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培训新型农民力度 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提出了城乡共同发展的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把所谓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即“三农”问题解决好,使之与构建和谐社会相协调一致。在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更是离不开农民,新农村建设需要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面对我国农村当前存在的农民文化水平相对不高、人才流失严重、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政府部门应该转变职能,提高服务意识,对农民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文化、经营管理、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学习或培训工作,促进农村经济和谐快速发展。
关键词:“三农”问题 新型农民 农村经济 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2(a)-0061-02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解决好“三农”问题就成了我国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自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我国农业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已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村人口占据我国总人口的大多数 。因此,我国经济要得到健康持续发展,“三农”问题是短板,其突破口就是在农村经济上。该文就我国“三农”问题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1 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因
首先,由于受到交通、信息等多种因素影响,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相对匮乏,造成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大多数农民只能从事单纯的农业种植解决温饱。对新技术和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强,对现代农业产业化和高效种养殖模式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了解。其次,是农民的法制意识不高,影响到经济的发展。一些地方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农民对现代科学知识掌握的不够,法制意识还比较淡薄,愚昧无知的封建迷信仍然有市场,这些情况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大局。最后,农民的科学管理水平较低,缺乏现代化的管理知识和经营方法。由于农村经济的欠发达和落后,造成人才流失严重,一部分有知识有文化的农民想方设法的外出打拼创业,起不到带领当地农民致富的作用。
2 加大对农民培训力度,提高农村经济发展。
(1)培训有文化有技能的新型农民是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高素质的新型农民的参与。在农业生产要素中,劳动力是一个决定性因素。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民的参与,如果农村没有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无从谈起,举步维艰,同时也失去了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目前,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不高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农民跟不上信息时代的发展。因此,培训一部分具有较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 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就必须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只有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提高了,才能提高农村的经济水平。
(2)培训新型农民是统筹城乡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当前我国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一般以初中学历为主,文化素质不高,而且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或职业技能。部分地区农村基层文化相对单调,农家书屋、远程教育和文化大院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尚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对农民开展的实用技术和职业技术培训缺乏实用性和持续性,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要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就必须培养一部分有知识有技能的农民,带领农民创业致富,逐步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以此来提高农民的素质,缩小城乡贫富差距,达到城乡共同发展的目的。
3 开展丰富多彩的培训和学习方法
提高农民素质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用先进的文化对农民进行文化知识的熏陶。对农民开展各种培训,让农民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了解党对“三农””问题的方针政策,提高其思想觉悟和意识。
(1)加强对农民劳动技能和科技文化培训。促进农村经济快速的发展,主要是在提高农民的劳动技能和科技文化素质上。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力度,使他们能够尽快的转变思想和观念,努力学习新的文化知识和技能,大力实施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最终达到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武装农民,并转化为生产力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2)加强对农民管理知识和素质的培训。新农村的建设需要生产方面的人才,更需要懂得经营管理的人才。通过对农民进行经营管理方面培训,可以强化农民的市场意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市场营销知识,从而提高农民的管理水平.另外,还应该整合农村的图书室、农村书屋和文化活动场所,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满足农民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
(3)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培养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农村党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导核心,是农村工作开展的基础❣,农村党员作为骨干力量,更应该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起到带头作用。因此,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农村干部的素质和领导能力,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4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领导干部要转变观念,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增加农民就业岗位和机会。政府要依法管理,支持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增强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อ力。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引导和鼓励农民进入三产领域,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为农民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和增收门路。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农业种植结构,规模种植高效农业经济作物,生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以提高农民的收益。大力推进以公司加农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对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精加工、深加工项目给予政策倾斜,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加工能力,创立品牌,形成市场、企业、基地、农户紧密相连的联合体,创建一批现代化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5 政府要转变职能,提高服务意识
政府既要积极推进改革,又要充分考虑农业科技的特点。在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建立农业生态示范区过程中,要做到合理规划,科学配置,认真研究制订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农业结构调整政策,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建立健全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促进土地优化组合和使用。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吸引更多的高水平农业人才为当地农民提供科技服务和就业指导。银行金融部门要加大对种养大户、中小微企业、龙头企业及农户的信贷支持力度,简化手续,提高服务质量;政府部门要在培训新型农民方面给与财政支持,全面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使农业逐步实现现代化、产业化,最终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总之,政府部门要转变职能,本着农民无小事的原则,解决和处理好农民所想、所急和所盼的事情,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要广泛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创建活动,改厕改灶、美化绿化亮化家园、净化环境,帮助和引导农民创造便利、整洁、卫生的生产生活环境。着力解决好涉农服务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要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让老百姓在上学、就医、就业、养老等方面得到更多的实惠。尤其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帮助农民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让农民享受到更多的改革开放红利,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张鸽盛,孔霁.农村劳动力主义培训“五方动力”现状透视[J].中国培训,2009(6):46-47.
[2] 李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动力机制研究[J].河南农业,2008(20):3-5.
[3] 巫建华,李胜强,翁为民,等.培育新型农民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1♪):17-18,27.
[4] 郭浩.构建绿色生态产业链的“超大模式”[J],农产品市场周刊,2004(36):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