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层次理论在中小学教师管理中的应用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小学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基础力量,作用不可小觑,加强中小学教师的管理,充分发挥中小学教师的潜能,对学校教育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中小学教师的管理、最大限度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以及保证教师的稳定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需要层次理论 中小学 教师管理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09.034
教师是承载学校教学的主体,是学校提高办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自身潜能,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是每一个学校管理者都需要重视的问题。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于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教师发挥自身的潜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1]
1 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在中小学教师管理中发挥作用的现实性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是由动机引起的,动机起源于人的需要。人的需要是以层次的形式出现的,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首先,人的行为受需要的支配,需要产生动机,继而以行为的形式表现出来,驱动人的行为朝一定的方向努力,以实现自身的满足。其次,人们一般在低层次的需要被满足后才能被高层次的需要所激励。这并不是说不同层次的需要不能在同一时间发挥作用,而是说在某一时期总有某一层次的需要处于主导地位,其它需要处于从属地位。[2]
需要是产生一个人的行为的原动力, 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要对中小学教师实施有♀效的管理, 就必须对教师的实际需要有清晰的了解。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及国家政策的转变,中小学教师的需要也在不断变化,并展现出了新的特点。例如,国家已经越来越重视用精神激励来满足物质以外的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最美教师”的评选与宣传工作,而物质方面,却还有一部分地区或学校没有落实解决基本的工资待遇问题,不同区域的教师工资水平差距过大,整体相当不均衡。@些与以往不同的新问题,正说明在新时期下,教师的需要层次越来越分明,不同需要之间存在着轻重缓急,使得中小学教师的管理问题越发复杂,这就要求我们重新看待中小学教师的管理及需要现状,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正好契合了现今发展情况,使我们能够通过了解当前教师需要的结构及特点,调整教师的管理制度和方式,尽可能满足其不同层次的需要,从而激发和调动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热情。
2 中小学教师管理现状
中小学教师管理关系到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管理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它们制约着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和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的发展。
2.1 教师的待遇保障存在问题
从 2009 年开始实施的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的政策,使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待遇普遍得到了提升,许多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得到了保障,奖金、福利、津贴等物质基础陆续到位。然而,新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未得到全面落实,实际上城市和农村教师工资水平差距较大,仍有相当一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教师工资较低且得不到及时发放,更谈不上奖金、福利等保障的落实。
2.2 部分教师缺乏生活及职业稳定感
目前,中小学教师的生活质量也不尽如人意,尤其是中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工作压力大,肩负着升学任务的教师有时甚至面临着身体健康严重透支的问题。而大部分中小学没有相应的规章来给予学校教师相应的职业保障,尤其是在实行教师教学聘任制后,由于现存的教师职务终身制被打破,很多教师就会感到压力不断增加,再加上一些学校管理者提高教学质量心切,过度利用竞争机制,用调动工作、末位淘汰及下岗来威胁教师,造成教师对工作产生过多不安全感。同时,教师医疗保健、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也是教师缺乏生活及职业稳定感的重要因素。[1] 2.3 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传统的教师文化是个人主义倾向的。这种封闭的教师文化中,相当一部分教师不愿对他人的教学活动进行实质性评价,也很少与他人沟通,长此以往容易导致教师之间缺乏有效合作。当前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又存在着一部分学校管理者狠抓教学工作却忽视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情况,产生了一味强调竞争而缺少基于合作的学校氛围的问题。但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依赖于自身,也需要与他人合作,过度的教学竞争将会不断加重教师的身体和精神负担,使许多教师感到疲惫和无能,继而失去教学热情。
2.4 对教师的人性关怀不足
管理主要是管理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具有互动性的活动。中小学的学校管理者常常将教师管理误解为对教师的一种管制,不能从人性化角度去理解和关心教师群体。而这种片面的认识使他们在实际的教师管理工作中过多地强调行为控制方面的管理,却忽视了教师的主体性,缺乏对教师的人性关怀。这种严格而难于变通的行政性的管理,又往往会给教师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对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产生负面的影响。学校管理者如若不能关心教师的内心需求,而单纯凭借行政性的方法与手段对教师进行管理,必定会造成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之间心理距离的扩大,阻碍教师管理工作的进步。[2]
2.5 教师专业发展与现实的矛盾亟待解决
