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有效工作策略的构建的教育理论论文

时间:2024-12-26 12:21:04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如何将这一核心理念转化为教学行动。本文从教育理念、教育观、教学行为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为教师更好地适应新课改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新课改策略转变

只有不断地改革,才能不断地进步,新一轮的课改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的发展的需求。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要明白课程改革中发生了哪些变革,对教师又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然后我们才能从自身去做一些改变来顺应新课改的发展,使自己在新课改的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树立崭新的教育理念

1、可持续发展的人本理念

今天我们倡导的是以学生为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学校教育不能使人人成功、成才,但要使人人成人,这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

教师应该在自己的教学思想中摒弃传统教育中残留的如“头悬梁,锥刺股”的陈旧观念,和学生一起探讨学习方法,以“学法定教法,教法促学法”,将全局指导与局部指导相结合,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法、反思学习法、联想学习法、条件反射学习法、快捷学习法、网络学习法、发现式学习法等。

2、海纳百川的开放理念

没有开放的意识,就没有融入世界潮流的可能,闭关自守,固步自封,必然是丧权辱国,国家改革如此,教育改革亦如此。教育的开放就是学校教育应面向社会,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来源是实际生活中,教育结果应以服务社会为宗旨。这样的双向流动,才能形成资源共用,智慧共享,教育与经济共发展。

3、新型的服务理念

教育也是服♋务,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学校,从学校到老师,从老师再到学生,每一级都是服务。教育的服务又不同于商场、医院等行业的服务,教育的服务有更多的技巧,有更深刻的内涵,教育服务的核心是“爱”,一切都基于“爱”,又由“爱”升华。

4、民主合作的管理理念

在教育教学中,除了正常的教学,还需要管理。传统的管理犹如“官本位”,“谁大谁说了算”,学校如此,班级也如此。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是班级中的一位特殊成员,教师与一个班级共命运同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牢固树立民主合作的管理理念,师生要学会合作。

5、科研兴教的发展理念

教师要发展,只有向“科研”要力量,唯一的途径就是学习。听课是学习,交流是学习,参加科研更是学习的提升,也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业务,提升价值品位,在教育的高速路上勇往直前。

二、确立全新的教育观

1、确立新的课程观

课程整合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即课程不再囿于学科界限,而要向跨学科的综合化方向发展。课程作为一种资源,也不再是传统的、简单的文本教材,它包括教科书、教学资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境与教学环境等。合理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头戏。

2、确立新的学生观

传统教育中,学生往往被视为受教育的对象,忽视其身心的整体性。新课改要求学生应视为完整的人,是自然存在的,是社会成员的一分子,他必须要学会与人相处的素质技能;学生更是精神的存在,他有鲜活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3、确立新的知识观

新课改将“填鸭式”教学转变为“知识建构式”教学。教学应以学生的知识建构、学习策略的运用为目的,而不是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为目的。因此,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知识平台,指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4、确立新的学习观

学习不再单纯被视为刺激——反映的联结或思维的加工,而是一种个体根据自身已知的经验和知识对于外部事物和现象建构解释的过程。儿童的心理并不是对外界客观现实的被动反映,而是在建构中形成的。任何结构都不能和建构相分离。同化和顺应实现人的认知结构发展变化的机制。

三、实现教学行为的转变

1、从“知识本位”转向“育人为本”

新课改致力于学生的整体素养的提高。为此教师要发挥自己在课程建设中的能动作用,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由“经师”转变为“人师”,由“教书”转变为“教书铸魂并重”,通过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在知识、技能的讲解过程中实现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实现育人的功效。

2、从“师本”转向“生本”

新课程教学评价标准是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学生学习过程的质量和学习的收获才是判定教学效益的唯一标准。为此,新课程体系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由“传声筒”转变为“对话者”,由知识权威转变为平等的首席。

3、从“重结果”转向“重过程”

新课改教学评价由“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提示知识生成的过程上,让学生在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中,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

4、从“统一规格”转向“个性化教学”

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让每个学生及其每个方面都统一规格、平均发展,而是最大化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大陆流行歌曲发展的第二个高潮,同时也反映出社会转型期中国大众面对现代化进程时的价值失落和生活选择。以1997年香港回归为分期,大陆流行歌曲发展与香港汇合,并且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流行音乐加快走向国际化的进程,并逐渐抛弃了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传统而向国际强势流行文化趋进,呈现出纷繁芜杂的发展局面。

在20世纪80年代乃至90年代初期的爱情歌曲创作中,都有很明显的模仿港台歌曲的痕迹,并在表达个人情感体验时由于政治惯性而习惯以“大我”立场来表现,90年代后歌曲创作逐渐注重私人性、内向性体验,而到90年代后期,歌曲创作完全个人化,个体瞬间情感体验、生命感悟成为主要表达内容,这也反映出青年大众逐渐斩断历史退回关注个体内心的历程,从另一方面来看也是人性的全面观照。此期爱情歌曲在传达人类情感体验上可谓丰富至极,在深度上和艺术性上也显露出大陆流行歌曲创作逐渐走向成熟。

到1993年,引进版已经全面化,大陆流行音乐市场全面开放。伴随着这一进程,流行歌曲的审美情感有了较大的变化。在表现热恋状态的温馨情歌中,羽泉一曲《最美》将青年人陷入恋爱中的美妙心境表达得细致入微:“你在我眼中是最美,每一个微笑都让我沉醉,你的坏,你的好,你发脾气时撅起的嘴。”其甜蜜之情自然引发了热恋中男女,的共鸣以及人们对甜美爱情由衷的向往。孙楠的《不见不散》、水木年华的《爱上你我很快乐》、杨坤的《无所谓》等歌曲都因其在表达爱情的瞬间甜蜜情绪、痛苦执著或蕴含现代人生存体验的诗意表达而得以成为当代大众尤其是青年的心声传达。另一方面,在表达失恋的歌曲中,孙悦的《哭泣的百合花》则以其新颖的意象、凄美的意境和如泣如诉的演唱而打动大众孤寂的内心。还有歌曲《同桌的你》、《吻别》等,都包含着深深的哀怨惆怅,悲悯伤怀的情感。

