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治理的新视角
随着社会化媒体的普及、应用,必须突破单一的“自上而下”的网络管控模式,寻找网络环境治理的有效方式。以下是由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网络环境治理的新视角,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喜欢,请继续关注范文大全。
【摘要】社会化媒体中造谣传谣信谣现象,折射出我国公民理性的缺失。网络谣言的治理成为我国互联网监管面临的一道难题。结合基于&l ツdquo;自组织”视角下泛在网络环境中的公民“自教育”与“他组织”视角下社会化媒体对公民教育的组织调控所构建的理性公民教育体系,将成为我国网络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网络谣言 谣言治理 理性公民教育
网络环境治理之困:失效的有形之“手”
社会化媒体是指允许用户创造、交流内容并进行互动的在线平台与技术,最常见的形式有论坛、微博、博客、在线视频与社交网络等。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社会化媒体的形式不断丰富,人们表达政治的意愿极大提升。从国内的宜黄事件、厦门PX事件、钱云会案、乌坎事件等,到国外的西亚、北非变革,以及伦敦骚乱、占领华尔街运动等,无不彰显社会化媒体在事件发起、组织以及号召等方面的威力。但是,网络在促进社会民主进程、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一些网民通过社会化媒体平台的非理性喧嚣,也极大地影响了正常的网络环境。因此,如何在发挥社会化媒体促进社会发展、民主进程作用的同时,又能够减少网络谣言的产生,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长期以来,基于网络舆情的预测、预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重点领域。因为社会化媒体的普及,虚拟与现实世界之间的互动日益紧密,网络虚拟环境下的“蝴蝶翅膀”的轻轻煽动,由于社会化媒体传播的积聚效应与病毒式效应①,将会形成现实世界的“飓风”。但由于社会化媒体的开放性、及时性与便捷性,这种“自上而下”的管控之手,在治理网络谣言的过程中,已愈发显得苍白无力。同时,由于不合理的管控,更易触发网民的对立情绪。因此,随着社会化媒体的普及、应用,必须突破单一的“自上而下”的网络管控模式,寻找网络环境治理的有效方式。
网络环境治理之思:寻找有效的无形之“手”
网络谣言的滋生、蔓延,是扰乱网络环境的罪魁祸首,也因其传播速度快、波及面广,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因此,在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对网络谣言治理有效策略的探索,引起了包括媒体从业人士在内的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光明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由于网络是公共空间,治理网络谣言理应是一种公共行动。网站与媒体应该自觉承担铲除网络谣言的公共责任与义务,而要彻底净化网络空间则须网民和全社会共同努力方能达成。”②无论是强调做一个有信息分辨素养的网民,还是要激活网络的自净功能,其关键还是要提高网络使用主体的公民素养。互联网环境乱象丛生的现象,折射出我国对理性公民培养的不足。正是由于对信息识别的理性不足,才会有在接受信息时的盲信盲从。因此,“要切实防止网络谣言对社会带来不良影响,最终需要我们培育理性的公民,使网民在面对大量的信息冲击时不致迷失自己,不致受到欺骗和蛊惑而不自知,促使网络谣言不攻自破。”③
网络环境治理之策:理性公民教育
网络谣言的泛滥,凸显出公民教育的重要性,而结合“他组织”推动与“自组织”提升,无疑能够促进“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教育力量的结合,为提升公民素养提供外在动力、创造内生机制。
公民教育及其重要性。在我国,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普及与应用,催生了民众、特别是广大网民对公民社会建立、公民意识培养等的探讨,公民教育也渐受关注。李萍等指出,“公民教育应当是以公民的本质特征为基础和核心而建立起来的教育目标体系,它必须以公民的独立人格为前提,以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为基础,以合法性为底线”。④蓝维指出,“公民教育是社会有关部门、相关组织及教育机构形成合力,通过培养教育,使公民成为依法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责权☤主体,成为在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中有效成员的过程。”⑤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与普及,提高了广大民众的参与意识,但囿于公民素养的匮乏,许多网民在针对社会公共事件、政治生活发表自己的意见时,不自觉地卷入非理性的漩涡。因此,急需构建理性公民教育体系,提升公民的素养,从根本上阻止网络谣言的产生,促进网络环境的净化。
“他组织”推动:公民素养提升的外在动力。他组织教育非常重视教师等外部要素在实现教育功能中的作用,面对日益普及的社会化媒体环境,“他组织”的推动无疑成为理性公民培养的外在动力。
首先,公民教育就是要培养国家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公民,因此,在日益普及、便捷的网络环境下,“自上而下”的公民教育不可或缺,社会各界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建立科学、规范的公民教育体系,制定公民网络行为规范,从而为网络环境的净化奠定基础。
