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时间:2024-11-10 09:04:02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论文关键词: 调动 物理 积极性

论文摘要: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诱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中下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作者认为在教学方式与手段上可以尝试以下措施:

一、启发性课堂教学;

二、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三、培养学生信息获取的能力;

四、良性竞争;

五、心理激励。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诱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中下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我认为在教学方式与手段上可以尝试以下措施。

一、启发性课堂教学

(一)指导学生预习新课。预习是在课前,独立地阅读教材,自己去获取新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前预习未讲授的新课,首先把新课的内容都要仔细地阅读一遍,通过阅读、分析、思考,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对于物理概念和规律则要抓住其核心,以及与其它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区别与联系,把教材中自己不懂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如果忘了已学过的知识,课前预习时可及时补上。这样,上课时学生就不会感到困难重重了。然后再纵观新课的内容,找出各知识点间的联系,掌握知识的脉络,绘出知识结构简图。同时还要阅读有关典型的例题并尝试解答,把解答书后习题作为阅读效果的检查,并从中总结出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步骤。有效的课前预习能够使“中下生”能弥补前面基础知识的不足,而且为学习新课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授课过程以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为主线,以教与学为重点,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变被动接受和管理为主动参与,实行引导、指导、辅导,领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让知识走向学生。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而不是单纯品尝前人创造的成果。教学中教师首先注意引入方式,启发式、实物式、对比式,或是兼而有之。讲述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考虑问题✿。如在讲“蒸发”时,我将一块湿布在黑板一侧抹一下,然后对学生们讲,一会儿ณ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干了!”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继而引出蒸发。其次,注重和实际相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学生容易接受,也容易理解♚,关键是要分析清楚。在物理教学中,有很大部分的内容是演示实验。教师在做演示实验中可以多给予“中下生”上讲台协助实验的机会。比如在讲《大气压强》这一节内容时,让一个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来做“瓶子吞鸡蛋”这个证明大气存在的实验,一开始同学们对他不信任,认为他不可能把实验做好。那学生有点窘迫,我鼓励他:“你试一下,你一定行。”这位学生树立了信心,把实验做得非常好,同学们立即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他也树立了学好物理的信心。

二、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在实验过程中它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中学物理教材上的“想想做做”、“动手动脑学物理”这些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制作小发明。对于班上一些好奇心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指导他们做针孔照相机、水果电池、指南针、电动机等,通过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这些小制作并不受ห学生成绩水平的影响,甚至有一大部分“中下生”思维特别活跃,动手能力特别强,课外的小制作为他们才能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只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大多数学生均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既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也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目的,最重要的是能大面积调动中下生学习的积极性。 "

三、培养学生信息获取的能力

STS是现今中学物理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理念,这部分介绍、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相互关联的问题。在教材的一些章节中,STS包含的内容丰富,有科学家的科学发现的历史故事,如《双耳效应》、《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凸面镜和凹面镜》、《海市蜃楼》……这些课程资源虽然作为阅读材料,但是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多数学生会提前阅读这些资料,而且经常几个学生会热烈讨论物理现象的原因,争论后还积极向老师提问。这时,教师也要把握一个度的问题,既要引导学生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又要引导学生自己通过图书馆、网络搜索相关资料并解答相应的问题,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在此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的特点,切不可因为学生的问题古怪而打击学生。教师在课后可以通过布置学生搜索资料的作业,在课堂上给予“中下生”充分发挥的机会,让“中下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物理学习的方法和物理知识的美,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物理知识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社会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与物理学的进步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教学活动必须围绕着学生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来展开,使学生在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了解这些知识的实用价值,懂得在社会中如何对待和应用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技术意识、社会意识。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是:第一,关注现代物理科学技术的新科技、新成果、新动向,如纳米技术、超导体、激光、现代航天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等;第二,重视学习内容与家庭、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的联系,如将电的知识与安全用电、安装照明电路、修理各种家用电器相联系,将能源的利用与生活中如何节能相联系,将物态变化与电冰箱的工作原理相联系,将浮力与潜水艇的浮沉相联系,将电磁波与现代通信相联系等;第三,关注一些重大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能源危机、噪声污染等。教师要通过多方面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形成将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意识,激起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欲望。

四、良性竞争

学习竞赛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手段之一,并且经常在教学中被采用。竞赛有个人间的竞赛、集体间的竞赛、自我的竞赛。竞赛的学习模式在教学上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在课堂上,教师通过适当紧张的竞赛思维活动让学生兴趣增强,思维开阔。由于竞争是在合作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他们在课余讨论,堂上争论得相当热烈。在这样的良性竞争环境下,他们会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你追我赶,学习热情高涨。学生在参与竞争中,在享受到成功愉悦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不甘落后、不怕困难的进取精神。

五、心理激励

“中下生”普遍的心理比较脆弱,对挫折和失败较为敏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对“中下生”进行心理激励。大多数“中下生”成绩并不理想的原因并不是他们存在智力差异,更多是个人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及青春期的情绪问题。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存在的问题,帮助其找出并克服学习中的障碍,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特点,给予“中下生”适当机会发挥其所长,让他们体验进步与成功的喜悦。如在课堂上给他们讲一些科学家的故事,他们经历了困难的历程,历经了磨难,最终克服困难,有所成就。教师要鼓励“中下生”,暂时不如别人并不可怕,只要信心、有恒心、鼓起劲、往前赶,就一定能做到“后来者居上”。

以上只是阐述了调动“中下生”学习的积极性的一些措施。学生是学习ฏ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教学中教师要尽最大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当学生真正爱上学习,并把学习作为汲取知识的一种乐趣时,我们的教育才是成功的。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