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特殊性及对策研究
【摘 要】与汉族学生相比,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具有鲜明的个性。本文通过分析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特殊性因素,进而提出克服这些因素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英语水平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特殊性;对策
一、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特殊性
(一)民族心理特征决定了民族外语教学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民族心理是指特定的民族共同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ก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民族精神素质和心理状态的总和。民族心理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表现在与他民族的相互交流和学习中,就是这种心理所形成的排他性和可变性①。我国 55 个少数民族,几乎每个民族都有其宗教信仰,如藏族信仰藏传佛教,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每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深受本民族宗教文化的影响,许多儿童在入学前通过家庭、社区寺院都接受了宗教教育,宗教观念影响着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同时,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要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就必须了解产生该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来自偏远山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其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深受本民族文化的影响, 接触、了解西方文化的机会较少,加上他们英语学习的起点相对于汉族同学较低,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易对英美文化产生陌生感,这种陌生感对英语学习则会产生负面影响。
❦ (二)双语教学方式增加了语言习得的复杂性
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学校普遍采用本民族语言与汉语相结合的双语教学方式,有些地方中学在进行双语教学的同时又增加了外语教学。以我校藏族学生为例,在城里读书的藏族学生从小学四年级或五年级才开始学习汉语,之前都是通过藏语学习其它课程。而在农村读书的藏族学生直到高中毕业,除汉语课以外,所有课程都用藏语讲授。从某种意义上讲,本民族语和汉语都是他们的母语,多种语言教学增加了学生学习过程、认知规律、语言转°换、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复杂性,学生由于不同语言的混淆势必产生学习上的障碍。
(三)语音差异的障碍
语音是语言的外壳,同意义紧密结合。表达同一个意义,各民族、各国家的读音是不一样的。如汉语的“我爱你”,藏语为啊措那嘎[a'qio'na'ga],维吾尔语为“曼斯子索以曼” [men’sizn’soyimen],英语为“I love you”。英语与汉语、藏语、维吾尔语等的生母、韵母(包括音素、音节、音位)均不相同。贺知章有诗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小时外出,老了回家,两鬓斑白了,小孩不认识了,时间跨度几十年,却唯独“乡音未改”,原因何在?就是声母或韵母难改。聚居区的少数民族学生自幼用本民族语言交际,形成了独特的声母和韵母发音(包括音素、音节、音位),对于他们来说,学习英语要受到两方面的干扰:一是汉语发音的干扰,二是本民族语发音的干扰,难度自然加大。
(四)英语学习的时间短,起点低,基础极不扎实
由于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水平较为落后,与汉族学生相比,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短、起点低、基础极不扎实。以我校藏族学生为例,大部分从高中才开始学习英语,而且是以藏语为媒介语学习,三年只学了一本书。从新生的入学英语测试结果看来,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还停留在初中二、三年级的水平上。
二、提高少数民族学生英语水平的对策
(一)激励需求动机,明确学习目的
需求是外语学习最基本的动机因素,如果学生没有学习需求,没有学习的愿望和目标,那么培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就无从谈起。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经济的全球化,英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熟练掌握英语必然成为个人生存、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另外,就我校而言,在校学生包括少数民族学生只有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才准予毕业。需求分析可分两步走:首先,找出学习者的需求是什么?其次,把需求转化为具体的目标。如果学生难以找到除顺利拿到毕业证书以外的其它需求,教师可提供指导。
(二)及时鼓励和表扬
成就感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得到认可、受人尊重的心理需求的满足。及时的鼓励和表扬,不仅可以加强这种感受,而且能产生继续追求满足感的需要。因此,教师应该善于洞察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闪光点,关注和珍视后进生的进步和成绩。同时,由于少数民族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没有明确学习目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他们在其他领域的成就,将之向学习“成就感”迁บ移。
(三)科学选用相关教材
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的特殊性,可在学生进校时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基础进行分班、分层教学。目前,大学非英语专业的教学大纲、教学方式与教材并不适用于少数民族学生实际状况。应依据少数民族学生的具体情况建立教学大纲,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参与到教材选择及教学计划制订的过程中。Ellis(1986)提供的相关研究表明,当教师给予一定的自由选择题目时,语言习得便能得以加强。赋予学习者选择的权利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在教材的选择上,不仅要注意思想性,还要贴近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实际,抓住少数民族学生的兴奋点。
(四)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提高交际能力
学生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是将习得的语言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因此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对培养学生成就感尤为重要。研究证明,利用自己学得的外语技能获得的信息往往给人以满足感和成就感。而这种满足感和成就感往往会产生一种驱动力,激发起他们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少数民族学生自身的特点,为他们营造良好的交际外语语言环境,组织开展各项外语第二课堂活动,在实际交流中培养他们外语习得的成就感。
三、结论
总之,由于受方言、文化差异、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明确目的,培养兴趣,指点学法,课内外结合,以弥补外语环境的不足。教师只要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系统训练,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才能有效地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水平,实现英语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2]于波.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交际氛围的创设研究[J].考试周刊,2008(42).
[3]吴乾珍.少数民族地区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障碍及对策[J].成才之路,2008(14).
[4]吴国华.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干扰问题[J].外语学刊,1990,(3).
[5]何莉.关于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思考[J].国外外语教学,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