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语文”到底学什么?

时间:2024-12-26 11:35:16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一、从近五十年《教学大纲》有关“语文”的界定中来理解 。

1、说出来的是语言,写出来的是文章,文章依据语言,“语”和“文”是分不开的。(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编辑,初级中学语文课本的《编辑大意》)

2、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1963 年,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3、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1980 年,教育部制订《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

4、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1986 年,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

6、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1996 年,教育部制订《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实验用)》)

7、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2000 年,教育部制订《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实验修订版)》)

从上述历史轨迹,我们不难看出,对“语文”的认识发生着变化,变化的焦点落在“交际工具”和“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个方面。语文是工具,是用来交际的工具,而不是从事其他活动的工具,所以,学生学语文是用来交际的。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人类文化,也承载着人类文化,所以,学生学语文是用来了解人类文化的。

二、从近五十年《教学大纲》对教学目的的规定来理解 。

1、1950 年,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编辑初级中学语文课本的《编辑大意》规定教学目的是: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得到深切的感染,对学生发生切实的作用。

2、1963 年,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规定教学目的是:

教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1980 年,教育部制订《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 规定教学目的是:

中学语文教学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和必要的语文知识,进行严格的读写训练,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培养无产阶级的情操和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

4、1986 年, ッ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规定教学目的是:

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ร社会主义觉悟。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6、1996 年,教育部制订《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实验用)》规定教学目的是:

高中的语文教学,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训练,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和必要的语文知识,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初步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ก,指导学生进一步开拓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发展智力,发展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

7、2000 年,教育部制订《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实验修订版)》规定教学目的是:

高中的语文教学,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良好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比较上述规定,可见语文核心的 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具有能力,特别是语文能力,即“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综合起来看,也就是听说读写能力——言语能力。所以,学生学语文主要是用来培养言语能力的。

三、学生学语文学什么?

“语文”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学生学语文是用来交际的,是用来了解人类文化。并且通过教学目的的形式具体表现为是用来培养言语能力的。

四、学生如何学语文?

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的教学目的,通过“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来实现。这里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1、“理解和运用”体现了言语活动的两个方面,即表达过程和感知理解过程。培养言语能力必须在言语活动中进行。

2、“理解和运用”的对象是“祖国语言文字”。“祖国”体现了“母语”的特点。培养言语能力离不开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字相对于言语能力来说,是知识,一方面是语言文字知识本身,也就是陈述性知识,即语言文字基础知识。一方面是使用语言文字基础知识的知识,也就是程序性知识,即语言文字基本技能。

在这里需要注意,语言文字知识(基础知识和艰苦本技能)与言语能力的关系。语言文字知识和言语能力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掌握语言文字知识不等于具有言语能力,不掌握语言文字知识也不一定没有言语能力。学生学语文根本目标是言语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语言文字知识的掌握。当然,培养言语能力离不开语言文字知识,掌握语言文字知识只不过是培养言语能力的手段,因此,语言文字知识要体现“精要、好懂、有用”的原则。

“精要”是指语言文字知识的内容要有所选择。因为,并不是任何语言文字知识对培养言语能力都有用,我们要选用适于并有助于言语能力培养的语言文字知识内容。

“好懂”是指语言文字知识的教学要落实在言语活动之中。不能把语言文字知识的传授僵化为知识训练。

“有用”是指语言文字知识有助于言语能力培养,有助于学生的交际实际。

综上所述,学生学语文就是在言语活动过程中,通过语言文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语言文字知识,来培养言语能力。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