其次,网络泛在环境下,更应该加强对信息接受者的引导,促进其对信息识别素养的提高,从而能够借助于社会化媒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公共生活中。同时,信息监管部门对于网上所呈现的信息的把控,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能够从源头上净化网络环境,而且通过对信息的监管,还能够促进信息接受者不至于受谣言的蛊惑,成为传谣、信谣者,这本身就是推动理性公民素养提升的最为基本的力量。
最后,针对开放的网络环境,应该从技术层面、制度层面以及文化层面为社会化媒体用户搭建立体多维的公民教育平台。政府及社会各界,应该从技术、制度以及文化等多层面积极引导公民的网上行为,促进其参与理性、参与能力的提高,减少公民被动地被卷入网络谣言漩涡的可能性。
“自上而下”的网络管控在网络环境的净化中显得有些势力薄弱。因此,针对社会化媒体的便捷性、泛在性以及开放性,加强对普通公民网上行为的引导,推动公民素养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自组织”提升:理性公民养成的内生机制。理性公民的培养还必须发挥广大网民的内在动力,即通过“自下而上”的自组织的提升,来促进公民素养的提高。纵观先进国家的教育改革经验,无不发现“自下而上”模式在教育变革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建立理性公民培养的自组织教育新机制,将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公民理性素养的提升。 首先,结合社会化媒体的移动泛在性,提升公民在社会公共事件中的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根据第31次CNNIC报告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6月底,中国的手机网民达到5.64亿,他们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登录不同的社会化媒体平台,通过发帖、评论、跟帖等方式,针对最新发生的社会公共事件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发表意见ศ的过程中,他们的参与意愿得到满足,参与渠道得以拓展,参与能力得到提高。
其次,结合社会化♡媒体的开放性,提升公民参与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推动民主进程的发展。由于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集权思想根深蒂固,广大公民参与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无法得以发挥。而社会化媒体的开放性,不仅可以对传统社会的“精英民主”形成对冲,而且能够激发公民参与的主动性,促进公民在社会公共事务参与过程中创造性的发挥,从而有助于公民素养的自我提升。
最后,结合社会化媒体的交流互动性,提升普通公民参与的自信。传统媒体中的信息采取“播出”的形式,内容从势能高的精英或者媒体机构传向势能较低的普通大众。社会化媒体的交流互动性,从本质上改变了信息的单向传递模式,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信息的传递着,这种平等的互动交流方式,提升了普通公民参与的自信,从而促使参与者参与意识、参与能力得到提升。
本文简要梳理了社会化媒体发展及其应用所带来的网络治理困境,提出了在网络谣言肆虐的当下,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并尝试从“他组织”推动视角与“自组织”提升视角出发,提出社会化媒体环境下公民教育的有效途径,以期为最大限度地减少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环境提供借鉴。
【作者分别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后、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讲师;本文系北京市博士后科研活动经费资助课题“基于社会化媒体的公民教育模式及实现机制研究”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Web3.0环境下的网络舆论演化规律与管理模式”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分别为:2012ZZ-37,11KDC028】
【注释】
①殷俊,何芳:“微博在我国的传播现状及传播特征分析”,《河南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②光明日报评论员:“对网络谣言不可等闲视之”,http://politics.gmw.cn/2012-03/31/content_3879400.htm
③刘杰:“网络环境的生成机理与治理之策”, http://opinion.people.com.cn/GB/17676930.html
④李萍,钟明华:“公民教育―传统德育的历史转型”,《教育研究》,2002年第10期。
⑤蓝维等:《公民教育:理论、历史与实践探索》,北京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1页。
以上是由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网络环境治理的新视角,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你喜欢,请继续关注范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