探[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29]邓瑞丽.《汉书》时间词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04.

[30]郭芹纳.近代汉语中的时间词语[J].语言研究,1995,

(2).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