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土地开发整理与耕地质量管理
摘 要:合理开发土地资源,是强化耕地保护,提升土地管理质量的最优方案。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通过积极响应土地开发策略,强化น耕地开发整理质量,使土地的开发更为合理、耕地质量得到保障。
关键词:土地开发;整理;耕地质量管理
我国土地和耕地整理工作正在呈现日趋紧张的态势,且当前土地资源开发还存有诸多不良因素,因此要加强土地开发整理与耕地质量管理,从而让开发整理和耕地质量保护得到统一发展。
一、土地开发整理和耕地质量的内涵
土地开发主要是利用技术手段将当前如荒山、荒地和滩涂等未被开发的土地进行开发。分析土地开发概念时,根据土地具w使用情况进行研究,如开发的土地用途是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以及未被利用过的土地等。从土地开发角度考虑问题,我们能看到土地开发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内涵,第一,开发所有未曾被利用过的土地;第二,整理已经利用过的土地,让土地的利用效率得到提升。另外,土地整体实施开发期间,相关的规章制度制定要在一定范围内严格执行,通过因地制宜的调整,使土地的结构得到优化,系统得以完善。
耕地是指用于种植的土地,耕地质量主要是对相关生产条件如土地综合水平,生产水平和耕地的环境等进行综合利用,从而评估土地肥力。从耕地质量的角度考虑问题,土地开发整理主要是用于调整耕地环境和耕地限制因素,以形成良好的土地利用状况。
二、土地开发整理和耕地质量问题分析的概述
我国部分地区在开发和整理耕地时,多是通过扩大耕地的面积的方式进行整理,期间没能真正的重视环境对耕地产生的影响。其实土地开发和整理期间,耕地质量对实际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国很多地域的荒地都已经被开发出来,且这项工作还在不断地推进,甚至只要有荒地都要进行整理和开发,表面上看土地开发和整理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但若探寻能发现该项工作开展的实质性进展不够,开发时受到地域环境影响土地差异性较大,不但很难实现土地的开发和整理目标,甚至这种野蛮的开采方式能破坏土地的质量。目前,土地开发和整理期间,不仅应该重视开采的数量,质量问题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土地面积急剧增加的情况下,不但要保有土地的质量,也要在开发中具有环保意识。特别是农村土地整理开发期间,为让水资源能满足农作物的生长,且在新农村建设中美化村民的居住环境,设计人员可以在设计规划过程中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溉水渠,通过建造该水渠能让水资源得到充分运用,但会破坏生态系统,从而制约耕地质量。因此设计人员在前期设计过程中要合理规划,减小对生态环境的负担。
三、土地资源开发和整理的有效措施
1.开发管理期间重视宜耕土地管理。我国土地资源开发期间,有大部分的荒漠、沼泽和芦苇地,这些土地资源分布区域多是在干旱的地☑区或者东北的山地和丘陵等地域,他们的共同特点自然环境极为脆弱,土地资源状况十分恶劣。但我国耕地开发期间,土地开发方式不合理,使开发出来的耕地质量下降,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环境也会遭到破坏。基于此,土地资源开发期间,要结合以往经验优化现有的开发模式,让土地的效益和整理质量得以突破。所以人员都要在积极调查当地土地利用情况下,探查后备土地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的调查因素包括于地形状况、水源情况、耕地的合理运用。上述措施用以解决土地开发过度出现的水土流失,从而能让资源的利用效率达到最佳。全国范围内制定以耕地总量为动态平衡点的土地整理利用原则时,先要做好局部的土地规划和开发规划,并将土地整理看成是土地规划中的重要构成要素。然后从气候、地区和区域经济等综合性角度出发,确定异地开发的重点区域和限制性区域,选择合适的开荒地域后进行开垦,其原则是要求所选的开垦地难度小,开垦以后不易发生土地资源退化的状况,特别是能满足后期土地资源后备作用。充分利用土地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2.进一步完善当前管理机制。我国的耕地情况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问题,尤其是环境问题尤为严重。其中工业的污染、乡镇企业污染还有农药污染都十分严重。总体污染面积能占总面积的1.5亿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4%。在耕地面积受到污染后,所有的工地种植形式都会受到污染,若耕地出现问题后,人继续食用问题耕地所产出的农作物,会直接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经过我国多年的土地整理工作经验可以发现,耕地的主要污染来自于工业污染以及农药污染,而且受污染的耕地面积在耕地总面积中所占的比例也很大。耕地的污染导致了我国整体土地质量的下滑,土地利用率随之不断降低。因此,应该提高对土地质量的监控和管理工作,在土地整理工作中要对其进行积极整改,通过各项手段的有效实施来减少受污染土地的面积,提高整体土地利用率。河泥与塘泥等常见的土地垃圾对于耕地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质量进行检测,若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则受到河泥、塘泥污染的耕地应当禁止使用。另外,对于水源不足,需要进行引水灌溉的部分耕地,在引水之前应该对引入的水源质量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引入。通过对水源的检测和控制,减少水源对耕地质量的污染。此外,对土地质量要进行复检。♋经过开发整理的土地国家有相应的标准来衡量其质量,因此开发整理后的土地必须经过复检,合格后才能确认验收。对于复检不合格的土地,必须再次整理,以提高其质量。
3.土地开发中自然生态景观规划。我国土地开发和整理工作开展期间,虽然生态景观不是规划的主体,但是却不能忽视其功能和作用。特别是自然生态景观规划期ข间,我们需要借鉴国外优秀的经验,在开发整理期间加大生态景观项目。现在的乡村生态景观文化宣传工作开展较好的国家如韩国和日本等,已经开始探究如何将土地整理、生态景观建设等融合为一体,并将独有的丘陵和河川等优美景观与农田整理结合起来。最终形成一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态特殊景观,在推进农业经济发展期间,让乡村旅游经济得到妥善发展,从而使生态环境更优。在生态景观建设过程中,也会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提高,对于居民的身心健康都有很大的好处。另外,也可以通过自然景观建设,提高当地旅游业的开展,加强当地经济建设,也能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
4.完善验收评估机制。《土地管理法》要求各级政府在土地规划和利用事宜上,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标准的制定。采取有效措施保障自身辖区内的土地占补平衡以及土地质量。如果辖区内的耕地总面积有所减少,就必须依照国家规定进行补偿性的重新开垦工作,确保耕地质量和面积的平衡。占补平衡工作完成之后必须经过相关职能部门的验收。验收过程中,土地管理部门必须联合农业管理部门共同进行,不允许单独验收。验收机制上,必须重视验收工作的规范和验收技术的可靠。严格执行验收工作的流程,对于遗漏的环节必须重新验收,形成整体闭ผ环,保证验收工作的可靠。验收的规范性也要充分保障,验收时必须按照农业部以及国土资源部所规定的正规方法进行,对于验收的流程和验收的项目,都应该严格执行相关规定。
四、结语
新农村建设期间,做好土地开发和整理工作对提升土地利用率有极大的帮助,更是一项极为重要的社会责任。基于此,耕地资源保护工作十分重要,所以参与土地资源整理和开发的人员不但要探寻土地整理中的问题以及原因,也要通过相关策略的执行和改进,使质量管理工作得到更有效的保障,使农场耕地开发整理能更好的推行下去。
参考文献:
[1]赵磊.土地整理项目耕地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5(06):14-15.
[2]江岩.土地整理项目耕地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6(1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