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校职业指导的实践探索

时间:2024-11-10 18:35:16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论文摘要]通过对高校职业指导这一概念的界定☼,剖析目前高校职业指导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高校实际情况,提出在高度重视职业指导的基础上,加强职业指导队伍专业化、职业指导体系常态化、职业指导途径多样化、职业指导载体丰富化、职业指导宗旨人文化、职业指导过程持续化等“六位一体”的职业指导模式,并对学校的职业指导实践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论文关键词]职业指导 创新 实践

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各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就业压力持续上升,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成为各个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就业工作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着高校的持续发展,也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先后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文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了政策的指导。引导学生顺利、及时、有效地就业,高校的职业指导必不可少。

一、高校职业指导的理论含义

总之,通过就业指导的开展,使学生能及时获悉相关的就业政策,帮助学生了解就业信息,并对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或困惑提供就业咨询和服务,使学生不断提高求职技能,掌握求职技巧,提升心理调适能力,努力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顺利地完成从学生角色到职业角色的转换,帮助学生迈好人生的第一步。

二、高校职业指导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职业指导队伍薄弱化。大多高校在职业指导师资方面存在着问题,对学生的就业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造成职ส业指导工作缺乏系统性、全面性、针对性与实效性。

高校参与大学生职业指导的主力军是专兼职辅导员。辅导员平常事务性的工作太多,还要从事职业指导,显然有些力不从心。而且大多毕业后就从学校到学校,缺少社会实践锻炼机会,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当前的职业变化更难有新的见解,不能结合实际与社会形势传授有效的信息给学生。

2.职业指导课程非正式化。很多高校未将就业指导课程列入必修课程,职业指导课程主要是通过开设专题讲座、选修课等方式进行。专题讲座面向大四毕业班学生,选修课面向低年级部分同学,由于是选修课程,学生大多是为凑满学分而不会真正关心课程内容。

3.职业指导机构单一化。高校的职业指导机构一般都是就业指导中心,形式比较单一,其主要⌘职能是发放就业协议,组织联系多家用人单位参加每年一次的大型校园招聘会,统计签订就业协议情况、统计考研情况等,而未能真正发挥职业指导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以就业率为考核的重要指标,使得有些学校一味追求就业率,从而忽视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端正正确的职业理想,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4.职业指导对象复杂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深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多元化,各种社会思潮的侵入,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新时期我国大学生价值观表现出新的特点,变动性、相对性、矛盾性是变化的主要特征。新形势下,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念不断趋向利益化。当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就业观念:“功利型就业观”“依赖型就业观”“盲目型就业观”。

造成高校职业指导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如学校的教育体制、大学生自身耐挫力下降、缺乏自信等,这里不再赘述。

三、高校职业指导的实践探索——打造“六位一体”的就业指导模式

党委、行政要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成立专门就业指导工作组,定期研究就业工作,及时解决就业问题,将就业经费直接划拨至二级学院,并持续增加就业经费投入。同时也要积极开展职业指导,设立专门的负责部门,形成全校各二级学院为就业工作主体、各职能部门乃至全体教职员工参与的整体动员态势,从而将毕业生就业的全盘工作纳入学校战略发展的长效机制和运行轨道之中。笔者对自己所供职高校的职业指导开展情况进行了走访和调查,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职业指导队伍专业化。按照专业化、专家化的要求切实加强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对现有的就业指导中心职能部门引进懂业务、有经验的职业指导人员,不断壮大师资队伍。特别是参与过人力资源市场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经历的指导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在就业指导中容易与企业、市场实际脱节等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和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其次,对现有职业指导工作人员特别是直接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专兼职辅导员进行系统的业务培训。我校已选派多名专职辅导员参加国家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职业指导师证书。这使得辅导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对学生的就业引导工作。

最后,重视就业工作的理论研究,积极探讨新形势下高校就业工作的新ฬ举措。学校积极组织专职辅导员及一线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参与申报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关于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理论研究方面,学校已经略有成效。

2.职业指导体系常态化。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加强学生职业意识培训,促进学生更好地就业。我校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开设了“就业指导”作为选修课程,并对大一学生开设“形势与政策”作为必修课。教师要结合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认真备课,精心上好每堂就业指导课,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就业指导,并使学生了解就业工作的程序和环节,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和求职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明确基本的职业素质要求,为后来的求职过程及职业发展提供重要帮助。 " 4.职业指导载体丰富化。职业指导要在传统“说教式”基础上,结合现代化技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作为高校辅导员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就业网络的建设,及时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一方面,可以设立专门的网站,建立手机短信平台,利用QQ群、微博及时发布有关就业信息,引导学生积极地参加บ各类招聘活动,确保能将就业政策、用人单位信息等通知到每一位毕业班同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网络建立就业反馈机制,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党员的作用,让他们及时关注学生的就业心理变化,了解其就业动态并及时反馈,辅导员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后续工作。 6.职业指导过程持续化。

(1)大学期间全程化。对大学生积极实行“全程职业指导”,确保职业指导贯穿整个大学生活。从学生入学至毕业, 分阶段、分重点地为学生提供包括职业心理普测、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信息指导、求职技巧训练等各方面的指导。

新生入学后,对其进行职业心理普测,组织开展“如何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角色转变”“新老生经验交流会”等主题教育活动,要求每位同学撰写大学四年职业生涯规划,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针对大二年级的学生,邀请各专业系骨干教师进行知识讲座,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引导,使他们有明确的专业学习方向;针对大三年级的学生,通过考研专题讲座和就业专题讲座,以及对就业政策的解读和考研形势的分析,让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做出就业或是考研的选择,同时针对不同选择的学生,定期与其进行沟通,及时解决在考研或是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针对大四年级的学生,通过邀请企业来校讲学或者主动到企业实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通过各种专题培训和讲座,尤其是针对报考研究生、公务员、选调生、村官以及参加事业单位招聘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满足不同毕业生的就业需求,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观。

(2)毕业后不间断。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创业咨询,定期召开座谈会,耐心回答他们的问题。提供一站式服务,简化毕业手续的办理。就业服务不间断,为返校办理手续的毕业生提供良好的服务,减少其来回奔波的时间。同时也做好毕业生就业的跟踪调查。对就业或是创业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尤其是对创业学生的跟踪调查,充分发挥创业学生的示范作用,以创业促就业,这也是新时期就业工作的新增长点,也是扩大就业的重要阵地。激发广大同学的创业热情和潜力,鼓励更多的同学进行创业,使就业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四、结语

虽然学校近年来在职业指导方面也有很大的改进,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也要求我们要不断调整思路,加大职业指导力度,建立科学的、完善的职业指导体系,使我们的学生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