国家规定了一定的教师培训经费和培训指标,但由于一些人员结构问题,最需要培训的年轻教师教学任务较为繁重,而涉及到升学率等现实问题,尤其是毕业班教师,更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进修和培训,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学校管理者自身非常鼓励教师提高专业发展,也无法摆脱现实的阻碍。而能够有效缓解这一矛盾的校本培训还未发挥应有的作用。虽然国家规定各中小学都要制定本校教师培训计划,组织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但目前的校本培训在监督、考核和反馈等规章制度方面还不够健全,培训效果难以保证,同时,一些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缺乏必要的物质条件,这都严重制约着校本培训的开展。
3 需要理论及其在中小学教师管理中的应用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物质需要、安全需要以及社交需要的强度较低,这说明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低层次需要已经相对满足,教师的工资待遇、医疗和工作稳定性以及工作环境等方面已经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在满足了中小学教师的低层次需要同时,也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中小学教师的高层次需求包括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个人才能,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3.1 满足中小学教师合理的物质需求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生理需要已经得到了基本满足,但基础的生活保障不足以保证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虽然近年来教师群体的平均工资水平明显提高,但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工资仍然偏低,产生了农村教师向城市转移,欠发达地区教师向发达地区转移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性。物质需求的满足是教师正常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前提,学校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应当重视为教师改善劳动条件、增加岗位工资及奖励工资、尽力解决教师的住房问题,免除其后顾之忧。
3.2 解决中小学教师的安全需求
对中小学教师而言,安全需求主要表现为人身安全、生活稳定等,使中小学教师得到安全保障也是学校管理者工作的重要内容,首先要通过创建和谐校园,让中小学教师在安全的h境中工作。其次,为中小学教师创造一个稳定的学习工作环境,在强调竞争,强调教学质量的大环境下,做好岗位规划,避免用调动工作、末位淘汰及下岗来威胁教师,给教师造成过度的危机感。[3]此外, 应积极完善法律,建立退休金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及意外保险制度等,使中小学教师得到制度方面的安全保障。
3.3 关心中小学教师的人际关系问题
学校管理者可以通过加强校内外沟通,使教师获得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和配合、促进同事间合作交流教学经验等措施来帮助中小学教师得到学生的信任、家长的配合以及同事的理解。同时,应在校园内部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通过和谐的教学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热情。因而通过在管理中协调人际交往,建立融洽、和谐的互动关系,创建合作、民主的校园文化,不仅能够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也满足了教师主体归属与爱的需要。
3.4 使中小学教师得到应有的尊重
中小学教师的尊重需求主要体现为尊重自己的职业和要求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为了更好地保护学生受教育的权利,法律规定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无权开除学生,这就导致一些校风较差的中小学的学生有恃无恐,对教师缺乏敬畏感,需要通过批评教育转变他们的思想。学校管理者也应该公平地对待教师,克服平均主义,保证骨干教师工资待遇高于学校其他教师,尊重这部分教师的努力。在学校的重大决策上要充分听取并尊重教师的意见,让教师参与到民主管理中来,肯定教师的主体地位。此外,我们应在全社会进一步弘扬尊师重教的风尚,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其获得自尊的满足。
3.5 为中小学教师搭建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教师希望在专业上有继续发展的机会以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学校管理者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平台来展示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智慧,以加强他们的教育激情和自我效能:克服形式主义、平均主义、论资排辈等作法,公平、公正、公开地为有培养前途的教师提供培训和研修机会,给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条件;通过举办读书交流会、教学竞赛活动以及专题讲座等给教师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此外,必须注重教师的个体差异性。例如,针对骨干教师上进心强、敢于竞争等特点,学校管理者应在工作中给予信任和支持,帮助他们保持积极的教育情感,从而为其专业发展提供精神动机。
4 总结
需要层次理论。在教育管理领域的应用已经日渐成熟,然而主要集中在高校教师管理方面,而对其在中小学教师管理上的价值开发较为不足。但中小学教师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力量,其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在推动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学校管理者要根据中小学教师的特点,用需要层次理论加以分析和综合,应用于中小学教师管理,调动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以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权.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教师管℃理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3(2).
[2] 李俊霞.中小学教师管理的困境与出路[J].基础教育研究,2003(4).
[3] 郭翠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与高校青年教师管理[J].继续教育研究,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