但从整体上说,20世纪90年代的爱情歌曲,尤其是90年代后期的爱情歌曲还是流露出深深的焦虑情绪。这里既有世纪末的因素,更是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时整个社会焦虑情绪在通俗爱情歌曲上的一种映照。这种焦虑是“大我”解体后“小我”独自面对和承担社会变化的一种必然情绪。诚如当时的一句流行话语:“不是我不明白,只是这个世界变化得太快。”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所引发的迷惘和焦虑导致了90年代的爱情通俗歌曲缺少80年代邓丽君等歌曲中的那种对爱的舒缓柔情式的古典吟唱,而代之以都市文化式的焦躁、彷徨和歇斯底里。所以说90年代的爱情流行歌曲具有一种青春期的成熟,但这种成熟中也带有青春期特有的焦虑和迷茫。

三、爱情的多元化与个性化

进入新世纪,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社会生活日益表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流行文化亦呈现出多元化之势,特别是反映在爱情流行歌曲上。新千年后,自由、个性成为最能表达新一代青年的词汇,人们的爱情观也各不相同,开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新千年反映爱情的歌曲种类繁多,但总的来说开始淡化旋律、强化节奏,电子曲风、说唱曲风成为时代的亮点。在此过程中,港台和内地都涌现出一批新生代歌手,如:潘玮柏、周杰伦、蔡依林、花儿乐队等。

这些新世纪成名的歌手在爱情叙事上有了明显的个人印记,比如潘玮柏的。一般来说,爱情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流行歌曲中呈现出的是或浪漫、或哀怨、或渴望的面貌,但像这首歌∞曲中这种嘻哈的风格是以前爱情歌曲中所没有的。上述歌手大部分是80后出生的,他们没有崔健那代人的信仰和灵魂撕裂的痛苦,因此更少一种限制和约束。在他们的文化字眼中,后现代主义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后现代从本质上是一种解构经典和传统的文化思潮,它契合了年轻人天然的个性,并且也与新世纪城市化浪潮息息相关。从受众层面来说,这些歌手的许多粉丝和拥趸恰恰就是被传媒和坊间命名的“80后一代”。因此,时代环境、歌手本身和受众三个层面在爱情流行歌曲的审美和需求上达成了空前的一致。

当然,新世纪是个多元的时代,并不是说上述的嘻哈风格一统江山。在这个时代里,只要是有个性的都能被人接受并广泛传诵。如信乐团的《死了都要爱》,从古至今,人类一直追求爱情的忠诚与执著,它是时代的主流话语,但类似“☑死了都要爱”的直白流行语言,非时代潮流之人是绝对难以言表的。又如蔡依林、陶喆的《今天我要嫁给你》,婚约本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在主流话语中应该很严肃、庄重,但在流行歌曲中却表现得这么轻松、潇洒。这种多元化和个性化还表现在对美的追求上。爱情非常伟大、高尚,但它毕竟受现实生活条件的制约,如经济条件、文化水准、生活环境等,超脱现实的灰姑娘和王子的完美爱情是童话里才出现的,而在现代生活中,虽然人人向往这种完美爱情,但常常事与愿违。流行歌曲却能弥补人们的这一理想缺憾。在歌曲《天下无双》中:“穿越红尘的悲欢惆怅,和你贴心的流浪。刺透遍野的青山和荒凉,有你的梦伴着花香飞翔。今生因你痴狂,此爱天下无双。”表达了爱情理想主义的空幻意境,此种浪漫的空幻情境,青年人虽然没有亲身经历,但仍可以感受到爱情唯美的震撼,表达了他们对理想爱情的火热与执著。

但是一味的追求个性化也会导致文化的偏离。例如《香水有毒》的歌词:“你身上有她的香水味,是我鼻子犯的罪,不该嗅到她的美,擦掉一切陪你睡。”这种描写太露骨,也把女人写得太悲伤、可怜。虽然一些网友说这写出了她们的类似经历,让她们深夜流泪,但这正反映了现实生活与主流的两性文化中的男女平等存在着隔阂。此时歌曲的衡量标准是能叫座就行,显然歌词的艺术性被自发的市场扭曲了。其次是部分听众的非理性需求。一首歌曲是否成功,不仅取决于作家、歌手,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听众。一些经济条件差,文化水准不高的听众常以追求新异刺激,获得感官享受为主导动机,迷沉于低ส调、庸俗、流氓歌曲,并为其盛行摇旗呐喊,这样文化偏离也就不足为奇了。

流行歌曲是大众文化多样性的一个精华缩影,它贴近人们的生活,拉近了音乐与人的距离。歌词本身包含的既是一个人对生命的深刻体验和创造能力,更包括一个人对社会及他人所负有的责任感。因此流行歌曲所流行的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流行歌星,更是一个时代青年大众的心声,是一种亚文化全方位的渲泄。

参考文献

[1]马树春。中国流行歌曲文学研究论[j]。学术论坛,2004(2)

[2]金兆钧。光天化日下的流行——亲历中国流行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78

[3]居其宏。20世界中国音乐[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3:124

[4]孟丽。20世纪80年代中国内地流行歌曲发展初探[j]。黑河学刊,2009(6)

[5]刘敏。当代流行歌曲与《花间词》情爱主题之比较[d]。武汉大学,2004

[6]陈美丝。香港流行曲歌词中的女性形象(1985~2000)[d]。暨南大学,2001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