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
摘 要: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从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严峻的形势出发,分析了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存在着汉语及英语水平较低、专业技术能力不强、综合能力不足、就业创业能力不强等问题,提出要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水平、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充分就业。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内地高校;大学生就业
一、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复杂的环境和严峻的形势➳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总体严峻的情况下,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同样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形势。究其原因,既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大学扩招包括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扩招,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有关,同时也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流向有关。
3.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就业流向区域性明显,对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形成冲击。由于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亲缘业缘等各种因素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去内地工作的概率低微,毕业生就业流向明显,主要流向新疆。特别是随着新一轮经济增长,北上广深以及东部沿海大城市竞争激烈,西部地区已迎来自身发展的良好时期,除了极少部分的优秀毕业生流向北上广以及东部沿海地区以外,2007年以后绝大多数内考的新疆大学生毕业后流向新疆。新疆“自治区教育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从内地高校毕业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绝大多数都回到了新疆工作,充实到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许多毕业生成为新疆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和繁荣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1]但随着内地高校新疆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的不断增长,新疆的一些高质量、高收入、高保障的就业岗位在选择大学毕业生时,要求也随之提高,就业问题也随之而来。
二、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高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既与国家、地区提供的就业岗位、各方面提供的就业信息有关,但起关键作用的还是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必须认真分析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才能对症下药,找出解决问题的良方。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人际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综合能力不足,影响了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人际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是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重要考核内容。沟通能力包括良好的口头交流技能以及良好的倾听技能,社会适应能力包括良好的心理素质、创新创业能力。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受到民族区域、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影响,很多学生在内地高校学习期间,参加学生社团活动、班团活动以及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人际交往对象相对狭窄,交往的对象主要是本区域、本民族的学生,直接影响了人际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动手的培养。由于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就业竞争时,人际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动手能手成为制约其顺利就业的“短板”,影响了其实现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
4.职业发展与规划教育、就业创业教育不足,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不强。这有多方面的原因,既与高校有关,也与少数民族学生自身有关。有的高校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加强学生的基础文化知识、专业技术知识与综合技能拓展培养方面,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教育、就业创业教育不够重视,½投入不多、效果不好,导致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不强。但对于来自边远地区和欠发展地区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其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意识、就业创业的意识非常匮乏♚,职业发展与规划意识、就业创业意识到高年级才形成,与沿海发达城市的学生相比较,时间晚、过程短、成熟慢。有些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职业方向不明确,心中无远期目标,未来职业价值观模糊,缺乏科学合理的学业规划,学校教什么就学什么,难以做到主动学习、自我学习、有目的学习,造成毕业时知识面窄,综合素质不全。再加上许多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文化基础不好、家境条件也不够好,本来完成学业的压力就很大,分身参加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技能培训、创新投资受到极大限制,就业竞争力明显较低。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造成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较低,难以适应复杂的就业市场和严峻的就业形势。
三、加强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促进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工作
促进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充分就业,要多管齐下,既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畅通信息渠道,扩大毕业生就业口径;又要加强基础教育体制和高等教育改革,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与发展能力、创业创新能力,有效地解决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提高就业质量。
1.大力加快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畅通就业信息,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更好的就业服务。经济发展是带动大学生就业的“火车头”,必须坚持在加快新疆发展中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只有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好了,才能从总的就业容量上扩大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的机会。一要认真制定积极的促进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的政策,要努力拓宽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领域,在制定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确定政府投资重大项目时,应规定为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提供一定比例的就业岗位。要制定鼓励各类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吸纳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刺激政策,对于吸纳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二要整合现有资源,加快推进网络信息化建设,搭建新疆大学生网络求职一站式服务信息化平台,建立优质高效的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网上求职招聘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发布就业信息,加快就业信息的收集、发布、更新,实现网上网下就业信息发布、政策咨询、讨论交流、指导服务一体化,为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提供优质服务。要积极创造条件,大力开展网络招聘和视频招聘,促进网上网下对接,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建设优质的网络求职服务平台。
2.加强新疆基础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英语、计算机等基础能力。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受汉语、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限制,影响其专业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致使其就业竞争力不高。因此,必须提高他们熟练地运用汉语、英语、计算机的能力,特别是汉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众所周知,语言文字能力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必须进一步加强新疆基础教育体制改革,花大力气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力宣传汉语教育的重要性,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对使用汉语的重要性的认识。要大力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言教育,从小学起大力推行少数民族本民族语言、汉语的双语教学,中学起开始加强英语和计算机的教学,既保障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拥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又大力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的口头交流和书面写作能力,这样也有助于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对汉族、少数民族是一个大家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确保新疆的安全稳定。
3.加强高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综合素质。一是高校要有针对性大力提高新入学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英语水平。“在高校要加大推行‘双语’教学的力度,力争在短时间内让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在汉语使用上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2]对于进入内地高校学习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内地高校要进行汉语、英语的摸底考试,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积极创造条件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英语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使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大学,可以通过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英语、计算机强化班等继续加强学习,缩短与汉族学生的差距,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英语、计算机水平。内地高校要努力创新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机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少数民族毕业生加强汉语的学习,提高汉语的运用水平。二是高校大力加强专业技术知识教育教学改革,制定科学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培养方案和课程教育教学体系,要做到目标清晰、分类科学、分级清楚、定位准确,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逐步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加强深度,使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上课时能跟得上、听得懂、记得住、理解透,否则再好的教学方案也是纸上谈兵,再强的课堂教学也是雾里看花。三是高校要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加强人际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的培训,要通过党团、社团、班团活动模式机制的改革创新,调动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其他民族学生的互动交流的积极性,参加党团、社团、班团活动的积极性,参加各种能力、素质拓展班的积极性,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从根本上提高其就业能力。 4.加强高校职业发展与规划、就业创业教育,提高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职业发ฅ展与规划能力、就业创业能力。一是高校要加强职业发展与规划、创业就业教育,尽快建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建立符合其特点的完整的就业指导教育体系,形成有效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职业发展与规划、就业创业指导方式和手段,在推进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综合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对提高职业发展与规划能力和就业创业能力的认同度和参与积极性。要在提升就业指导课标准,加大就业指导团队建设,创新就业延伸服务方面狠下功夫,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解决“毕业后”自身定位、职业发展等问题。二是高校要积极与各级政府部门沟通,鼓励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辅修利于就业创业的第二学位、第二专业或汉语授课的应用类课程,选修费用可以由各级财政分级负担。三是高校要加强校企合作办学,形成特色鲜明的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创业体系,切实解决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实现成长成才,提高就业质量和就业满意度。高校要积极打造校企合作平台,着力开展“西部知名企业进校园”、“企业精英进校园”、“企业精英校园高端论坛”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促进校企合作,促进企业与高校签订合作协议,推进校企之间就共建实训基地、少数民族大学生“订单式”人才培养方面开展合作;并通过企业家与少数民族大学生“面对面、心连心”的沟通活动,帮助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更好地了解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激励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就业。
5.关心关爱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的新疆少数民族“双困”毕业生。一要对少数民族开展个性咨询、技能培训、就业补贴等系列帮扶,为“双困”毕业生建立就业档案。院系领导和辅导员,要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双困”毕业生的家庭状况、经济状况、心理状况、学业状况,及时解决其就业创业方面的实际问题。二要采取措施,提升少数民族“双困”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要有针对性地对“双困”毕业生开展“一对一”的辅导,免费强化就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促进就业。三要设立专项经费,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双困”毕业生,为其提供生活、学习、求职等就业补助,缓解其求职压力,促进其早就业、就好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